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和春天一起到來的,還有各行各業與數智科技相觸碰后所顯現的勃勃生機。
我們知道,十三五期間,科技成為支撐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即便是在2020年疫情影響的不利環境下,許多高新技術企業依然實現了逆勢增長。再疊加“新基建”、雙循環等政策紅利,一場全方位、覆蓋經濟社會主戰場的數字化轉型熱潮,就這樣撲面而來。
在接下來的“十四五”期間,技術力量將繼續成為產業轉型升級、企業創新突破的支柱。這就不得不回答一個問題:如果企業考慮引入并使用前沿技術,而業務側卻仍然按照過去的方式來研發產品、開展服務,這合理嗎?
答案顯而易見,技術與業務之間如果不能達成高效敏捷地協同,會直接影響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節奏,別說將科技紅利轉化為商業機遇了,甚至會讓企業投入遲遲無法得到回報而拖累整體業績。這也是許多行業對數字化轉型持觀望態度的核心原因之一。
如果我們認可技術將在業務增長與創新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就必須對技業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另一方面,技術與業務的融合,又是一個極其龐大且復雜的系統工程,放眼全球,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經濟體的相關經驗可以為中國所復用。這一次,需要由中國自己來書寫甚至引領產業數字化的歷史機遇。
產業數字化“月明星稀”
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中,產業數字化講了很久,但讓人印象深刻的卻不多:
一方面,新的ICT技術正在深度滲透到傳統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和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如同明月當空照耀著人類社會的變革前路。利用ICT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產品和流程,也已經成為全社會共識。
但同時,落地的數字化轉型成功案例還不夠廣泛,只靠單一技術驅動變革的動力越來越弱。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AI等技術融合,以及技術與業務之間的融合,依然在等待爆發的臨界點。
這一現狀,也折射出技業融合的幾大關鍵阻礙:
1、效率難題。數字化技術層出不窮,更新迭代速度極快;同時,業務側的變化也在飛速更新,實時交易、線上化、柔性生產等等新趨勢的推動,技術和業務雙方都有各自獨特的專業技能、工具和術語,這就為雙方的相互理解與交流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2、創新難題。技業融合,并不是在業務部門增加技術人員,或是在數字化項目中有業務人員參與就足夠了。如果只是簡單地縫合在一起,不從整體架構對原有業務痛點進行發現和識別,就會導致創新與市場真實需求的脫節。歸根結底,技業融合必須在更深層次業務和更核心系統中進行。
3、成本難題。一開始,當產業數字化戰略在思路不確定、業務多變化的情況下,必然會出現試錯。如何降低試錯成本,盡快進入融合創新的正軌,這就需要依托于廣泛的產業生態,參考先驅企業的轉型經驗,從而最大程度地規避轉型風險。
所以在加速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進程中,技術與業務首先要并肩奔跑。
在黑土地上,種草與禾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技業融合的過程,也是一場產業與時間的競賽。
技術與業務的融合,可能涉及到對現有工作流程、組織架構,甚至與客戶、合作伙伴等的關系等等,都進行全方位地重構。既需要膽魄,更需要與時間賽跑,減少轉型的陣痛期。
在這個過程中,華為及其合作伙伴在技業融合過程中的創新實踐尤為值得關注:
首先聚焦場景。我們知道,憑借持續的研發投入,華為在眾多技術領域保持領先,但在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中,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沒有一股腦兒將技術扔給合作伙伴,而是從具體的場景出發,將技術與行業痛點與需求相結合,打造出了許多標桿案例,提出了“懂行·專注于行業數字化轉型”理念。將機場、港口、車廠、煤礦、醫院等各種各樣生產/決策場景,通過云、AI、5G等新 ICT 技術進行改造升級,釋放深層次數字化轉型的真正價值。
同時發力生態合作。從最初的渠道關系,到合作伙伴關系,再到共建生態——逐步構建起從項目規劃咨詢、頂層設計,到應用開發、統籌建設,再到人才、服務、運維運營的數字化轉型全周期的生態體系。
早在2016年,華為就開始以 ICT 學院、人才聯盟和華為合作伙伴大學為載體,打造端到端的 ICT 人才產業供應鏈,為產業數字化提供了人才儲備。隨后,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又進一步發力智慧城市生態圈,從城市轉型的整體視角和頂層規劃,帶動一系列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與不同能力的合作伙伴,打造了蘇州工業園、黃山、長春、許昌、深圳等全國智慧城市的標桿。
2020年,華為更是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汽車工業工程有限公司、德勤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等 15 家科研機構、企業、大學組成了“懂行聯盟”的合作創新組織,共同在多個行業整合優質資源,推動行業技術標準完善,促進產業鏈發展。
在華為及伙伴的“精耕細作”之下,數字技術已經在許多業務場景中蔚然成蔭,并呈現出三種獨特的優勢:
1、技術與業務建立起緊密聯接。
“懂行”理念所及之處,技術人員幾乎與業務現場和人員“零距離”溝通,去理解行業的真實環境與運行規則。
以寧波梅山碼頭為例,與華為合作5G+龍門吊遠程控制的過程里,華為測試人員在碼頭上進行了連續整夜的測試,大冬天只能住在半個集裝箱里,只為了最快速度拿出新方案、調配新設備。據寧波梅山島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工程部副經理胡旭程回憶,華為人對不了解的設備、生產流程、整體環境充滿了好奇心。在不斷與碼頭的溝通學習中,很快深刻融入到了碼頭這個特殊行業和場景,將碼頭與技術供給間建立了新的聯接。
2、技術對業務的精細化改造。
技術+場景的融合,可以助力產業找到適合自身的數字化發展方向,從粗放式發展轉為精細化運營。
在浙江義烏,中小企業的競爭有時可能是幾分錢、半天的差距。比如有的經銷商去義烏訂購一批襪子,他需要6 天甚至更長才能從供應商那里拿到報價。對于廠家來說,提前半天給出報價就意味著拿到訂單。而華為與合作伙伴幫助義烏中小企業上云,就是為了利用數字化技術,爭奪這看似不起眼的“0.5天”。
轉換一個視角,涓滴亦可成河,比如在汽車行業中,華為與中國一汽合作,通過數據中心轉型升級,每年可節約 36 萬~73 萬度電。基于 3D 模型的協同設計和仿真平臺的建設,開發效率提升 40%,就能節約研發成本近 1.3 億!這些都是洞察產業端在細微之處的需求和痛點之后,用技術改造業務帶來的真實收獲。
3、技術生態護航業務發展。
業務需要不斷迭代來跟上市場變化,技術自然也不能故步自封。為了讓產業端對ICT技術的需求能夠自始至終不會面臨斷供、碎片化、運維等問題,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所打造的“懂行聯盟”,就在不斷推動行業技術標準的完善,為數字化進程梳理出清晰的坐標和路線圖,讓行業客戶與ISV合作伙伴都能夠有的放矢。
比如華為首次推出的 L4 高級解決方案專家認證,就定位為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咨詢及架構設計人員,這些高端專家可以承擔咨詢顧問、架構師、行業解決方案銷售等角色,幫助企業根據具體需求來配置最合適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技術支持,從而規范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高端人才市場魚龍混雜的局面。
從華為“懂行”之路中可以發現,技術與業務的融合,是一個漫長、流動的過程,只能步步遞進,沒有捷徑。而多年深耕政企行業的華為,也迎來了自己的豐收年。
變局中的耕作者,為什么是華為?
在2016的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上,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首次面向合作伙伴正式亮相,當時華為只有十幾家年度業績過億的合作伙伴,而來到2020年,華為生態圈中已有35000多家合作伙伴,1400多家解決方案伙伴與華為攜手落地1600多個聯合方案,政企業務營收跨越了百億美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政企行業數字化轉型之路這才剛剛吹響“發令槍”,后續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華為中國政企憑什么就能成為時代潮頭的先行者,搶先在產業數字化大幕拉開之時來了個驚艷亮相?
任何成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一,靠行業判斷。華為中國政企業務長期沉浸于各行業數字化轉型賽道,掌握了大量極富代表性的行業案例、行業需求,深耕場景支撐起了其對產業數字化如何實現的基礎判斷與方法論。
過去五年間,華為中國政企業務不斷突破,一路向“無人區”進發:2016年著手打造四大生態圈,2017年發布云戰略和首批“同舟共濟”伙伴,2018年加碼地市區域市場,2019年發布了中國第一個政企數字化轉型白皮書,2020年提出了“懂行”理念,呼吁深入行業業務場景推動轉型升級……有戰略、有節奏、懂行業、有耐力,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簡直將華為式生存法則刻入了DNA。
其二,靠戰略定力。2017 年更是堅定深耕地市下沉市場,要求主管和專家們“下鄉”到地市、區縣與客戶做交流,傾聽真正來自一線的聲音。與產業共同成長,滿足各級政府和中小微企業各種大大小小的 ICT 需求,正是這種戰略上的長期定力與執行力,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和伙伴的信任,也轉化為商業上的回報。
數據顯示,2020 年,區域市場的收入在華為中國政企業務中占比已經超過了四成,收獲了戰略定力的價值。
其三,是“利他”思維。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企業,華為在新一代技術上的儲備是全面的。但這些技術如何適配產業訴求,對于這一問題,蔡英華提出從解決方案演進到場景化解決方案。
在自身的業務邊界內,用開放的姿態與生態伙伴形成深度耦合,來共同為客戶解決核心業務痛點。企業需要什么就解決什么,“懂行”理念的提出、“懂行聯盟”合作創新組織的成立、人才戰略的打造等等,都成為產業數字化所需生態的養料。
毫無疑問,數字技術與產業業務的緊密貼合,將轉變成巨大的經濟推力與商業機遇,助力中國產業數字化的加速騰飛。越來越多的產業加速轉型,進入廣袤的數字時代,方不負這萬紫千紅的無邊光景。
而在這段關鍵的歷史進程里,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所打造的一系列場景化解決方案,正規模化地與千行百業結合,點燃了一簇簇智能的星火。在接下來的產業實踐中,月明星稀的數字世界,也將點亮滿天星斗,變得燦爛而輝煌。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67瀏覽量
251902 -
ICT
+關注
關注
3文章
413瀏覽量
36601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63瀏覽量
618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