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日立來說,“甩賣”醫學影像設備業務是一次無奈之舉,而對于富士膠片來說,這是打好智能時代之戰的重要一步。
從去年12月開始,富士收購日立醫學影像設備業務的消息,就在業內刷屏。
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數額巨大;第二個,收購方與被收購方都是日本醫療業內的頭部企業,自帶話題流量。
上周,富士膠片集團正式發布公告,宣布近日完成收購事宜。
公告顯示,收購程序將于2021年3月31日完成,收購價格預計約1790億日元,折合109億人民幣。
一旦收購完成,這將是醫學影像行業2021年首個重大事件。
根據協議,日立將率先成立新公司“富士膠片醫療健康”,并使其繼承相關業務 ,隨后富士膠片從該公司收購所有股份。
待收購完成之后,富士膠片的自主影像處理和人工智能技術將應用于日立所有產品線,并實現醫療系統業務的拓展。
對于日立來說,“甩賣”醫學影像設備業務是一次無奈之舉,而對于富士膠片來說,這是打好智能時代之戰的重要一步。
日立為何要賣影像診斷?
日本的大型醫療器械企業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大型醫療設備綜合工業巨頭:比如奧林巴斯醫療、佳能醫療、富士膠片、島津制作所等,相當于全球醫療器械巨頭中的通用電氣醫療、飛利浦醫療、西門子醫療、強生等等;
另一類是專注于醫療器械的企業,比如泰爾茂、希森美康、日本光電等,類相當于美敦力、史賽克、BD。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日立的成立時間要早于富士膠片。
1910年,日立在日本一家礦山機械修理廠成立,經過100年多的發展,目前已涉及醫療健康、電力、能源等多個領域。
目前,日立旗下的影像診斷業務已覆蓋全球,提供包括CT、MRI、X線攝影系統和超聲診斷設備在內的廣泛產品。
2011年,日立集團還曾投入巨資收購超聲器械企業阿洛卡株式會社,后者是世界最大的專業超聲廠家之一,具有超過50年的歷史,收購時的固有資本就高達646.5億日元(折合40億人民幣)。
根據Evaluate的統計,截止2018年,在圖像診斷設備市場,日立占有2.9%的份額,在全球醫療影像企業中排名第七,超過國內所有同類型器械企業。
數據來源:Evaluate
根據這份市場份額推算,合并后,富士膠片的市場份額將與日本頭部的佳能醫療不相伯仲。
而在日立擅長的超聲設備方面,更是占有全球市場的9%,僅次于GPS三大巨頭。
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的專利上,日立也有大量的積累,在全球所有企業中排名第五,前四名分別是東芝、通用電氣、西門子和飛利浦。
但這些恢弘的市場背景,并不能為日立構建一個很好的護城河。畢竟,時代的變化太快。
20世紀初開始,隨著早期日本制造業的逐漸轉移,日立的強制造能力也逐漸發生改變,旗下的火電設備部門、電子設備、數字媒體和家電等多個部門都開始出現業績下滑,相應日立盈利狀況也開始忽好忽壞。
更危險的情況出現在2008年,金融危機侵襲過后,日立創出當時日本制造業歷史的新高達到7873億日元(折合479億人民幣)的最終虧損。
甚至有人開始把日立品牌形象的日立樹,解讀為巨大的樹蔭下潛藏著大量的非營利業務(過去曾認為日立是像大樹一樣有廣闊的事業群)。
從2009年開始,日立逐漸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剝離非核心產業。
日立原社長東原敏昭曾提出:“未來不需要沒有盈利能力的旗下企業,在幾年內把國內外約900家集團公司整合至500家左右。”
2011年,日立將硬盤業務以43億美元出售給西部數據;2014年,日立又將利潤可觀的海外空調業務賣給美國江森自控。
此后,日立又將電動工具子公司日立工機和負責半導體制造設備業務的日立國際電氣,出售給老牌杠桿收購天王KKR。
經過這一系列整合之后,日立的上市子公司數量也從最高峰的22家跌至僅僅2家。
但業務瘦身,并沒有拯救下滑的日立,根據2018年財報顯示,其盈利合并凈利潤進一步下滑,同比減少50%,降至1800億日元(約合109億人民幣)。
在此之后,日立又爆出賣掉核心子公司的日立金屬,與此次出售的影像診斷業務相比,日立金屬的規模要大的多,市值達到7000億日元(折合430億人民幣)。
在改革自救的大背景下,影像診斷業務也逐漸成為日立瘦身戰略的犧牲品。
2019年中旬,日立就正式對外透露,將出售日立醫療所旗下的MRI和計算機斷層掃描設備,以及作為強項的超聲等診斷設備及業務。
日立品牌發言人曾表示:“隨著人口的持續老齡化,預計日立醫學成像業務還將穩定增長。但這條業務線未來需要的是更大規模的擴張,為此必然面臨全球的對抗和并購。”
急需拓張的富士醫學影像業務
與日立的窘境相比,富士膠片收購的意圖更加明顯。
作為背負日本照相膠卷國產化使命的企業,富士膠片從創立之初就扎根在影像行業。在膠片時代,它甚至是可以和柯達并駕齊驅的一大存在。
在醫學影像領域,早在1936年,富士膠片就布局推出第一款醫學X光膠片,1983年又研制出世界第一臺計算機放射成像診斷系統(FCR)。
此后,它還相繼研發出醫用影像管理系統(PACS)、內窺鏡、超聲診斷等產品。2015年,富士膠片的醫療業務銷售額約4200億日元。
雖然起家很早,但膠片市場曾經的高利潤,讓過去的富士膠片并沒有把目光重點放在醫療領域。
15年前,富士膠片的一半業務還是在影像事業(民用膠卷19%、數碼相機7%以及其他28%),公司利潤的2/3也來自此項業務。
但隨著數碼時代的沖擊,膠片的銷量一落千丈,十年內下滑了 90%,富士膠片的核心業務也迅速陷入虧損的境地。
原富士膠片副總裁青木良和曾這樣比喻:"當時富士就像一個汽車廠商,而世界已經不再需要汽車了。”
此后,富士膠片把轉型和改革列為自己的頭等重心,由富士膠片社長古森重隆帶頭制定計劃,將所有研發和資本資源投入醫療健康、高性能材料、印藝系統、數碼影像、光學元器件,以及文件處理六大業務板塊。
在這些業務板塊中,富士膠片最為看重的便是醫療,2006-2012年間進行的13起并購案中,其中一半以上都集中在醫療健康領域。
2008年,富士膠片曾公開表示:“根據我們的中期經營計劃,醫療系統事業已成為富士膠片集團的核心事業之一,2013年,該事業將占集團總業務的18%。”
富士在醫學影像領域的布局,主要是在存儲和流通角度。
富士膠片首先研發基于web環境下的PACS產品——SYNAPSE睿觀。這是一種醫療IT解決方案,允許用戶對醫療診斷圖像進行綜合管理、并在醫療機構之間共享,還可針對特定診斷應用進行圖像處理。
在此之后,富士膠片還以SYNAPSE為基礎,先后開發出云服務、VNA、RIS、3D處理等更多服務優化工作流程、精簡影像檢查和圖像渲染的解決方案。
另外,富士膠片也開始拓展X線診斷系統、內窺鏡等其他器械領域,在2013年,其正式推出了首個X線圖像診斷設備——CALNEO。
一系列布局之后,富士的醫療市場也開始逐漸拓寬。截止2018年,富士膠片在圖像設備市場,達到5.5%的市場份額,排名世界第五。
在2019年的財報當中,富士的醫療影像系統和高性能材料銷售收入更是達到93.96億美元,占總營收的43%,是傳統影像事業營收的三倍。
醫療市場的轉型成功,也逐漸讓富士膠片暢想更大的醫療夢想。2019年,富士膠片提出,未來幾年內將醫療部門銷售額增加一倍。
如何在老樹上開出新花?這就是富士膠片收購日立醫學影像業務的邏輯所在。
富士膠片最大的短板就是器械領域,特別是以CT、MR、超聲為主的主流醫學成像設備長期存在空白。
早在2016年,東芝醫療業務變故之時,富士就曾提出斥巨資收購東芝醫療器械子公司,但被日本競爭對手佳能搶了先手,后者以6655億日元(折合395億人民幣)完成了收購。
而此次日立出售的醫療成像業務,顯然是富士繼續拓展影像事業的關鍵一步。
日立對富士膠片的最終價值
富士收購日立,是日本醫學影像產業老二和老三的整合,甚至被更多專家和媒體解讀為此舉是富士籌劃與佳能、GPS競爭的征兆。
但整個醫療器械產業,早已度過依靠兼并就能咸魚翻身的時代。同時,經過多年的沉淀,三大巨頭也早已牢牢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根據上面提供的統計數據來看,日立和富士作為醫療影像行業的第二梯隊企業,即使在合并之后,加在一起的市場份額,也才占到8.4%,尚且沒有超過排名第四的佳能。
關于此次收購后怎么開展工作,我們或許可以從富士的公告中找到端倪。
2月18日 ,富士表示:“兩家企業組合之后,會將自己的圖像處理和人工智能軟件和日立的超聲和MRI結合,打包向醫療機構提供。”
近年來,隨著AI技術應用的深入,在所有醫學影像企業中,富士膠片的數字化轉型尤為積極。
富士膠片的AI之路開始于2016年,并在2017的RSNA展會上正式宣布了自己的人工智能計劃。
富士膠片美國首席執行官Johann Fernando表示,“富士的技術是隨著醫療保健行業不斷變化的需求而發展。醫療行業的下一個里程碑將是人工智能技術。”
從2018年開始,富士就與京都大學合作研發AI技術,將AI技術應用在京都大學病例數據當中,對病變進行分類和量化。在此基礎上,相繼開發出肺炎和肺部疾病的識別模型。
同年11月,在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富士還推出了醫療人工智能子品牌——REiLI(REiLI在日語中是足智多謀的意思),展開更大范圍的人工智能與圖像處理技術的結合布局,以及技術的研究。
在這些布局之下,富士膠片還潛藏著更大的AI夢想。
2020年,富士官宣了《富士膠片集團AI基本方針》,將AI列為自身業務再次轉型的技術核心,針對各類醫療器械開發和提供診斷輔助AI、流程輔助AI。
作為和AI結合最緊密的部分,日立的影像診斷業務正好能夠為這一次的轉型,提供圖像重建和采集、人才培養,以及業務落地等各個環節的支持。
第二次創業
富士膠片集團社長古森重隆曾表示:“我們將現在的時期定義為我們的‘第二次創業’。”
醫療器械,這一被認為相對穩定的傳統行業,近些年也在發生最激烈的變革。
從佳能收購東芝、西門子收購瓦里安,到如今富士收購日立,醫學影像設備這個行業出現了多輪洗牌和更迭。
根據EvaluateMedTech預計,2020—2024年的五年時間里,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將從395億美元增長至510億美元,到2025年或將達到529億美元。
在全球市場進一步擴大,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不適應這個時代,或者轉型稍慢的老牌企業,會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更多的革新者將接替上位。
責任編輯:lq
-
醫療器械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30瀏覽量
5152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514瀏覽量
239247 -
醫學影像
+關注
關注
1文章
111瀏覽量
17385
原文標題:耗資1790億!富士膠片正式官宣收購日立,兩家的心思各有不同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_talk,微信公眾號:醫健AI掘金志】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