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 文/章鷹)4月6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官博發文,宣布華為與ARCFOX極狐品牌聯合打造的新一代智能純電動轎車阿爾法S將于4月17日正式發布。華為此前宣布不造車,但是致力于提供智能汽車需要的三大計算平臺。
4月9日,乘聯會發布了3月乘用車產銷數據。3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了20.2萬輛,環比2月增長101.1%,同比增長261.3%。3月份,特斯拉共售出35478輛,刷新了特斯拉在中國單月銷量的最高紀錄。海外EV Sale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車型Model3和ModelY在1月和2月銷量超過73000輛,超過2020年約50000輛。3月份,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也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兩家在3月增長率達 400% 的交車數據,以新能源汽車帶動的智能汽車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特斯拉、蔚來、小鵬、比亞迪等帶動的智能汽車市場爆發,也帶動了車載AI芯片市場的大幅度增長。一些提前布局車載AI芯片的企業,開始迎來了收獲期。筆者結合英偉達、英特爾、華為和地平線等公司的最新觀點和產品,為大家仔細分析。
車載AI芯片市場潛力巨大 未來年增長幅度驚人
4月10日,地平線副總裁,智能駕駛產品總經理余軼南在智能駕駛技術生態峰會上表示:“智能汽車是整個人工智能終端的首個落地的場景,后面還會有通用智能機器人,包括現在看到的醫療機器人、家用機器人,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發展趨勢。
汽車要從傳統的代步工具實現向智能網聯生活空間的轉變,一塊具有強大計算能力的AI芯片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隨著汽車傳感器的不斷增多,線路會越來越復雜,在這種前提下,整車的電子架構會發生布置上的改變,從如今的分布式變得更為集中,越來越多的數據會在同一個計算中心內進行計算,以確保處理后的數據處于最優狀態。因此,對于未來的車規級芯片強大的運算能力、可靠性、穩定性和一致性都是不容或缺的,這也意味著,車規級芯片的設計和制造,將面臨極高要求。
據東吳證券研究所則測算,AI芯片單車價值從2019年的100美元提升到2025年的1000+美元;國內汽車AI芯片市場規模也會從2019年的9億美元提升到2025年的91億美元。
余軼南指出,現在一輛特斯拉Model3中汽車電子占比為24%,但是預測到2030年特斯拉新能源汽車當中汽車電子占比將增加至45%。而其中最為重要的自動駕駛中央計算平臺將占比最大。
隨著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在智能汽車產品中,車載AI芯片是實現智能汽車視覺感知、自動導航視覺識別等技術應用的基礎。而這些技術應用,都需要AI芯片強大的算力支持才得以實現。近日,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院院長趙福全對媒體表示:“未來智能汽車發展的重點,是基于聯網在線數據的流通進行優化,實現自我凈化,確保這個車常用常新,越用越好。
市場需求倒逼車廠進行改革,隨著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到來,汽車廠商的變革大潮已經到來。余軼南分析說:“主機廠與有強大軟件能力的芯片公司進行整體戰略合作是必由之路,以BMW和Mobileye、奔馳和英偉達,以及OEM和地平線的合作為潮流。”其實,我們看到華為作為智能計算領域的主要供應商,在智能汽車上也提供了整套的解決方案。
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特斯拉引領智能汽車駛向中央計算時代,行業專家也認為,汽車智能芯片未來將超越手機芯片,將成為半導體行業最大的垂直市場,憑借著汽車芯片市場和AI芯片市場的強大增長潛力,英偉達在2019年營收達到117億美元,市值已經達到3286億美元,截至到筆者發稿件,英偉達的市值已經站上了3571億美元水平。
車載AI芯片,國產企業開始崛起
據咨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稱,在全球20大汽車半導體行業中,榜單上只有中國大陸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中國每年2800萬輛的汽車市場中,中國的汽車半導體產值不到世界總產值的5%。汽車關鍵零部件的進口在80%至90%之間。
在車載芯片領域發力晚,這與我國芯片產業起步期有很大關系。我國芯片產業直到2000年才進入發展加速期,并且由于受到國外技術等多方面的限制,國內芯片產業在市場早期一直發展緩慢,直到近兩年才取得了較大突破。
我們看到,在芯片領域深耕多年的英特爾、英偉達等企業,則有著豐富的經驗積累。憑借其在芯片領域積累的經驗,如今英偉達、英特爾都已經在車載AI芯片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英特爾發布的車載AI處理器,已經搭載在一汽、長城、長安等知名車企的汽車產品中,而英偉達則跟沃爾沃、小鵬、豐田、大眾等車企深入合作,其Tegra系列處理器也已經在奧迪、奔馳等品牌汽車中搭載。高通從2002年開始,就已經和全球主機廠建立合作,全球最大的25家汽車制造商中有19家主流汽車制造商都采用了高通的數字座艙解決方案。
目前在車載AI芯片領域,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上市,國內車載芯片廠商迎來了黃金時代。以華為、地平線、寒武紀、黑芝麻等代表國內企業開始爭奪車載AI芯片市場。比如華為也和比亞迪進行了深入合作,并將其發布的麒麟710A芯片,應用于汽車數字座艙領域;搭載華山二號芯片(黑芝麻智能研發)的智能汽車,也將于2021量產。
2020年10月30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對外正式宣布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他說:“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時代正在到來,自動駕駛解放手、眼和雙腳,讓駕駛變得簡單,聯網的座艙將變成智能生活空間,智能電動車加速快,噪音小,更加環保。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出來。”
圖: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
據了解,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包括1個全新的計算與通信架構和5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云,以及激光雷達、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HI品牌也將提供全新的算力和操作系統,包括三大計算平臺,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智能座艙計算平臺和智能車控計算平臺,以及三大操作系統AOS(智能駕駛操作系統)、HOS(智能座艙操作系統)和VOS(智能車控操作系統)。王軍稱在算力和操作系統的支持下,汽車就可實現軟件定義,持續開發新的功能。該方案旨在通過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與車企合作,打造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目前,華為已經和比亞迪、上汽、廣汽、長安、東風、紅旗等50家車企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
4月12日,在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對媒體表示,華為將強力投資自動駕駛軟件,推動汽車行業與ICT行業的融合,為華為帶來長期戰略的發展機會。汽車產業是未來十年最具顛覆性的產業之一。
據悉,2020年,中國AI芯片公司地平線的汽車智能芯片出貨量達到16萬片,隨著地平線與長城、上汽、廣汽等更多中國汽車制造商合作,將征程芯片安裝在更多國產汽車上,預計今年將達到100萬片。余軼南對記者表示,地平線以芯片為基礎,以軟件為載體,構建整個的完整的生態開發平臺,給我們合作伙伴提供全面支持,比如端到端的數據閉環部署,讓整車的企業能夠更好的利用AI的能力,去打造個性化和定制化產品。
地平線還將推出新一代智能駕駛芯片“ 征程5”,并于2022年推出下一代“ 征程5P”。這兩款芯片將支持16多個攝像頭,計算能力也將達到96 TOP和128 TOP。地平線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CTO 黃暢表示,其功耗分別為20W和25W。
目前,長安UNI-T,奇瑞螞蟻,上汽智治和長安UNI-K等30多種汽車都安裝了征程2芯片,其“ 征程3”將于5月投入量產,而“征途5” 將于明年第三季度量產。
我們看到,國內企業在車載AI芯片領域,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對國內智能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國內企業深入車載AI芯片領域,可以打破海外企業對汽車芯片市場的壟斷,使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國內智能汽車企業,在市場中獲得更多主動權。另一方面,市場潛力巨大的車載AI芯片領域,也能為布局該領域的企業的利潤增長提供助力。
小結:
隨著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蓬勃成長,海內外企業在車載芯片領域的交鋒不可避免。在這種交鋒當中,國內國際企業都有自己不同優勢,如英偉達、英特爾的技術能力強大,占據先發優勢,在商業模式上占據領先地位。
但是國內車載AI芯片企業,在本土市場的優勢也在不斷擴大,憑借不斷的研發投入,產品實現持續迭代,和眾多國內車廠進行合作,將來會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67瀏覽量
251899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60瀏覽量
107311 -
英偉達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778瀏覽量
91175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887瀏覽量
35053 -
地平線
+關注
關注
0文章
344瀏覽量
149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