為了捍衛自己的人臉信息,2015年,三名美國伊利諾伊州公民拿起法律武器,將不守規矩的社交巨頭Facebook告上法庭,組成了一只多達160萬人的維權大軍。
作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隱私訴訟案之一,2021年2月27日,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終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據外媒報道,一名聯邦法官批準了和解協議,Facebook將向這些用戶支付6.5億美元(約42億人民幣),扣除9750萬美元的律師費和接近91.5萬美元的訴訟開銷,三名原告代表每人將獲得5000美元,其他人每人至少將獲得345美元賠償。
一切都要從Facebook在2010年推出的一項新功能“標簽建議”說起。用戶只要上傳照片,系統就會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將照片中的人物圈出來,建議用戶標注出這是誰,并把這些信息儲存在自己的數據庫里。但這一切都沒有告知用戶,而且這個功能還被設置為默認激活。
Facebook的工程師曾在一場演講中說,他們“擁有一個可識別整個地球人口的系統”。Facebook還因此申請了一項技術專利,可以通過用戶的面部表情來定制廣告。
這些讓在金融公司工作的Carlo Licata感到非常不安。同樣感到被侵犯隱私的還有Adam Pezen、Nimesh Patel 兩位伊利諾伊州公民,于是在2015年,三人分別針對Facebook提起了訴訟,狀告Facebook 在收集和存儲生物特征數據時,沒有明確告知、沒有征得用戶的書面同意,也沒有說明數據的保存期限。
對抗一家彼時市值高達2000多億美元且剛超越沃爾瑪的明星公司,對普通人來說無疑是一場雞蛋碰石頭的大冒險,但個人隱私保護走在前列的伊利諾伊州為他們提供了最強硬的法律護盾。
早在人臉識別技術剛起步時,美國伊利諾伊州就在2008年頒布了《生物識別信息和隱私法》。法律規定,公司在收集生物識別數據之前,必須征得個人的許可,這些數據包括“視網膜或虹膜掃描、指紋,聲紋、手或臉部的識別”。法律還要求公司列出數據存儲的目的和時間長度,并將這些詳細信息包括在書面的生物統計學隱私政策中。如果一家企業違反法律,個人可以起訴這家公司。
長達6年的審理過程中,Facebook一直試圖中止訴訟,但申辯的理由都被法官駁回。2019年9月,Facebook被迫把人臉識別功能設置為默認關閉。當時,大約690萬名伊利諾伊州Facebook用戶被列入和解之列,截至當年11月,僅有約160萬名用戶提交了索賠表。
2021年1月,Facebook終于認慫,同意支付5.5 億美元和解。但聯邦政府認為懲罰力度還不夠,又加價 1 億美元,最后以6.5 億美元成交。除了交罰款、關閉人臉識別功能,和解協議還要求Facebook刪除現有的人臉模板。
近年來,Facebook屢屢被曝出隱私問題,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最廣為人知的就是2019年,Facebook和第三方分享8700萬用戶的數據,用于政治廣告投放,操縱大選結果。不僅公司市值蒸發掉700億美元,還被FTC罰款50億美元,創下了截至當時史上最大一筆罰款,相當于Facebook一個月的營收。不過令人諷刺的是,和解協議宣布后,Facebook的市值增加了104億美元,是罰款的兩倍。
這些還不是Facebook面對官司的全部。2020年8月,同樣是因為人臉識別問題,Facebook又在加利福尼亞州法院被起訴,被指涉嫌收集、存儲超過1億Instagram用戶的生物特征數據。這些罰單和官司恐怕并不能讓Facebook變得守規矩,畢竟更有價值的用戶數據是這個藍色永動機賴以生存的養料。
最近,Facebook正在發起一個名叫“好點子值得發現”(Good Ideas Deserve to be Found)的宣傳活動,在廣播、電視和眾多數字平臺上瘋狂投放。Facebook稱,這是為了讓用戶知道,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廣告有助于他們發現更多適合自己的新事物,同時還能挽救很多受新冠影響苦苦掙扎的小企業。
外界評論稱,Facebook此舉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除了拉攏用戶的心,這也是在暗暗對蘋果示威。蘋果此前也在考慮對iPhone數據政策做出改變,讓用戶自行選擇是否同意手機收集數據,廣告客戶是否可以跟蹤其活動。這自然對像Facebook這樣靠廣告維生的社交巨頭殺傷力極大。
責任編輯:YYX
-
Facebook
+關注
關注
3文章
1429瀏覽量
54807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2瀏覽量
820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