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Data Center,簡稱DC),即一個組織或單位用以集中放置計算機系統和諸如通信和存儲這樣的相關設備的基礎設施;也可能是以外包方式讓許多其他公司存放它們的設備或數據的地方。
互聯網數據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簡稱IDC)是指一種擁有完善的設備(包括高速互聯網接入帶寬、高性能局域網絡、安全可靠的機房環境等)、專業化的管理、完善的應用的服務平臺,與數據中心的區別在于有網絡的接入,且對外提供服務。
云計算數據中心是指可適應云計算的數據中心,通過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并對外提供彈性服務。因為狹義的IDC產業只出租到機柜層級,而服務器和存儲由客戶自己提供,因此云計算數據中心和傳統互聯網數據中心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網絡設備和網絡架構上,以滿足云計算數據中心內部流量(東西向流量)大于外部流量(南北向流量)的特點。云計算數據中心具有以下特點:
①一般與大規模數據中心相伴,因此細節的優化意義重大。
②將軟硬件資源全部抽象為服務,靈活、彈性、可擴展。
③加速了基礎設施的技術演進。
數據中心規模,按標準機架數量,可分中小型(n<3000)、大型(3000≤n<10000)和超大型(n≥10000)。數據中心可用性,可按《GB50147-2017數據中心設計規范》分為A級、B級和C級,業內也常按TIA-942標準分為T1、T2、T3和T4。也有數據中心服務商的宣傳材料中,宣稱級別為“n星級”或者“Tn+”,均為非標準說法。
數據中心按自身的生命周期可以分為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四個階段,在每個階段,均有不同的產業鏈上下游,其中,建設階段涉及面較廣,包含用地、用電、用水、用網、IT設備、非IT設備、土建及其他工程、軟件系統等多個方面。
數據中心與云計算關系從長期看,兩者仍存在競爭:目前微型客戶(指租不滿單機柜,只租用幾個U的客戶)已經大量從傳統數據中心轉向公有云,未來,隨著公有云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的逐漸提升,以及規模優勢的逐漸顯現,可能會有更多、更大規模的客戶選擇公有云。公有云會擠壓傳統IDC的市場空間。
目前,國內已有不少IDC廠商,通過Openstack或Kubernetes積極布局專有云、混合云和云MSP。當然,IDC產業包括IT資源協作業務,而云計算需要該類業務許可,因此廣義的IDC包括云計算。
數據中心能耗主要包括四部分:IT設備能耗、制冷系統能耗、供配電系統能耗、照明及其他能耗。
總能耗比IT設備能耗,即為PUE值。即使采用相同技術,數據中心在各地的能耗也不相同,年平均氣溫較低區域,用于制冷系統的能耗大幅降低,PUE值較低。另外,各地的PUE要求也不同,一線城市和東部地區更為嚴格。除PUE外,不同地區電價也不相同。對數據中心約束性最強的是用電指標,一線城市的新規劃數據中心往往難以拿到該指標,不管PUE多低、電價多高。
因此,從電力單要素考慮,向一線城市周邊區域、邊遠區域發展是大勢所趨。除大型互聯網公司外,傳統IDC(尤其是零售型)向外布局仍有阻力:客戶上架、運維都更復雜,客戶與其他數據中心聯動復雜,政務客戶等受不出省限制,等等。
從供給側看,數據的傳送時延包括傳輸時延和傳輸節點時延,而傳輸節點時延與單根據節點時延和節點數量有關。從需求側看,根據業務敏感度,可以分為高時延敏感業務、中時延敏感業務和低時延敏感業務。對于中低時延敏感業務,可以從成本出發,選擇建立在邊遠地區的大規模、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而對于高時延業務,則選擇位于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數據中心,或選擇離用戶側更近的邊緣數據中心。
相較于UPS,HVDC(高壓直流) 在備份、工作原理、擴容以及蓄電池掛靠等方面存在顯著的技術優勢,因而具有運行效率高、占地面積少、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低的特點。
在能耗占比中,溫控系統是除IT系統外最大的一部分,直接關系到PUE值的高低,以及整體運營成本。從長期看,最具有革命性的節能技術為液冷技術,其中浸沒式液冷技術可以將PUE降到1.2以下,聯合其他技術,可以趨近于1。目前,由于適應場景、冷卻液價格和改造成本,液冷技術并未大面積普及。未來隨著GPU運算占比的增加和服務器密度的不斷增加,液冷將是代替風冷的必然選擇。
關于網絡,在傳統樹狀架構中,帶寬逐級收斂,“根”部成為瓶頸。隨著計算規模的擴大,改進型樹狀網絡——胖樹架構產生,數據中心演變成傳統的三層架構。隨著數據中心中東西向流量和大象流的增多,采用STP協議的胖樹架構仍容易導致阻塞。于是,更加扁平化的架構——葉脊架構誕生。葉脊架構更偏于網狀化(兩層仍然保持了樹的特點,如單層則為網),且由ECMP(Equal Cost Multi Path)動態選擇多條路徑,從而使得帶寬利用率更高、網絡延遲可預測、擴展性好、安全性和可用性高。
葉脊架構產生了兩方面的作用:第一,由于全部采用光纖,使得光模塊的需求量大幅上升。第二,網絡更加扁平,突破了傳統物理結構的限制,使得被提出多年但無實質性進展的SDN得以真正落地、快速發展。
數據中心產業將進入整合期。首先,隨著一線城市禁限令的相繼出臺,以及REITs等金融工具的試點,老、舊、小數據中心將難以適應未來發展,數據中心產業必然進入大魚吃小魚的橫向整合期。
其次,隨著公有云的不斷發展,云廠商和傳統數據中心運營商的竟合關系越來越明顯,不少數據中心運營商尋求專有云、混合云的轉型之路。再次,數據中心產業鏈本身,也呈現出更明確的分工(如建設和運營分工)和大廠商向上游延伸(如云計算廠商開始研發芯片、白盒交換機、電源設備等)兩種不同的現象。
原文標題:來了!中國數據中心行業研究(附報告)!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ssdfan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數據
+關注
關注
8文章
7134瀏覽量
89502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5瀏覽量
137797
原文標題:來了!中國數據中心行業研究(附報告)!
文章出處:【微信號:SSDFans,微信公眾號:SSDFan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