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走進布達拉宮,“國寶今生故事”的講述人分享了他們為布達拉宮做“體檢”的故事。而在距離布達拉宮四千多公里的蘇州,堪稱“中國第一斜塔”的云巖寺塔也早早享受到布達拉宮“同款體檢待遇”。近日,蘇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完成了云巖寺塔預防性保護系統建設,為斜塔裝上了“健康支持系統”,實時感知云巖寺塔的“健康狀況”。
“云巖寺塔,又名‘虎丘塔’,古語稱:‘先見虎丘塔,后見蘇州城’,自古以來,虎丘塔都是蘇州的地標式建筑,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蘇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工程部主任趙婷告訴《科技周刊》記者,早在1979年蘇州文保所就建立了虎丘塔的第一代監測系統,但是它的監測內容較為單一,主要依賴人工去監測,遠沒達到實時監測、實時預警的效果。自2019年開始,蘇州文保所開始建立‘虎丘塔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對塔體及周邊自然社會環境的各種不利因素進行實時監測、實時告警,及時提醒工作人員采取控制措施保障塔體安全。
“文物的‘心率’‘血壓’等數據受到天氣、土壤、空氣等多重因素影響,每件文物的‘病癥’都不相同。針對虎丘塔,我們為它量身定做了一套‘體檢流程’。”趙婷介紹,這套監測預警系統可以實現“實時預測”和“實時預警”兩大功能。“通過在虎丘塔上安裝相應物聯網傳感器,可以實時采集塔體健康數據,再通過5G傳輸到云平臺,最后通過這種大數據的分析研判,24小時不間斷實時監測虎丘塔健康狀態。”
目前,虎丘塔上一共安裝了44枚傳感器,監測涵蓋了塔本體、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三個方面數據。其中,針對塔本體監測有6項,分別是塔身傾斜監測、振動監測、受力監測、塔基沉降監測、地基土體不均勻沉降監測和塔內溫度濕度監測;對自然微環境監測有5項,包括溫度、濕度、降雨量、粉塵和光照度;對社會環境主要監測游客擅自進入問題。數據顯示,自“虎丘塔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建成運行至今,系統共采集了各類監測數據150萬余次,未發現異常情況,達到了預期的建設目標。
由于虎丘塔塔基的不均勻沉降,蘇州文保所還建立了虎丘塔變形監測系統,長期觀測虎丘塔傾斜變化情況,避免塔體過度傾斜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趙婷解釋,團隊利用地面三維激光掃描系統,采用無標靶法掃描方式,和優化的點云數據配準技術,對云巖寺塔進行了高精度、高密度的海量點云數據采集,實現了古文物的“無接觸”測繪。超過43億個有效點云數據,10000余張紋理照片,詳細記錄了古塔的三維幾何信息和紋理信息。“虎丘塔的遺產保護難點在于,它的傾斜臨界點是多少?能夠承受多少荷載?從‘被動搶救性保護’到‘主動預防性保護’,借助數字化模型,我們可以在虛擬空間進行模擬計算,根據實施數據對于監測預警閾值不斷進行修正。”
據了解,虎丘塔監測系統建設是蘇州市開啟文物預防性保護工作的一個試點,隨著虎丘塔‘連上’物聯網,其他文物的“入網”工作也在進一步推進中。“目前我們已經搭建好了蘇州市文物監測預警總平臺,其他文物可以隨時入網,未來‘一平臺管所有’將不再是想象。”趙婷表示。
責任編輯:lq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330瀏覽量
755449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1文章
44853瀏覽量
375454 -
監測系統
+關注
關注
8文章
2748瀏覽量
81418
原文標題:千年古塔如何做“體檢”?44枚傳感器實時監測“健康狀況”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