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有百余年工業歷史的汽車行業的革新速度非常快。汽車市場正在經歷的事情是換跑道: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我們都已經看到了,造車新勢力與傳統汽車制造企業競相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
這會是一次換道超車的機會嗎?非常振奮人心的一個事實是,全世界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前4強中,兩家已經是中國企業,一個是比亞迪,一個是寧德時代。
從投資人的視角看,長期來看,新能源車是泡沫還是機會?
新能源車當前是否有泡沫?泡沫如何產生?泡沫有多大?
新能源車跟當年的智能手機相比較而言,對中國、對創業、對行業最后意味著什么?
/ 01 / 汽車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動力引擎之一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最近火熱的新能源車。首先我們要探討的第一個問題是,新能源車到底長期好不好,香不香?為什么這么熱?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簡單的結論,就是從長期看新能源汽車確實香。有如下幾個具體的原因。 第一個:確實好。為什么好? 當然因為它是電能,所以是可持續又是清潔能源。對于我們國家最近剛剛提出的減排、碳中和都有長期的巨大意義。
此外,它對老百姓非常友好。為什么友好? 我們通常開電動車的話,按照電費的不同,每100公里大概只需要5~10塊錢。如果我們開燃油車,按照不同車輛的耗油,大概每100公里50~100塊錢。你可以聽出來,5~10塊錢每100公里,和50~100塊錢每100公里,差距很大。
第二個原因跟我們自己的市場和消費有關。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車消費市場,發展汽車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很大。 汽車是個大行業,那么,大到什么程度?每年我們大概賣2000多萬輛車。即使我們按每輛車10萬塊錢算,大概這也是2萬多億到3萬億的新車消費市場。 除去新車消費本身,因為汽車還涉及到了物流、運輸、維修保養,涉及到了不管是充電還是加油,它涉及到的行業非常多。 當然這2~3萬億的汽車銷售背后,還有非常多的生產制造。這些生產制造相關零部件的企業,除了供給我們國內市場之外,我們在10年以前也開始變成了汽車零部件的進出口市場。 所以,這2萬多億的背后,把這些所有的因素加起來,大概還有另外的3~4倍的市場。
簡單來講,汽車相關的所有產業,含生產、制造、消費,也包括出口加工等等,這加起來大概就是個8~10萬億的市場。 這個市場對中國非常重要。中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從2009年開始,中國就變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車消費市場。 從這兩個角度上來看,這應該是我們抓住的一個長期優勢。 因為從2009年變成了世界第一名之后,在很長的時間,也許20、30、50或更長的年度當中,大概我們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我們當然要利用我們是最大的消費市場這件事情,來拉動我們自己的經濟。 因此,長期來看,在過去的5年和之后的很長時間,我們一旦需要刺激經濟的時候,就開始拉動汽車消費,減免購置稅,推動新能源車發展。 所以說,除了新能源車本身好之外,汽車市場本身非常大,對我們的經濟,對我們的消費,對我們拉動整個中國,包括外貿、制造加工業都有很大的意義。
/ 02 / 為什么說發展新能源車,我們就擁有了自主創新的技術?
既然講完了,汽車這個行業多么巨大,對我們國家意義巨大。第三個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在這么大的市場當中,我們要著力發展新能源市場? 原因很簡單,在過去中國的汽車市場當中,占整個汽車成本比比較高的,是眾所周知的發動機。 從80年代后期,我們叫做用市場換技術,我們打開市場引進了非常多全世界著名的汽車生產企業,跟我們成立合資廠,目的是消化吸收并完成自主創新的關鍵技術,指的就是發動機技術,加上動力總成。發動機和動力總成,在一輛燃油車里的成本占比大概是15~20%。 經過了大概30多年的發展,今天我們汽車的燃油發動機自主技術如何呢?取得了足夠多的進步,但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強大,尤其是在中高端的燃油發動機的自主創新上,我們還沒有達到國際最好的水平。 在中國暢銷車的前10名當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發動機,確實是國產自主創新的,但我們離最好的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 于是我們換了一個跑道,來到新能源車。 在新能源車當中,占成本比最高的是什么?今天是電池。電池占了新能源車的成本的40~50%。
(數據來源:電子發燒友)
再加上除了電池以外的電控和電機,這三個部分加起來,就到了新能源車一輛車成本的60%左右或以上。 這兩件事相比,你聽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新能源車在由國家補貼的情況下,比燃油車的銷售價格仍然是偏高的。 原因就是剛才講的這些關鍵的動力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占整車的成本比仍然比較高。而汽車里最關鍵的動力系統只占了燃油車成本的20%不到。 這是電動車為什么貴。 另外一個問題,在燃油車的發動機技術自主創新這個問題上,我們采取了用市場換技術,出讓了差不多燃油車銷售接近一半的利潤,給了這些合資企業當中的外企,但事實上并沒有換到最關鍵的發動機自主創新的最高級水平。 換到新能源車這一邊,在短短的過去5年當中,可能不用我過多解釋,大家就會發現最少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上,全世界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最大的前4名當中,兩個已經是中國企業,一個是比亞迪,一個是寧德時代。
(數據來源:SNE Research) 寧德時代在一段時間當中,一直還都是全世界新的全世界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產能的第一名。
這兩個一對比,你就會發現,在新能源車這一邊,在占整車成本比最高的動力電池這個問題上,中國在產能上達到了全世界的先進水平,并且在技術上相差也不多。 我們之后也會有個時間來討論新能源車的這三點(電池、電機、電控)問題,這些占新能源車成本比最高的關鍵技術,中國已經實現了較好的自主創新,并且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所以,如果拿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相比,它們之間最大的差別,是燃油車我們做了30年的努力,只勉強在發動機的自主技術創新上達到了一定水平;而在新能源車這一邊,僅僅經過了幾年的努力,我們就已經是全世界新能源車關鍵零部件技術自主創新、技術水平最好的國家之一了。
因此,從長期來看,如果發展新能源車,我們就擁有了自主創新的技術,且能夠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產能。這是第三件事情。 / 03 / 新能源汽車背后的能源戰略 第4件事情,為什么新能源車長期會好?這和大家可能并不了解,但非常重要的最后一個原因相關:我們國家的能源戰略和能源安全。怎么理解? 截止到去年,中國大概有3億輛左右的汽車,這3億輛車每年大概消耗1.25億噸汽油。 這1.25億噸汽油是從哪來的? 我們知道汽油是從石油里煉出來的。在石油煉成汽油的過程當中,大概是每4噸石油煉1噸汽油。換句話來講,這1.25億噸汽油大概需要5億噸石油。 中國在2017年變成了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超過了美國。中國2019年破記錄地進口石油5億噸,這是我們歷史上進口最多的一年。正好夠我們現在全國3億輛車一年的汽油使用量。
那么,中國的汽車市場還會增長嗎?雖然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事實上我們還會保持中速增長。為什么這么講? 因為在汽車市場還有另外一個統計數據,平均每一千人擁有的汽車數量。 中國現在這個數量是多少?接近200輛。那么,200輛算多嗎?事實上并不。日本每千人的汽車保有量是500多輛,美國大概是七八百輛。
即使因為美國地廣人稀,每千人的汽車保有量可以更高。至少城市的居住密度、人口密度和交通狀況,我們跟日本可以相比。 經過5~10年,或更長一點時間的發展,我們的每千人汽車保有量應該會跟日本一樣。 所以,我們從現在的每千人200輛車,大概最少會翻1~2倍,到每千人擁有400、500或600輛車。 按照剛才的汽油消耗量,我們來算一下。今天我們一年消耗1億多噸汽油,5~10年之后,如果全部都是燃油車的話,我們翻一倍,每年要再多消耗一點幾億噸的汽油。就意味著我們每年要再消耗5億噸石油來煉成汽油。 事實上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并且在2019年進口突破了5億噸,而這5億噸油在我們每年的石油消耗總量中占到了接近80%。換句話來講,中國在石油的消耗上,我們叫對外依存度,接近80%。
(數據來源:Wind) 如果因為汽車再翻一倍,可以想象,我們幾乎是要完全依賴石油的進口來(滿足)汽油消耗。 從一個國家的角度,如果說我們的能源完全依賴進口,這對能源戰略會有較大的挑戰。 因為,我們進口石油的國家跟我們之間的關系也好,或者石油的價格發生大幅度的波動也好,對我們剛才講的整個國家的能源安全和能源戰略,都會產生很大的挑戰。 如果我們大力發展新能源車,我們增加每千人汽車保有量,提高生活水平,也提高我們的物流運輸等等能力,我們并不需要進口更多的石油,來滿足這些新增汽車的消耗,還能對環境友好,并且我們還有自主的技術創新。
/ 04 / 總結
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考慮起來,你就可以理解為什么新能源車在長期來看一定會好,新能源車在今天的火爆也是不無道理的。 第一,因為它本身對環境友好,并且對消費者的使用成本非常友好。 第二,汽車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中國是世界第一,我們要利用這個世界第一和巨大的市場來拉動我們的經濟發展。 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對比上,我們的新能源車已經達到,并且持續會保持自主技術創新能夠全世界領先,能夠利用我們剛才講到的中國是最大市場這件事情。 第4件事情,新能源車本身,因為能量消耗的原因,對我們國家的能源戰略,從長期來看,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以上這4個原因,使得我們得到了第一個結論:新能源車從長期來看,對中國的汽車消費、技術創新和能源安全都會有巨大的意義,所以一定會好。
原文標題:新能源車為什么這么熱?長期好不好?| 峰瑞研究所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CEO創客】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542瀏覽量
99526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579瀏覽量
129752
原文標題:新能源車為什么這么熱?長期好不好?| 峰瑞研究所
文章出處:【微信號:CEOMakers,微信公眾號:CEO創客】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