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產品客戶在上板后測試功能異常2%,拆下的不良品開蓋發現芯片表面皸裂,有可能是那個環節出了問題?嚴重的芯片背面也裂。
A
頂針工位導致的可能性最大,檢查藍膜上頂針痕跡,看看是不是頂偏了,存在開始痕跡不明顯,應用過程加劇,回流焊應力可以加劇惡化,可以抽樣去做回流,然后復測一下,如果回流焊一片都沒有發現,那就繼續切片看下不同裂紋的走向,以及排查裝配過程是否單板大的硬件,以及是否離螺釘位的距離,總之既要從材料生產過程排查,又要從應用層面出發
總結:關于芯片Die裂開這個問題,大概有這幾種可能:
1. 芯片內部有應力,過高溫爐加大了應力,導致裂開。
2. 客戶高溫爐溫度設定超標。
3. Wafer的設計或者生產工藝不合理。
4. 曲線設計不合理(如溫升、溫降、保持)
Q2
有沒有可以使用INCAL老化板做LTOL的資源?
A
如果金手指要插到INCAL機器里,國內應該沒有,第三方實驗室只有季豐有INCAL老化爐
Q3
LFBGA產品,球徑0.4,pitch0.8,FT時對不良品進行3次復測,然后將若干枚失效樣品放入袋子里混裝寄出。拿到樣品后,發現袋子里有脫落的錫球。這個錫球脫落正常嗎?結合力有這么脆弱嗎?哪個標準是驗證ball的結合力的?
A
放在袋子里混裝寄出的操作不太規范。如果懷疑結合力弱,可以做錫球推拉力實驗。
參考標準:JESD22-B115A,JESD22-B117B
Q4
請教一下可靠性方面的專家,請問HTOL實驗的樣品數量是依據什么確定的?
A
參考文獻:LTPD,JESD47
Q5
一般大家客戶要求的抽檢不良率會要求到多少PPM(非汽車電子)
A
1000-3000PPM,這邊需求的標準指的是會寫在采購框架合同上的,實際上千分之1-3確實可能比較高了,但是肯定是想給自己留buffer的。工業級這個標準要求還可以。
一般來說,客戶報告的不良率會比真實不良率高很多。一個原因是因為基數可能太少。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客戶會拿 fail芯片除以本次測試的數量,導致整體DPPM偏高。
Q6
DPPM在設計端和coverage強相關,其中數字coverage比較好統計,模擬coverage有什么方法或工具可以統計嗎?
A
數字部分 存儲部分 模擬部分 都要評估測試覆蓋率,包括hard defect 還有soft defect(EFR need ATE DVS rescreen)
參考標準:J1752_3_201709
Q7
請教下相同測試項經過CP測試的,FT階段出現很高比例的電性參數偏小失效,一般有什么可能情況?這個封裝廠同期同封裝其他型號無異常,而且此型號前期未出現此良率異常現象。有沒有可能和wafer工藝或trim有關,此電壓參數CP測試涉及trim。如果這個IC加熱一段時間后,電壓正常了,這一般是什么可能?
A
CP和FT數據不一致,主要原因是封裝的電性影響和應力影響。至于具體原因還需要具體案例和數據才能分析,考慮下封裝應力,取die出來再測下,當然還有其他因素。
如果是CP trim,然后FT在相同條件測試Post Trim結果,然后CP post trim 比FT post trim要小的話可以考慮看看是不是上面他們說的CP測試機臺或者硬件問題導致CP測試結果實際上出現shift,但是從data 上看正常,結果到FT就反映出這個shift了。這個對比一下正常wafer和異常wafer批次的pre trim分布應該可以看出是否是這種情況。
建議CP測試完后bake 一下,模擬封裝需要的bake,再來測試CP trim,驗證是否是ft/CP測試差異。有遇到過fab 漏做一道工藝導致bandgap 電壓trimming 后的電壓ft 時發生變化
Q8
誰有了SRM轉塔機測試如何防esd打壞芯片的規避方案嗎。
A
ask handler vendor
Q9
請教下大家,relaxation effects指的是什么?
A
馳豫效應,簡單點說就是從非平衡態恢復到平衡態的這個過程,內在計算挺復雜,參考半導體物理
Q10
請問 ‘Cosmetic package defects and degradation of lead finish’怎么理解?
A
這是HTSL JEDEC標準,外觀缺陷和引腳電鍍缺陷
Q11
請教一下關于EFUSE燒寫fail的問題,在BI后我們在ATE測試的時候發現有3顆讀EFUSE check的fail,分別fail在不同的block,都是0-1跳變。看了歷史數據,測試過200K都沒有這種fail,一般是什么原因?現在也沒方向,到底是在老化階段出現的誤接觸電源導致的二次燒寫,還是ATE階段被二次燒寫?
A
嵌入式的EFUSE特別容易在ATPG等多個老化pattern運行及切換中發生變化。往往不是efuse問題。設計難以解釋此現象,一般認為跟ATPG的隨機現象相關。建議把其它pattern的老化和EFUSEpattern分開,做兩次老化。也是一些公司的常用方法。
之前遇到一個一模一樣的問題,解決方案可供參考:用的是UMC的EFUSE IP,做HTOL時發生EFUSE改寫,最后分析出由scan pattern 引起的,你看看你的scan pattern 是不是電流較大,然后在BI過程中與其它電流較小的pattern是串在一起?這樣切換時容易引起較大電流振蕩,地上會不干凈。另外,要研發看看scan pattern跑的過程中是不是會有一些邏輯電路有概率同時碰到EFUSE的power supply pin已經write enable pin。我們當時看過,約有40萬分之一的概率會導致改寫,所以如果不停跑scan pattern可能每隔150小時有機會出來一個fail。當然終極原因是UMC的IP的設計冗余不夠。
Q12
有什么的好的方法,可以滿足bHAST的正常試驗,從外界材料上面?或者考慮電壓周期性拉偏,應該怎么樣去拉偏?
A
bHAST只是做直流拉偏,是在相鄰管腳加上正負電壓,以形成電勢差。但是設計只允許拉高或拉低的管腳除外,比如電源和地等。不跑pattern。參考jedec規范的注解。
因為條件的問題,普通的FR4材料往往因為材料密度疏松,引起樓電,嚴格的公司固定bHAST不能用bHAST板材。這會增加PCB成本,但是真正的可靠性工程師應該包容這個成本。
編輯:j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67瀏覽量
424869 -
pcb
+關注
關注
4322文章
23128瀏覽量
398638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65瀏覽量
175806 -
機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784瀏覽量
40757
原文標題:季豐電子IC運營工程技術知乎 – 21W48
文章出處:【微信號:zzz9970814,微信公眾號:上海季豐電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