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物理學家史蒂文·卡利普(Steven Carlip)提出了一個理論,來解釋為什么空白空間似乎充滿了巨大的能量,它可能被普朗克(Planck)尺度的效應所掩蓋,并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發表了他的新理論研究論文。傳統理論認為,時空應該充滿巨大的能量,也許比表面上存在的能量多10^120倍。多年來,許多理論家提出了為什么可能是這樣的想法。大多數科學家嘗試了顯而易見的方法,試圖找出一種讓能量消失的方法,但都沒有成功。
在這個新研究中,Carlip提出,也許所有的能量都在那里,但它與宇宙的膨脹沒有任何聯系,因為它的影響正在被普朗克尺度的東西抵消。Carlip的新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John Wheeler(約翰·惠勒)在20世紀50年代所做的研究,Wheeler提出,在盡可能小的尺度下,空間和時間變成了他稱之為“時空泡沫”的東西。
Wheeler認為,在如此小的范圍內,定義時間、長度和能量將受制于不確定原則。從那以后,其他科學家對時空泡沫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有些科學家提出,如果真空中充滿了時空泡沫,就會涉及到大量的能量。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認為這樣的情況會表現得像宇宙學常數一樣。因此,為了解釋這些想法,科學家們試圖找到抵消能量的方法,作為一種讓它消失的方式。
相反,Carlip提出,在時空泡沫的情況下,能量將在真空中無處不在,但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普朗克大小的區域有同樣膨脹或收縮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微小區域的拼湊看起來就像真空中較大區域一樣:它們不會膨脹或收縮,這意味著將有一個零宇宙常數,在這種情況下,時間將沒有內在的方向。也許標準的有效場論論點是正確的,真空漲落確實產生了巨大的宇宙學常數。
該新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不假設普朗克尺度上的均勻性和時間箭頭,一大類廣義相對論初始數據表現出在小尺度上巨大的膨脹、剪切和曲率,但在宏觀上很快平均為零。隨后的演化更加復雜,但該研究認為量子漲落可能會保留這些特性。由此產生的是惠勒“時空泡沫”的一個版本,其中宇宙常數在普朗克尺度下產生高曲率,但在可觀察的尺度下幾乎看不見。
編輯:jq
-
能量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6瀏覽量
16647 -
真空
+關注
關注
0文章
72瀏覽量
15332
原文標題:為什么真空中還有巨大的能量?時空中或許被“量子泡沫”填滿!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Momenta用智駕大模型重新定義ETC通行
NVIDIA助力群核空間智能平臺SpatialVerse發布
廣汽首款復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正式發布
【「大模型啟示錄」閱讀體驗】對大模型更深入的認知
沙子變芯片,一步步帶你走進高科技的微觀世界

【「大模型啟示錄」閱讀體驗】對本書的初印象
安富利攜手英飛凌推動觸摸感應技術創新

射頻天線的發展歷史
150A300A大電流接線柱的基座是由哪些組成的

特斯拉4680電池:挑戰與希望并存的未來之路
三星3nm芯片良率低迷,量產前景不明
產品在什么情況下需要申請VERZION認證?產品覆蓋范圍指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