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在推進數字化、業務上云的時候,都會面臨一個兩難選擇:缺失核心技術容易喪失競爭力,跟不上發展機遇;大力投入核心技術研發,又可能因為開發成本過大,“重復造輪子”而影響進程。
無論對于移動開發者還是產業向開發者來說,能夠在低門檻、低成本的前提下獲得高質量的核心技術,始終都是不變的需求。
如何打開一扇從核心技術到云上賦能各領域開發者的門,成為了一項關鍵挑戰。
今年上半年,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云CEO、消費者云服務總裁張平安提出了“云云協同”的主張,描繪華為云與終端云打通界限,彼此互補的全新戰略方向。這個思路引發了業界的廣泛討論。在今年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中,我們捕捉到了關于這場云計算變革的全新消息。
9月23日,華為全聯接2021開幕,張平安做了“深耕數字化,一切皆服務”的主題演講,宣布兩個新Region開服,并發布了華為云開天aPaaS、天籌AI求解器、華為云Stack8.1、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華為云SparkRTC等十大新服務,同時宣布華為云打造的首個虛擬數字人云笙入職華為云。
(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云CEO、消費者云服務總裁張平安)
其中,華為云開天aPaaS不僅標志著華為云在aPaaS的重要動作,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這一創新將華為在各領域眾多成熟完備的根技術,比如地圖、搜索、支付等技術釋放到了云計算的產業空間,也把華為自身和合作伙伴的數字化轉型經驗沉淀到華為云,并對外開放,讓開發者不用重復造輪子,幫助開發者用更低的成本完成開發。
華為云開天aPaaS攜帶的變革意味,可以說充分展示了“云原生”的根本旨趣。張平安指出,數字化成功的關鍵是用云原生的思維踐行云原生,“華為前三十年重塑了世界的聯接,未來三十年,我們將構建智能世界的云底座。面對產業數字化浪潮,機會從不缺失。更重要的,是選擇與行動,用云原生的思維踐行云原生,深耕數字化,一切皆服務”。
我們可以透過華為云開天aPaaS,看看華為云最新的戰略發展動向。從“云云協同”到“一切皆服務”,華為云在云計算與移動服務兩個產業之間,開了一道門,修了一條路,造了一座燈塔。
云上開發的產業墻
從服務對象與服務目標來看,今天大部分云計算用戶使用云服務都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云原生作為核心變革趨勢雖然說了很久,但大量企業依舊對“敏捷開發、云上創新”等概念缺乏體會。很多公司的理解只要是涉及云的應用就是云原生,或者是可以給云服務用的工具或者產品就是云原生的。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云原生模式的開發需要比較高的技術門檻,并且需要大量的學習成本、遷移成本,對于很多企業來說缺乏行動必要性;另一方面,技術升級的必要性有待商榷。即使擁抱云原生,企業也不一定能夠獲得對自己十分有益的技術加持。
那么哪里有對企業來說非常有價值,但是傳統開發模式又很難實現的技術呢?答案是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當中。
經歷了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終端時代,二十年的技術革新浪潮帶來了大量數字化、信息化的根技術。移動支付、地圖、搜索、瀏覽等技術發展得非常成熟,對于絕大多數企業都有重要意義。但在云服務中,用戶卻很難找到方式去獲得這些技術。
云模式與移動技術之間,似乎存在一堵墻。這面墻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阻礙了企業的數字化創新進程與擁抱云原生熱情。
而華為云,就打算在這堵墻上開一道門。
開門:開天aPaaS何以不同?
這道門就叫做華為云開天aPaaS。
2020 年,華為云全球 IaaS 市場排名上升至中國前二、全球前五,是主要云廠商中增速最快的一家。而在IaaS層取得成功后,華為云也非常積極地向PaaS層重點發力,這是云服務廠商做大的必然路徑——而華為云正在這條路上。
(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云CEO、消費者云服務總裁張平安發布華為云開天aPaaS)
所謂aPaaS,是PaaS服務當中的一種,即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應用程序平臺即服務。aPaaS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技術模式是將成熟的技術集成為kit提供給客戶,以此支撐高速開發的需求。這樣用戶可以在低代碼甚至零代碼的基礎上完成開發與部署,華為云開天aPaaS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核心在于其將華為云和終端云服務長期深耕的數字化經驗、核心技術,以aPaaS的形式釋放到了華為云平臺當中。
華為云開天aPaaS目前已經開放了支付、搜索、瀏覽、地圖、廣告五個數字業務根引擎,圍繞移動開發者提供相關服務,基于華為云開發的移動應用可以一鍵上架到華為應用商店。在工業、汽車出行、零售、醫療健康、互動媒體、新聞資訊等九個垂直行業,華為云開天aPaaS全面開放50+場景化云服務,128個Kits,超過20,000個APIs。
華為的技術積累和企業服務的實踐經驗,構成了市面上絕大多數aPaaS服務所不具備的核心價值;換一個角度看,開天aPaaS也用極簡開發、高效集成的邏輯填補了相關領域的開發賦能空白,降低了技術開發門檻。
這道門打開之后,一條新的開發者之路也就映于眼前。
修路:從華為技術寶庫,到云上產業機遇
以開天aPaaS為代表的“云云協同”新模式,打開了一條從華為“根技術”出發,直接通向開發者需求的極簡之路。
在全聯接2021中,華為云的多種發布都展露出了這種云服務的新戰略。
比如華為全新構建了數字內容生產線,將影視制作的核片、剪輯、建模等流程在云上進行了重構,并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將4K高清節目制作時間從數周提升到24小時以內,讓當日制作、當日播出成為可能。
基于數字內容生產線,通過AI的自動建模、AI的語音驅動、AI的渲染加速等技術,打造了華為的第一個虛擬數字人:云笙。
(張平安與云笙互動對話)
數字人技術背后的產業機遇在于,多媒體、內容等領域的開發者和用戶可以通過極致簡化的模式復用相關技術,創造屬于自己的低成本、高質量數字人“員工”。
在AR地圖領域,華為的河圖AR地圖這幾年廣受好評。如今華為河圖相關技術與解決方案也來到了華為云。目前,河圖云已經在博物館、大型商場、旅游景區等20多個場景中獲得了應用。河圖技術的云化,可以推動AR地圖產業成為線下經濟的新支點。
這些技術都來自華為長期的技術積累與反復打磨,不僅可以極大提升開發者的使用價值與開發效率,更能夠為華為云開發者提供終端云的流量入口與多樣化服務。從端側的技術到云上的產業機遇,再到移動第三極的HMS流量加持,今年華為云在全聯接大會所展示的,是一條區別以往的云云協同之路。
張平安在23日的采訪中表示:“云云協同是我今年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提出來的理念。華為要從為用戶和客戶提供最佳價值的角度出發,把華為云的基礎設施底座和華為終端云的移動應用生態進行深度協同,攜手發展。華為云有230萬開發者,終端云有450萬開發者,通過云云協同,為開發者和合作伙伴提供統一的服務與體驗,包括統一帳號、支付、音頻、視頻等開放能力,以及統一開發平臺、統一應用平臺和運營服務,從而賦能視聽、金融、工業互聯、健康醫療、教育等行業,開啟全場景服務新征程。”
張平安進一步指出,華為終端云在全球有9億用戶,170多個國家運營。通過云云協同,這些生態能力可以為眾多行業客戶和伙伴帶來新的創新、協同空間。終端云的能力上架到華為云,可以為政企客戶所使用,例如地圖、搜索、支付、服務號等能力。而政企客戶優秀的服務可以通過終端云的生態網絡觸達到全球9億用戶,豐富用戶的體驗,開創了新的運營空間。目前,云云協同獲得了很多行業客戶的認同,已有一百多家客戶與華為簽約。
造塔:云云協同的新支點
公有云與移動互聯網,經常被看作是涇渭分明的兩條路線。但事實上,移動開發者也需要大量基礎云工具、云資源的支持;而云上的政企用戶也需要加強移動技術與互聯網能力,實現多元化的數字升級。
這種情況下,如果產業界始終把持著一成不變的楚河漢界,最終會造成數字化進程受到損害,客戶對云的未來發展喪失信心。綜合來看,全球云市場中谷歌云、微軟云在AWS競爭壓力下的崛起,很大程度于這兩家企業將AI技術、互聯網技術、終端技術帶到了公有云市場,打破了以往的技術與產業邊界,最終獲得了發展機遇。
試想一下,與云端開發者、政企用戶關聯最緊密的技術是什么?顯然,移動應用的相關技術可以拔得頭籌。這一方面是因為這類技術普及率高、需求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領域的根技術需要長期研發投入和打磨積累,放眼全球也很難在云端大面積集成移動端的開發技術與開發經驗。
走向云云協同的華為云,恰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來推動和完成這一變革。在終端云和移動開發領域,華為有長期的技術積累、產品打磨、應用實踐經驗,在地圖、支付、搜索等核心有著強大的產業優勢。這些技術源泉匯聚到公有云服務上,以aPaaS的極簡開發模式釋放出來,可以形成極大的創新勢能,推動PaaS的產業變革。
多年以來,云計算市場都在講“XaaS(Anything-as-a-Service)一切皆服務”。這個長期目標下,開天aPaaS踐行了將華為的開發經驗與產品積累,轉化為標準化服務的新方法。
在云云協同的戰略驅動下,“一切皆服務”有了新的定義和可能。
華為云與終端云的云云協同戰略構建已經逐步浮出水面。開天aPaaS不僅為開發者打開了一扇門,更為廣闊的云云協同可能性筑起了一座燈塔。
云計算與移動終端,原本是兩個云業務。但只要燈塔夠高,開發者站得更遠,就能看到其實二者本沒有分別,智能世界只有秋水共長天一色。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721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3瀏覽量
270049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46瀏覽量
62080 -
PaaS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2瀏覽量
21495 -
華為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2682瀏覽量
175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