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大陸半導體業的打壓正走向新維度,在不斷“拉幫結派”力求供應鏈的全方位遏制,大陸半導體業面臨“斷鏈”的風險不斷加劇,特別是在包含IP、EDA、設備等在內的“卡脖子”領域。如何盡快“疏堵點、補斷點”,已成為大陸IP業刻不容緩的使命。
近日致力于先進工藝IP研發和服務的芯耀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耀輝”)完成Pre-A輪融資,成立于2020年6月的芯耀輝在短短半年多時間內共完成了天使及Pre-A兩輪,總融資金額超4億元。
這一“加速度”在大陸半導體業被步步緊逼的大環境下或許并不突兀,反而更直接指向另一關鍵命題:大陸IP如何盡快沖出“包圍圈”?
IP以一當十
作為產業鏈上游的關鍵環節,IP核發揮的“支點”作用可謂“以一當十”。業界數據顯示,從經濟規模看,每1美元的IP支出將帶動和支撐100倍的芯片市場。
伴隨著產業在摩爾定律的指揮下高歌向前,以及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5G通信等強驅動力,推動著IP市場不斷“攀高”。
首要“推手”是IC設計已步入SoC“深水區”,在復雜度不斷提升的同時還要求加快產品開發周期,成為SoC設計基礎的IP核也將深刻影響其發展。成都銳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莉提及,這將使得SoC設計公司對成熟IP的依賴程度日益增加,IP集成也走向新的高度。
此外,工藝與IP數已呈現強“正相關”性。據IBS報告,以28nm工藝節點為例,單顆芯片中已可集成的IP數量為87個。當工藝節點演進至7nm時,可集成的IP數量達到178個。單顆芯片可集成IP數量增多,為更多IP在SoC中實現可復用提供新的空間,從而推動著IP市場進一步向前。
IBS數據顯示,IP市場至2027年將增長至10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13%。
特別是處在“震中”的大陸市場,對IP的需求可謂“澎湃不止”。一方面,隨著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向中國大陸轉移,大陸地區新設立的芯片設計公司五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4.7%,規劃中的芯片設計項目大幅增加,綜合增速遠超全球,為中國半導體IP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發布的最新行業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芯片設計公司的數量已從五年前的736家增至2218家;2020年全行業銷售預計為3819.4億元,比2019年的3084.9億元增加23.8%。
另一方面,在當前中美博弈的背景下,集成電路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性產業,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成為新的時代命題,政策、資金、人才等支持力度在不斷層層加碼。十四五規劃就明確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而在半導體產業鏈中的EDA、IP核、設計、制造、封裝與測試五大板塊中,IP核產業的本土化率最低,我國絕大部分芯片都建立在國外公司的IP授權或架構授權基礎上,如此之“落差”讓IP的國產化替代已迫在眉睫。
核心和先進工藝IP“突圍”
既然勢在必行,選定下錨點就極為重要。
從格局來看,在IP領域占據主導的包括Arm、新思、Cadence、CEVA等公司,ARM占據移動端處理器IP市場90%以上,占據整個IP市場40%以上;新思在各類接口IP市場排名第一,例如USB、PCIe接口等;Cadence經過數次并購,并結合自家EDA軟件,也成為IP領域一個主要玩家;CEVA則是DSP IP領域強勢廠商。2019全球前十大供應商份額合計達到78.1%,其中唯一的大陸企業芯原微電子排名第七,占比1.8%。可以看到,IP核領域被英美公司高度壟斷。
雖然近年來經過大陸IC設計業的快速發展,涌現出一批獨立的第三方IP公司,包括已上市的芯原、銳成芯微、芯動科技、和芯微電子、蘇州國芯、華夏芯、芯耀輝、芯啟源、橙科微電子、寒武紀等,但多集中于接口IP、音視頻IP、數模混合IP等,在核心IP和先進工藝IP領域還都有待突破。
銳成芯微CEO沈莉對此強調,優先布局核心IP在于其重要性,一方面體現在其位于集成電路價值鏈最高端,支撐起了整個設計業。但更為重要的是,IP已滲透到了整個產業鏈,無論是制造端還是封裝測試端,先進工藝的變化已將IP的介入時間大大提前、介入程度大大加深。而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具備了核心IP自主創新的基礎,核心架構IP領域逐步深入,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市場創新IP產品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優先布局核心IP勢在必行。
畢竟,對于陷入同質化競爭的大陸設計公司而言,實現核心IP性能的差異化,也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依仗”。
基石資本合伙人、資深半導體專家楊勝君也曾在采訪中提到,EDA和IP是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必選項,是無法規避的現實問題。除EDA外,IP也是目前國內外差距較大的領域,尤其是使用最廣泛的CPU、GPU等IP,大陸還存在較大差距,這種差距可能比EDA設計軟件還大。
而除核心IP要強攻之外,芯耀輝公司董事長兼CEO曾克強還認為,國內芯片IP的發展一直在成熟工藝徘徊,未能深入先進工藝領域,先進工藝IP還有廣闊的空間。
有IBS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規劃中的芯片設計項目中28nm以上的成熟工藝占據主要份額,但含28nm在內的更先進工藝節點占比雖小但呈現出了穩步增長的態勢。
無論是面臨壓力增強反脆弱性,還是產業進階使然,對于大陸IP業來說,核心IP和先進工藝IP的突圍已經成為“必修課”。
直面挑戰
正所謂知易行難,大陸IP業的“絕地反攻”注定是一場硬仗。
有分析說,IP業通常存在兩大壁壘,與消費電子相關市場軟硬件生態起到決定性作用,兼容現有生態是先決條件,而后才是性能等因素的比拼;而在其他領域,更多考慮IP本身的性能、易用性、產品線全面性、服務質量等因素。
核心IP的突破難關重重。以RISC-V為例,除要著力從IP核到芯片再到應用拓展之外,還要在開發工具、EDA、代工等生態層面不斷加強。
而先進工藝IP的壁壘也天然存在。有業界知名專家對集微網記者表示,它與工藝結合十分緊密,需要通過工藝驗證,還要解決與其他IP集成時衍生出的噪聲及共生問題。如果大陸后續缺乏先進工藝支撐,要繼續開發將難以為繼。而且,IP開發需要漸進式,所以人才是關鍵,大陸這方面的人才相對還非常稀缺,這需要長時間廣泛深刻的行業積累。
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步陸也對此指出,IP有三種來源:Foundry自行開發,多是基礎IP;第三方供應商;客戶自帶,即COT模式。對代工廠來說,工藝和IP一般是同步的。工藝差多少,IP 至少也差多少。顯而易見的是,制程越先進、IP開發難度越高、用戶越少、IP越貴。
因而,大陸工藝的進階與IP的突圍其實是一體兩面的共生關系,最近代表大陸工藝前沿的中芯國際宣布與ASML簽訂12億美元采購協議表明其已可實現7nm芯片的生產,至少在這一節點之上,大陸IP仍大有可為。
而要沖出風暴,就不能只有下錨點,還需要航海圖和方向舵。
為推動大陸IP業快速發展,銳成芯微CEO沈莉建議要著力制定標準、加大投入、加強人才培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同時,也要認識到對IP業影響最大的三個技術趨勢即新晶體管結構(FinFET/FD-SOI)、Chiplet和開放指令集。比如Chiplet的實現開啟了IP的新型復用模式,即硅片級別的IP復用,Chiplet的演進為IP廠商拓展了商業靈活性和發展空間。
“突圍”著實不易,但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的時代,唯有自強才能“養鋒銳以和平,戢囂張于堅定”。
責任編輯:lq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575瀏覽量
220505 -
IP
+關注
關注
5文章
1715瀏覽量
149713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21瀏覽量
138594
原文標題:【芯視野】IP的“突圍戰”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eb0fee55925b,微信公眾號:半導體投資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