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 AT&T 進行了首次 5G 網絡實測。結果顯示,毫米波 5G 技術實現了 1.2Gbps 的超高速下載,延遲也僅有 10 毫秒。
同年年底,AT&T 正式宣布在美國多個大城市部署 5G 網絡。接下來的半年,美國電信三巨頭中的老二和老三 ——Verizon 和 T-Moblie—— 也紛紛宣布了自家的 5G 網絡鋪設計劃。
三家公司先后在 2019 年 4、5 月啟動了 5G 商用。自此,美國成為了全球最早啟動 5G 商用的國家之一。名義上,其商用速度僅次于韓國。
現狀不容樂觀
三年后的今天,美國 5G 網絡的發展現狀又如何呢?
市場調研公司 OpenSignal 近期發布了美國 5G 網絡的調研報告,從 5G 下載速度、覆蓋范圍、視頻體驗、語音體驗、游戲體驗等多個方面綜合評估了三大運營商的 5G 網絡使用體驗,其中的下載速度和覆蓋范圍可以很好地反應出美國 5G 的綜合發展狀況。
報告使用的數據全部來自真實場景測試,收集期是去年 12 月 15 日至今年 3 月 14 日。
整體來看,三家運營商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各有優劣,其中最受普通用戶關注的平均網速最高可達 71.3Mbps(T-Mobile),算下來大約是 9Mb/s 的下載速度,已經接近百兆光纖的理論速度。不過表現最差的 Verizon 速度只有 47.7Mbps,只比 LTE4G 網絡快了不到 20%。
但另一方面,在同樣受關注的 5G 網絡覆蓋范圍評估中,三家運營商的表現均不如人意。
經研究人員在美國 25 個州測試,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支持 5G 的電子設備能夠連上 5G 網絡的時間最多僅有 33.1%。
如果是 Verizon 用戶,這一數字還會進一步降低至 11%,因為該運營商主要使用了毫米波技術,其傳輸距離較短且穿透力較弱。
換句話說,一臺 5G 手機平均每天成功連上 5G 網絡的時間最低不足 3 小時,最高也僅有 8 小時。這個成績還是包括了所有 5G 頻段的結果,包括 Sub-6GHz 和毫米波(mmWave)。
OpenSignal 的另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只考慮毫米波,那么三家運營商 5G 網絡的可用性僅有微不足道的 0.5% - 0.8%。換算下來,在 90 天的測試中,只有累計 0.7 天的時間連上了毫米波 5G 網絡,即使這段時間的平均下載速度高達 690Mbps(Verizon),實用程度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OpenSignal 表示,納入毫米波評估的設備全都是支持該技術的,也就是說,不足 1% 的測試成績并不是被不支持毫米波的 5G 設備拉低的。
“盡管 Verizon 以 0.8% 的成績超過了 AT&T 和 T-Mobile 的 0.5%,但毫米波 5G 技術的可用性仍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Opensignal 在報告中寫道,措辭已極盡委婉之態。
Sub-6 還是毫米波?
目前兩種主流的 5G 建設思路是 Sub-6GHz 和毫米波(mmWave),分別適用于 FR1 頻段(450MHz-6GHz)和 FR2 頻段(24.25GHz-52.6GHz),其中又屬 Sub-6GHz 更受青睞。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在主力推動這種 5G 部署方案,因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賴 4G 時代的經驗和技術,同時兼具覆蓋面廣和速度快的優勢,非常適合初期快速部署。
然而美國的情況很特殊,它的 3GHz-4.2GHz 頻段資源主要握在軍方手中,其中一部分頻段已被軍用雷達,衛星通信和國防服務占用,還有一部分頻段屬于預留的無線電資源,以備不時之需。因此美國運營商早期部署的 5G 網絡大多采用了毫米波路線。
這個情況直到 2020 年 8 月才有所改善。當時美國政府宣布了一項 5G 頻譜拍賣計劃,之前一直握在軍方手中的 3.5GHz 頻譜獲準拍賣其中的 100MHz 頻段,以用于商業用途,推動美國的 5G 網絡發展。
3.5GHz,是以 Sub-6GHz 方案建設 5G 網絡的重要頻段,甚至被稱為 “黃金頻段”,雖然只有 100MHz 頻段,即 3.45 - 3.5GHz,但也向電信行業釋放了積極信號。
但開放頻段也存在一定限制,比如在海岸線附近,3.5GHz 左右的頻段可能會被軍用雷達占用,電信運營商即使獲得了使用權,也要優先滿足軍事、國防和政府機構的需求,其余時間才能向普通用戶提供服務。
目前美國可用于 5G 網絡的 Sub-6GHz 頻譜范圍共有 3.45 - 3.98GHz,其中 3.45 - 3.5GHz 頻段拍賣尚未開始,3.5 - 3.7 GHz 的拍賣已于去年結束,而 3.7 - 3.98GHz 頻段的拍賣結果今年三月剛剛公布。
該頻段又被稱為 C-band,最高可用頻寬為 280MHz,比 3.5GHz 頻段的最高 70MHz 高出四倍,而且覆蓋范圍更廣,因此成為了運營商的 “兵家必爭之地”。
拍賣結果顯示,有 21 家競拍者獲得了 5684 張牌照,其中的 5274 張由 “三巨頭” 瓜分。拍賣所得總資金超過 811 億美元,而光 “三巨頭” 投入的就超過 780 億美元,占總額的 96%。最終 Verizon 獲得 3511 張牌照,AT&T 獲得 1621 張牌照,T-Mobile 獲得 142 張牌照。
圖 | 3.7GHz 頻段拍賣出價情況(來源:FCC,Aetha)
雖然目前美國 5G 網絡的整體表現較差,但原因主要在于毫米波技術的天然不足,至于高通所說的 “毫米波才是真 5G”,電信運營商早已 “用錢投票”—— 天價 5G 頻段拍賣顯示出三家電信運營商爭奪 5G 時代領導者的野心,而中頻譜牌照毫無疑問是它們的入場券。
拿到更具競爭力的頻段后,運營商的 5G 網絡部署勢必會更加激進,例如 AT&T 和 Verizon 都計劃在今年底開始部署中頻段 5G 網絡。
預計今年年底,3.45 - 3.5GHz 頻段的拍賣就將開始,曾屬于軍方的寶貴頻譜資源很可能再次引來運營商的爭搶,相比之下,它們曾經大張旗鼓追捧的毫米波似乎被晾在一邊。
三家電信公司中,AT&T 早在 2018 年就用毫米波完成了測試,稱其 “在雨天、雪天等各種天氣狀況下正常工作,并且穿透玻璃、墻體等阻礙物的表現比想象中更好”,然而一年之后,其 5G 網絡卻大規模使用了低頻部署,速度跟 4G 差不多。押注毫米波力度最大的 Verizon,迫于競爭壓力,也在去年開始部署基于現有 4G 基礎設施的非毫米波網絡。
與此同時,在 5G 宣傳熱潮褪去之后,“三巨頭” 的營銷策略也逐漸趨于保守,一改兩、三年前的動輒 “革命性”、“天翻地覆”、“次世代” 的夸張風格,甚至開始主動冷卻公眾的熱情。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當下的技術并不能真正實現其宣傳效果,過分的營銷反而會招來麻煩,比如 AT&T 曾搞出把 4G 網絡顯示成 5G E 的騷操作;Verizon 聲稱自己 5G 網絡 “覆蓋全美”,但實際上只包括特定城市的特定區域。
另一方面是 “三巨頭” 已經完成了以輿論造勢實現政治游說的目的,比如渲染 5G 的重要性才能突出中美在 5G 領域的競爭,背后卻是寬松監管、加速審批等意圖;而 T-Mobile 則以 “加快 5G 部署” 和 “超過中韓 5G 部署速度” 為由,成功說服監管部門批準了其收購 Sprint 的計劃。行業內普遍認為這兩者并不存在必然聯系,5G 只是為其收購鋪路的幌子罷了。
當然,隨著美國 Sub-6 中頻段逐漸開放,可以和毫米波形成互補之勢,前者負責拓展覆蓋范圍,后者可以專注于應對體育場、商場等人群密集的應用場景。
先 Sub-6,后毫米波,兩條技術路線雙管齊下,這是很多國家早就采用的思路。現在看來,此前一直押注毫米波的美國最終也不得不走上相似的道路。
原文標題:美國5G現狀:毫米波網絡僅有0.8%可用性,依靠Sub6頻段已成定局?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DeepTech深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91瀏覽量
89057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496瀏覽量
565304
原文標題:美國5G現狀:毫米波網絡僅有0.8%可用性,依靠Sub6頻段已成定局?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