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多次說起過,當下的“上云”浪潮,源自無數來自于扎實產業土地的真實需求:工廠需要AI,機器人需要算力,城市需要智慧,流媒體需要高清低時延的體驗……
照此邏輯,有著大量數據傳輸、智能計算、AI應用需求的空間站及太空產業,自然也應該是頭部云廠商的必爭之地。
不過放眼整個云市場,真正將業務開展到了云層之上的,只有亞馬遜、微軟及谷歌等等非常少數的企業。解鎖“太空場景”,有現實意義嗎,又要跨越怎樣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誰在深空盼云來
與地面上千姿百態、生機勃勃的眾生相不同,提起深空,我們的第一反應是酷寒、失重、冷寂,除了少數人類宇航員,就是無邊際的器械與衛星。
這樣的地方,也需要云嗎?
或許,可以換一個角度,把深空的云服務想象成和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園區等并行的落地產業之一。
首先,深空中存在不少數字化及智能應用的計算需求,而人類短時期內都不可能在太空建一座實體數據中心,云,就成了“指揮太空”這張白紙的首選載體。
在空間站與地面的數據中,包含了大量的語音、視頻等富媒體數據,近年來還有人開始嘗試將VR應用于太空。同時,有大量智能機器人被設計出來并送往太空,它們有的替代人類在太空中進行科學實驗、空間探測等活動,有的負責陪伴并幫助人類宇航員承擔一部分工作。比如IBM在2018年送往國際空間站的AI系統CIMON,就集成了語音、人臉識別、情感分析、NLP等等算法能力,能檢測空間站異常并進行預警。
AI、VR、4K視頻等等新功能的日趨增多,讓原來只能處理單一類型數據的計算系統和通信網絡,無法滿足太空作業的現實需求,從長遠考慮,部署云計算將是各國空間實力的一個賽點。
此外,正是因為太空遙遠、神秘又無處不在,也成為地面上眾多服務生活不可或缺的信息源頭。
科研需求就不提了,比如平時導航軟件都會用到的衛星雷達圖像,公共服務涉及的氣象數據,海面、高山等偏遠地區作業依賴的衛星通訊。就連衛星拍攝到的太空圖片以及空間站生活,都能作為科普和創意素材,在社交平臺上吸引來自全球好奇星人的目光。
大量新業務和初創公司開始進入太空領域,直接帶來了大量數據集合以及分析傳輸的壓力,上云顯然就成了極具性價比的選擇。
有海外分析師認為,2030 年左右,與太空相關的云服務產業總收入可能會達到 150 億美元。這么一瞧,潛在客戶不僅數量多還是剛需,舍得花錢。
云廠商們平時總說要追尋科技的星辰大海,怎么真到了進擊太空的時候,就只剩亞馬遜AWS、微軟,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葉公好龍嗎?
解鎖太空三步曲
2020年,亞馬遜將太空業務作為細分市場,成立了新的航空航天和衛星解決方案部門,由退役美國少將克羅西爾領導。
同樣在去年,微軟與馬斯克的星鏈達成合作,希望通過“Azure Space計劃”把云服務帶到太空,為客戶管理來自太空衛星的大量數據。
從中,我們也就不難發現,雖然太空場景下的云業務邏輯與其他產業差不多,需求基本都涵蓋在:1.模擬并支持太空任務;2.從衛星數據中發掘有用信息;3.支撐地面和近地軌道服務創新。
但太空的特殊環境,又對云廠商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全然不同的新挑戰。具體表現在:
第一步,衛星。
我們知道,傳統的太空網絡系統要承載的任務很多,包括空間站內的數字通信、空間站與其他衛星、軌道飛行器、航天飛機的通信,與地面的通訊和實時交互等等。
這些任務都要將關鍵數據傳遞給地面機構和科學家,要將云服務的戰火燒到太空中,自然離不開高速低延遲的衛星寬帶。
在一份美國的監管文件中,就提到對微軟 Azure 云服務能力在太空環境中的測試,包括支持O3B 中軌道星座,提升數據中心和邊緣設備之間的連通性等等。
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旗下更是自有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計劃在2021年首次發射自己的New Glenn火箭,并準備投入100億美元部署3236顆衛星,發展衛星互聯網業務Project Kuiper,與微軟太空云服務的盟友星鏈競爭。
所以說,沒有低成本的小型衛星系統和可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方案支撐,云廠商巧婦也難為無米炊。云計算的競爭,也在于商業航空之間的競爭。
第二步,地面。
除了部分邊緣計算需求要在太空處理,絕大多數工作還是要在地面完成。因此,微軟和亞馬遜的第一步,都是先發力地面基礎設施。
早在2018年,亞馬遜AWS就與多家衛星公司合作,采用其提供的地面基礎設施來存儲、分析和傳輸衛星數據。在一次與NASA合作的國際空間站實時視頻演示中,宇航員翻身的4K高清畫面沒有延遲、沒有卡頓地被地球觀眾所看大,正是得益于地面云基礎設施的龐大投入。
而微軟則打造了模塊化數據中心(Modular Datacenter, MDC),為美國國防部創新機構(DIU)部署了一個具備高速云計算能力的解決方案,以便更好地利用太空數據來支持美國空軍的CASINO(Commercially Augmented Space Inter Networked Operation) 項目。
第三步,商業。
太空場景不僅需要最好的云計算技術和數據處理能力,而且應用領域也比較復雜,要成功將云服務和解決方案售賣出去,也沒有想象中簡單。
有的分析需要立刻在邊緣側進行,比如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惠與公司)就曾與NASA合作,為國際空間站送去了一個能夠本地處理邊緣計算的超級計算機,無需先將數據傳輸到地球,在通信不好的惡劣太空環境下也能支持科學研究,讓機器人照常工作。
而一些相對復雜的數據分析則需要傳輸到超大規模的公有云處理,像是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在太空進行醫療診斷,地球直播公司全天候24小時直播的“實時地球觀測服務”等等。
(從國際空間站接收和使用云計算處理視頻信號)
不難發現,受限于成本顧慮,基于衛星通訊的云服務最初的客戶大多會來自國防、油氣、航空等重型行業,既有傳輸、存儲和處理大量太空數據的現實需求,也有較強的付費能力,也就十分考驗云廠商在B端和G端的口碑與影響力。
事實上,亞馬遜AWS和微軟常年就政府大單撕得臉紅脖子粗。去年底亞馬遜AWS更是直接起訴,聲稱微軟拿下的“聯合企業國防基礎設施”(JEDI)云服務合同是“特朗普腐敗的產物”。而與政府綁定的太緊,又會面臨“軍事云”“政治云”等道德風險與輿論壓力。
太空這朵云,可以說是“步步驚心”。與其說是商業競賽,不如說是與國家太空戰略同步的“搶船票”行動——為了先占一個屬于自己的好位置。
建好營壘等風來
相信看完當下的太空云競賽之后,一定會有人問,中國產業也有類似的需求怎么辦呢?
克羅西爾認為,人類正處在自阿波羅登月任務之后最激動人心的太空時刻。
在等待商業航空繁榮發展的同時,中國云廠商其實還有很多工作可做。
比如說,基礎系統和軟件,不能重蹈半導體的覆轍吧。太空云服務還涉及到視頻編解碼、流媒體數據傳輸、衛星軌道模擬器等多種技術的協調與配合。只有在核心底層技術上都有足夠豐沛的自主積累,才能將這朵云灑遍山河、送入太空。
此外,全面的太空及衛星互聯解決方案依賴大量合作伙伴來共同完成。真正拿下賽點,靠的還是產業的強勁需求、市場的規模潛力,以及生態營壘的密布。目前看來,大家都還在擴大自身軌道覆蓋面的助跑期。
編織一條直達太空的云梯,將是云市場的新篇與終章。大幕的拉開,還要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48瀏覽量
137654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338瀏覽量
269746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2瀏覽量
97530 -
nlp
+關注
關注
1文章
489瀏覽量
22065 -
算力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08瀏覽量
148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