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顯”要進入手機圈?
不久前,iQOO發布了自家首款搭載驍龍870的機型iQOO Neo5,在2K5—3K元的價位上,這臺機器相當具有競爭力:旗艦性能、定制攝像模組、66W快充,但比起這些常見參數,Neo5上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它的“獨立顯示芯片”。
iQOO表示,為了強化iQOO Neo5的游戲表現,iQOO Neo5除了傳統的GPU外,還特地加入了一顆獨立顯示芯片。它將以“動態插幀”的方式提高游戲幀率,改善畫面表現,分擔GPU的工作量,減輕性能負擔。
從目前各大媒體的上手表現看,iQOO Neo5的獨立顯示芯片確實起到了不小作用,插幀后的游戲耗電可以減少三分之一左右。用戶可以以30幀的低負載運行《原神》,并用插幀的方式在屏幕上顯示到60幀,用戶也可以通過GPU實時渲染《原神》60幀畫面,用插幀實現120幀流暢運行,除了在一些大場景快速切換的情況外,傳統插幀導致的“偽像”也沒有出現。
高刷屏下的性能挑戰
隨著90Hz、120Hz等高刷新旗艦的到來,整個移動生態全面走向高幀時代。去年,互聯網廠商們解決了日常應用的高幀率適配,手機廠商們則解決了視頻等移動生態內容的幀率適配,但在游戲方面,手機廠商開始遇到性能瓶頸。
隨著《原神》《使命召喚手游》等大作的出現,手機游戲開始進入了新一輪圖像軍備競賽,這對于手機芯片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雖然業界曾將希望寄托在處理器的制程進步上,但從目前各大5nm旗艦芯片的表現看,其性能和散熱表現都沒有達到業界預期。
旗艦芯片尚且如此,對于以驍龍870為首的中高端機型來說,高刷新率帶來的性能不足問題更加嚴重。一方面,120Hz刷新率已經在2000元價位機型上廣泛普及,它們的拍照、屏幕和性能都不差,但在游戲表現方面,用戶并沒有獲得與之匹配的體驗提升。
如果不考慮散熱問題,手機靠專業顯卡堆性能的道路可行嗎?十幾年前,英偉達還真的這么做過。2007年,英偉達推出了專為手機打造的GeForce 5500,這款GPU可以幫助手機實現快速視頻解碼、高分辨率顯示和3D游戲能力。夏普、東芝推出的PDA都采用了這一芯片,但由于沒有足夠的游戲支持,英偉達的這一戰略最終導致了商業失敗。
從英偉達的失敗可以看出,高幀率游戲的適配難題不能全怪罪于性能,手游廠商的技術力不足也是原因之一。由于手機游戲的架構復雜度遠超日常應用,雖然很多手游利用的是早已成熟的Unity和虛幻引擎,更新120Hz的絕對技術難度不大。但由于手游廠商的體量問題,他們沒有足夠精力來解決高幀率后引發的兼容和穩定性問題。
手游市場的盈利生態,也很難讓手游企業像PC廠商那樣對高幀率那么上心。PC游戲的營收預期相較手游更加明朗,手游市場用“一將功成萬骨枯”形容毫不夸張。就算廠商運氣好,推出的新游受到廣泛歡迎,但他們后續的第一要務就是解決內容更新需求,難以分出人手來解決前期的架構問題。
可以說,雖然高刷新率手機的出現讓“極客”們眼前一亮,但高刷屏在游戲方面的進步反而是最少的。如今手游市場在蓬勃發展,但相較于早就盛行高幀率游戲的PC行業,手游行業的有限開發力度和手機端的性能桎梏,都沒有讓這一奇跡重現。
但就在這時,一家神秘的廠商出現了。
中端手機廠商的“曲線救國”
讓我們把時間回撥到2018年,隨著一連串高幀率游戲手機的出現,如何解決移動內容顯示問題成為了各大游戲手機廠商競相破局的對象。就在這時,黑鯊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想法,黑鯊3用業界首個“獨立顯示芯片”完成了游戲穩幀、色彩管理、并用算法規避插幀帶來的“偽像”問題,這枚芯片,就是Pixelworks出品的的Iris 5。
Pixelworks何許人也?它是一家來自美國的老牌圖像顯示廠商,是2000年代美國電視芯片領域的主導者之一,不過隨著東亞半導體行業的崛起,Pixelworks逐漸失去了原先的霸主地位,轉戰投影儀行業。但在轉型過程中,Pixelworks敏銳地發現了手機行業的廣闊前景,開始為手機開發圖像芯片。
2016年,Pixelworks推出了標志性的Iris芯片,并開始與中端旗艦和游戲機型合作,這些廠商在色彩管理上的底蘊不足,迫切需要老牌技術公司的加盟。到了2018年,中興、華碩、黑鯊等廠商紛紛與Pixelworks合作,共同探索出了高幀率屏幕的顯示方向。
隨著高幀率逐漸成為大眾旗艦標配,Pixelworks開始被主流廠商認可。2020年,Pixelworks和OPPO簽署了多年合作協議,并在Find X2 Pro和一加8 Pro上搭載了它的圖像顯示芯片,主要負責手機的色彩管理、插幀顯示和實時HDR,而此次iQOO Neo5的發布,再次讓這家公司出現在公眾面前,中端廠商已經找到了高刷痛點。
如今,Pixelworks將原有的Iris系列拆分為了主打高端顯示的X系列和中端顯示的系列,恐怕已經做好了向國內市場全面進攻的準備。雖然目前高通已經在芯片中內置了MEMC插幀方案,目前獨立顯示芯片在功耗和功能支持上依舊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縱觀手機獨立顯示芯片的發展,我們會發現,這項創新并不來自于我們熟悉的頭部廠商,而是來自于中端廠商對用戶使用場景的深度考量。在目前旗艦機性能增速變緩的當下,分擔處理器壓力的獨立顯示芯片,將成為各大廠商的主攻方向。對于游戲公司來說,獨立顯示芯片的加入也能讓他們松一口氣,減少開發壓力。
在未來,我們甚至能夠在一些旗艦機中頻繁看到獨立顯示芯片的身影。如今,旗艦手機在散熱和重量之間的平衡即將打破,獨立顯示芯片或許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優勢。在手機過熱的時刻,獨立顯示芯片可能會“接管”GPU的職責,讓游戲保持高幀率運行,在色彩管理等方面,獨立顯示芯片也可以幫廠商補足功課。
隨著旗艦手機“體驗戰爭”的不斷深入,這項來自游戲手機廠商的創新,最終會來到大眾消費者面前,而國產半導體廠商,也能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在細分門類上實現“彎道超車”。
責任編輯:lq6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388瀏覽量
230572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60瀏覽量
425743 -
gpu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762瀏覽量
1291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