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項劃時代的發明,Face ID的出現讓無數用戶感受到了望向手機直接解鎖的快感。相比指紋解鎖,面容識別功能在日常使用時更加無感、快捷。
然而,作為這一風潮的引領者,蘋果公司怎么也不可能預言到僅僅在搭載Face ID的iPhone推出到第二代時,疫情就讓口罩成為了每個人必備的飾品,而Face ID解鎖也因此顯得不再方便,甚至有些繁瑣了。
同樣是全面屏,在面臨疫情時,屏下指紋解鎖方案反而成了相對方便的選擇,也有人開始總結出指紋解鎖的好處來。
最近,蘋果申請的一項專利,終于讓我們看到了Touch ID歸來的希望:未來的iPhone或許也會搭載屏下指紋解鎖功能了!
安卓早已用上的屏下指紋解鎖,蘋果為何不用?
早在全面屏時代的開始,不同手機廠商就對采用何種手機解鎖方案產生了分歧:傳統的home鍵指紋識別固然不能用了,但人臉識別與屏下指紋識別這兩套體系,則各有擁躉。
正如我們所知,蘋果的iPhone選擇了Face ID(面容識別)來作為手機解鎖乃至身份識別的方式,而安卓陣營的大部分廠商,則在他們的全面屏手機上同時加入了屏下指紋解鎖與人臉識別的方案。
這樣,不同需求的用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解鎖方式了。
那么,為什么這樣能兼顧到不同用戶需求的方案,蘋果反而沒有采用呢?
蘋果官方給出的答案是:不夠安全。
早期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有兩種,一種是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技術。這種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是當時國內的安卓手機廠商普遍采用的技術,它的優點在于成本低,且支持濕手識別。但是,它只能支持屏幕亮度較高時進行識別。另一種則是高通為代表的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它對識別時的屏幕亮度沒有要求,也相對更安全,但并不支持濕手識別,同時成本也無法得到控制。
不過,不論這兩種方案中的哪一種,在當時都存在很嚴重的安全問題。根本原因就是:它們都不是活體檢測。
什么是活體檢測呢?小黑用iPhone曾經使用過的Touch ID來舉例,它是通過home鍵上的一個元件來感應我們皮膚上電解液的微量電流并記錄指紋的方式來實現指紋識別的。這樣一來,偽造的指紋就完全無法被識別,因為只有活體生物身上才會帶有這種微弱的電流。
正是活體檢測,才讓iPhone的Touch ID不至于像早期屏下指紋解鎖一樣,出現拿塊橘子皮也有概率解鎖的狀況。
屏下指紋識別,離iPhone還有多遠?
不過,根據近段時間傳來的新聞,似乎離屏下指紋解鎖登陸iPhone已經不遠了。根據資訊,蘋果一項新專利在2月18日獲得通過。這項專利是利用多個光電探測器、深度傳感器等進行識別的裝置,可以用來探測指紋、掌紋,甚至還可以進行3D面部和視網膜掃描。
而在去年年底的時候,蘋果還曾獲得一項名為“通過電子設備顯示器進行短波紅外光學成像”的專利。這項專利與上面這項專利的原理有些不同,是通過光學成像系統向上傳輸短波紅外光,并利用反射回去的光線進行指紋分析。
其實,蘋果在屏下指紋上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技術積累。2019年,蘋果接連提出過以聲學、光學兩個方向實現屏下指紋解鎖的兩個專利。另外,早在2014年,蘋果就收購了LED技術供應商LuxVue。這家公司擁有一項名為“配備紅外二極管的交互式顯示面板”,恰好就與上述的第二項專利有直接聯系。
另外,彭博社也曾報道過蘋果正在與供應商合作開發一款配備Touch ID和Face ID功能的iPhone的新聞。這一系列消息都指向一個答案:或許離支持屏下指紋解鎖的iPhone真的不遠了。
現在,就只剩最后一個問題了:新的屏下指紋解鎖,會不會在下一代iPhone上推出呢?小黑覺得,要在今年的新機上看到這一技術的實現,或許不太現實,不過最晚在明年,我們說不定就能看到搭載Face ID和屏下Touch ID的iPhone了呢。
在疫情開始之后,蘋果對戴口罩時解鎖手機的操作進行了不斷的更新,從讓Face ID適應口罩,到Apple Watch解鎖iPhone,都有一定的使用價值,但前者每次換一個口罩就要重新適應一次,而后者至今還停留在測試版系統中,同時還需要Apple Watch配合。因此,屏下指紋識別的加入,或許能讓iPhone用戶更輕松、快捷地使用手機了。
責任編輯:haq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14瀏覽量
180592 -
iPhone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474瀏覽量
202048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41瀏覽量
199351 -
屏下指紋
+關注
關注
9文章
284瀏覽量
185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