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上海國際車展前夕,華為首次公開發布高分辨成像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融合感知產品部Radar & Camera總經理苗立靖就成像雷達3大核心能力(大陣列高分辨、大視野無模糊、4D高密點云)和6大價值場景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相比激光雷達和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具備極佳的測速能力、極佳的天氣和光線魯棒性(不受光線和雨雪天氣影響),以及非視距被遮擋目標的獨特探測能力。高分辨4D成像雷達在繼承這些優勢的同時,大幅提升分辨率,目標檢測的置信度和檢測范圍(如距離和FOV),同時進化出像激光雷達一樣的高密度點云,可帶來豐富的感知增強應用,比如環境刻畫,雷達構圖,定位等,也可以通過多雷達的點云級融合,更好實現車周的360°檢測。4D成像雷達必然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成為高階自動駕駛下一個必備武器。
華為毫米波雷達團隊從2017年開始技術預研,用了2年時間,完成基礎技術與能力的驗證,完成市場分析,確定第一代產品方向;2019年正式啟動商用產品開發,包括中距和短距兩個產品。去年完成第一次夏測和冬測,預計今年實現首項目SOP交付,2022~2023年將有更多項目量產,有希望快速實現年發貨超百萬。
在第一代雷達研發的同時,華為也看到自動駕駛或者說體驗意義上的自動駕駛逐步走向量產。它帶來了傳感器的全新要求,輔助駕駛更多關注人車檢測,自動駕駛要求全目標檢測,而且要求高置信度,比如準確檢測100米外障礙物。自動駕駛對感知覆蓋的要求也大幅提升,縱向300米車輛,橫向120°,同時為支持自動變道功能,車周360°都需要連續跟蹤。
自動駕駛訴求總結下來就是四”全”:全目標,全覆蓋,全工況和全天候,這就是理想傳感器目標。
全目標:原來輔助駕駛的檢測目標更多是車和人,自動駕駛要求全面檢測路面或路邊靜止物。
全覆蓋:縱向檢測需要覆蓋200米以外的車輛,橫向的FOV檢測也從90°提升到120°。為了實現安全自動變道等高級功能,車周身的360°目標都需要連續檢測。
全工況:原來輔助駕駛更多考慮的是高速場景,當前自動駕駛由高速開始,逐步考慮城區擴展,同時一些極限、特殊場景也需成為感知能力范圍,如擁塞、事故。
全天候:為了保證體驗連續性,需要考慮不同天氣和不同光線條件等復雜環境下,傳感器仍具備可靠的感知能力。
面向這些訴求,攝像頭率先演進,2MP升級到8MP,搭載數量每車5個到10個以上,高線數激光雷達也陸續成為主流量產車型的必備選擇。剩下一個命題是毫米波將如何演進?
華為認為毫米波的下一步演進就是高分辨4D成像雷達,4D是指檢測目標的4個維度,包括它的速度、距離、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傳統雷達水平分辨能力不足,不支持垂直分辨,導致看不清,看不準。近年來自動駕駛事故中,感知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沒有有效識別靜止車輛或事故車輛,隔離樁或護欄判斷不準導致嚴重事故。
4D成像雷達大幅提升水平和垂直的角度測量能力,滿足全目標,全覆蓋和多工況的感知要求,逐步接近理想傳感器目標,將和攝像頭、激光雷達形成有效融合和冗余,打造滿足自動駕駛要求的感知鐵三角。
華為正式發布的下一代高分辨4D成像雷達,在3個方面實現能力的斷代性提升:
第一個是大陣列高分辨。提高角度分辨,單純依靠軟件算法雖有部分優化方案,但華為認為更普適、更可靠的方式是增加天線陣列,加大天線口徑,實現能力的跨越式提升。華為高分辨4D成像雷達采用12個發射通道,24接收通道,比常規毫米波3發4收的天線配置,整整提升了24倍,比業界典型成像雷達多50%接收通道,這是短期可量產的最大天線配置成像雷達。通過這樣的超強硬件配置,水平角分辨率將從傳統的3~4°,提升到1°,垂直高度分辨也從無到有,達到2°,這是天線能力實口徑,軟件優化還有進步空間。更重要是角測量精度也將從0.2°度提升到0.1°,對城區擁堵等密集場景非常有意義。
第二是大視場無模糊。水平視場從90°提升到120°,垂直視場從18°提升到30°,縱向探測距離從200米提升到300米以上。覆蓋范圍(距離+FOV)的擴展,一方面由自動駕駛功能驅動,另一方面來自多傳感器融合冗余需求。例如,8MP攝像頭采用30°+120°兩個模組,實現遠距30°內,大于500米車輛感知,近距支持120°內的200米覆蓋。
通過大陣列設計,一個4D成像雷達可支持遠近兩種波形,兼顧遠距和近距廣角覆蓋,長波形支持18°內超過300米覆蓋,短波形實現120°內的150米覆蓋,完全滿足十字路口等城區場景要求,將對齊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目標;
還要特別強調的是無模糊能力,傳統雷達角度測量有多義性,就是一個目標可能計算出多個角度方向,需要進一步算法消除。華為4D成像雷達通過天線排布和信號處理優化,實現角度無模糊,準確識別目標,在人車混流、十字路口的多目標場景非常有用,可以避免角度模糊結果和真實反射混到一起,減少虛警,形成高置信度點云,并簡化后端點云跟蹤算法,避免多幀消除的處理時延。
第三是4D高密點云。作為綜合能力提升的結果,毫米波雷達也可以像激光雷達一樣支持高密度點云。成像雷達的4D點云,也就是速度,距離,水平角度和垂直高度,相比激光雷達點云,多一個速度維度,可以有更多的維度對目標物體進行詮釋;相比傳統雷達,4D點云帶來豐富的感知增強應用,比如環境刻畫,雷達構圖,定位等,也可以通過多雷達的點云級融合,更好實現車周的360°檢測,這將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比如利用MDC的大算力資源,引入AI方案增強目標跟蹤;也可以基于點云,實現分米級精度的構圖與定位。需要補充的是,因為毫米波的天氣和光線魯棒性非常好,基于毫米波的構圖與定位將有非常大的應用空間。
另外,點云處理意味需要點云采集及域控軟件配套,華為在這方面會有非常強的合作開發能力。華為4D成像雷達的開發團隊主體在中國,數據分析和采集,中國場景會優化的更充分,在與OEM域控軟件對接中,實現高效聯合開發。
對于4D成像雷達的組網,華為靈活支持3種架構:對接小算力域控,雷達僅輸出目標;對接大算力域控,所有跟蹤處理在域控完成,僅輸出4D點云;或點云+目標混合輸出模式。
在用戶價值上,華為提煉總結了4D成像雷達的6大場景價值
1.高速巡航場景:要保障高速巡航的行車體驗,主要指標是看的更遠更清,避免急剎。典型場景是前方擁塞時,130kph下舒適性剎停,需要判斷220米外前車是處于本車道還是鄰車道。
4D成像雷達支持1°水平分辨,300米的車輛檢測跟蹤,這樣即便220米外兩輛車完全同速同距,位于相鄰車道,也可以通過角度分辨出來
2.安全避障:無論自動駕駛還是輔助駕駛,安全仍是首要問題,對傳感器最迫切訴求是靜止障礙物檢測,這是傳統毫米波的短板。4D成像雷達點云密度提升10倍,大幅提升靜止目標檢測置信度,小障礙物檢測也有很好表現。例如錐桶探測距離達到110米,也可實現護欄靜止車分辨。
支持靜止物檢測,就必須有效區別地面靜止物或懸空物,比如不能把龍門架上報為障礙物。成像雷達通過2°垂直分辨,極限場景可通過高度測量,分辨220米外龍門架和下方靜止車,保證不會被誤判障礙物。
3.城區巡航:高階自動駕駛中,城區場景是最難的,主要挑戰是大量橫向運動檢測,和多目標的復雜工況,如人車混行場景(近端行人,車輛L型);人/自行車等VRU和公交的大小目標并行場景;被遮擋場景,施工區護欄變窄場景等,成像雷達大視場無模糊能力可以很好地匹配城區要求。
此外測角精度和高動態能力也非常重要。測角精度從0.2°提升到0.1°,50米橫向測量誤差將小于10cm,100米測量誤差小于20cm,這對城區場景,狹窄區域可通行判斷非常有用。同時,成像雷達具備更高動態范圍,對公交車和行人并排,大小目標場景也可準確檢測。
4.非視距前前車檢測:被遮擋或部分被遮擋目標感知是毫米波獨特能力,就是電磁波信號從車輛底盤下方傳播,實現非視距目標探測。相對傳統雷達,因為4D成像雷達的多徑處理能力更強,典型場景前前車的探測能力將提升100%以上。
4D成像雷達可以看到前車,前前車,和前前前車,甚至可以看到前前車的大致底盤輪廓,通過對前前車的感知,比如有急減速,可提前預判前車動作,減少連環追尾風險。
5.環境刻畫:4D點云有很多應用,環境刻畫是最典型的一個。通過150米以上的護欄探測,有效確定道路邊界;通過高精度測高,準確判斷地面、地上、空中等不同高度目標,勾勒3D道路拓撲結構;最后通過人車障礙物等點云處理,可以生成10cm精度的可通行區域,形成完全匹敵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的環境刻畫。
6.360°全方位檢測:最后一點是也是4D點云應用,就是全車多雷達的點云集中在域控上處理,實現從“目標級融合”到“檢測級融合”,融合后點云對360°車輛連續跟蹤非常有用,比如后向超車場景,從迫近到超越,融合點云整個過程是連續的,確保跟蹤過程平穩,最大避免跟蹤ID跳變。這樣Cut-in檢測或意圖判斷也可以提前進行,有助于解決近距Cut-in問題。
綜上所述,華為高分辨4D成像雷達總結為3大能力,6大價值:
3大能力:4倍分辨率提升,大視場無模糊,4D高密點云。
6大價值:高速巡航超遠感知,高速巡航避障,城區多目標復雜場景可用,非視距感知,環境刻畫,多雷達點云360°融合。
正是有著如此之多的獨特優勢和需求驅動,華為相信,成像雷達必然會成為下一個高階自動駕駛的必備武器,與高線數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一起,賦能高階自動駕駛。
責任編輯:lq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13瀏覽量
252412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03瀏覽量
190155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04瀏覽量
166730
原文標題:華為高分辨成像雷達首發!賦能高階自動駕駛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