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在鵬城實驗室的指導下,由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主辦,國家“芯火”深圳基地(平臺)、杭州博雅鴻圖視頻技術有限公司承辦,深圳英飛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微納感知計算技術有限公司、深圳龍崗智能視聽研究院、浙江省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協辦的“2021數字視網膜創新應用論壇”在深圳大中華喜來登酒店隆重舉辦。
本次活動以“鵬城啟芯火,共創AI生態”為主題,鵬城實驗室聯合浙江省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博雅鴻圖視頻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微納感知計算技術有限公司等產、學、研、用單位共聚一堂,旨在助力行業內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聚集,破局數據孤島,形成密切的戰略合作,促進技術融合和創新,實現生態布局,最終服務于產業。讓數字視網膜向視頻領域更進一步的推廣應用,加速產品化運作,實現產業生態的融合發展。
大會由深圳市微納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院長張國新先生主持,杭州博雅鴻圖視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賈惠柱先生做開場致辭,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理事長高文院士作謝幕致辭。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院長顧問杜軍先生、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羅偉節先生、深圳英飛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肇懷先生、深圳英飛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宇先生、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EO張興明先生、深圳龍崗智能視聽研究院副院長安欣賞先生、青島新經濟聯合會主席喻東先生、東莞易事特集團CTO于瑋先生、浙江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永華先生、華友會會長俞渭華先生、福田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事物署代表等領導嘉賓及專業觀眾共一百余人出席了會議。
鵬城實驗室洪曉鵬:數字視網膜及其在智慧城市的應用
會上,鵬城實驗室教授洪曉鵬首先登臺并帶來《數字視網膜及其在智慧城市的應用》主題分享,他認為城市轉型發展的政策取向,主要是以智能制造、智慧應用為引領,來促進城市經濟的轉型,“人腦+經驗”的模式將在智慧化發展下演變為“電腦+算法”的智能化模式,并覆蓋智能化涵蓋一二三產業。
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趨勢和必然,而城市大腦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是算力和數據的匯聚地,是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集中展現,需要強有力的智能算力底座。不過,隨著城市攝像頭網絡系統快速增長,產生大量的圖像和視頻,從而形成大數據的大爆炸;而城市大腦的感應體系建設往往滯后于呈指數增長的數據,行業提出了視頻數據量與高效壓縮方法的需求,
為此,洪曉鵬提出,城市大腦應該向人腦學習分工協調,可采用仿生物視網膜的視覺計算架構來優化現存問題,讓智能化的端邊側使系統更靈活,在云側作為智能主體提供更強大智能資源,并優化存儲傳輸使系統更經濟。
會上,洪曉鵬同時重點分享了新型視覺編碼架構,據他介紹,多層次視網膜可表示為:視頻編碼+特征編碼,其中,視頻編碼應對存儲和離線觀看的影像重構(人),特征編碼則用于模式識別和場景理解的緊湊特征表示(機器);且兩者可擴展聯合,模擬生物視網膜,支持視頻流與特征流聯合編碼優化。
北大信息杜軍:基于數字視網膜為視覺智能產業賦能
接著,由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院長顧問、浙江智慧視頻安防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杜軍帶來《基于數字視網膜為視覺智能產業賦能》主題分享。
杜軍從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引出數字安防產業集群。據杜軍介紹,數字經濟時代,杭州作為新崛起的明星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正謀劃建設以智能視覺產業為主導的“中國視谷”,建設國內領先、全球重要的視覺產業環境最優地。同時,北大信研院參與《“中國視谷”建設方案》的編制和“中國視谷”的建設工作。
針對數字視網膜“新型視覺編碼架構”,杜軍表示,將由城市大腦2.0中的“視頻流,特征流,模型流”多流結構提供支持,當系統通過視覺收集視覺數據時,傳感器執行高效的視頻數據編碼和特征提取,然后通過特征流和視頻傳輸到城市大腦;同時城市大腦將采集到的數據用于學習,再將學習到的模型通過模型流發送到前端設備進行更新。杜軍認為,這種協同計算模式(視頻流、特征流和模型流)克服了端邊云環境中模型復用和傳輸的瓶頸。
分享中,杜軍同時對智慧安監、智慧市場、智慧燈桿、高點大場景等實戰案例及應用效果展開了分享。
大華股份殷俊:AI,驅動數智未來
緊接著,由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總裁、先進技術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殷俊帶來《AI,驅動數智未來》主題分享。
殷俊表示,基于以視頻為核心的“全感知、全連接、全計算、全智能”領先能力,大華股份正在構建行業領先的數智底座,并與行業共建共贏、推動產業全生態建設,加快產業化落地,驅動城市和企業可持續與創新發展。
其基于AIoT/物聯數智平臺兩大技術戰略向與會嘉賓分享了AI如何加速數據智慧化、如何優化業務架構、如何賦能產業落地等方案及方法論。
期間,殷俊也就環保行業場景化AI應用進行了詳細分解,殷俊表示,該方案的核心是國內首創的雙云腦架構,通過在政務網部署新城云腦,實現新區各管理單位數據打通,為公安、應急、交通運輸等城市管理部門提供宏觀監管、決策分析、橫向協同共治等服務;同時在互聯網部署海信云腦,串聯居民家庭、社區、城市醫院、學校、商場等千業百態的場景,通過智通城、信我家平臺、海信愛家平臺等為老百姓提供統一服務入口。
海信網絡劉微:數字視網膜技術在交通及公安等行業實戰應用
隨后,青島海信網絡科技公司公共安全事業部本部總經理劉微博士帶來《數字視網膜技術在交通及公安等行業實戰應用》主題分享。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到2020年底,全國視頻監控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近幾年市場復合增長率約16%。另據《三勝咨詢》統計,國內智能攝像機市場規模預計到2020年超過100億元。未來市場復合增長率約25%。劉微博士認為,前端智能設備的增長率遠高于行業增長率,前端智能化是大勢所趨。
會上,劉微博士從電子警察發展歷程、視頻AI應用影響因素、聲像一體機等角度分享了數字視網膜技術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工程問題,如編解碼對圖像的損失、網絡卡頓、傳輸丟包等,劉微博士據此表示,AI前移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從源頭實現AI檢測,提升AI的高精準應用。
劉微博士同時分享其實戰成果,據了解,海信網絡在實踐中,形成了突出雙向交互、獨立智能體的理念,對于客戶來說,由被動監控轉變為主動服務,由事后查看轉變為事中處置;實現能看、能聽、會說話,及時發現、現場即時反饋應用,同時,創新性配置低功耗藍牙模塊,可與手機端數據交互,配合實現身份確認、主動服務等。
以高點監控方案為例,可以解決視野窄、目標跟蹤難等問題,實現道路擁堵、路口排隊、出口道溢出、異常停車4類事件預警。
在交通事故檢測與處警中,視網膜應用適用于城市交通、高速公路兩大類交通場景,覆蓋日間全時段及晴、陰、雨、雪、霧5類天氣情況;以及包括車車事故、單車肇事、機非事故、機動車行人事故、高速事故5類事故檢測,預警準確率達90%以上。
會上,劉微博士還分享了基于視網膜技術實現的異常行為檢測,如吸煙、打電話、煙火偵測、人員離崗分析等多種異常行為檢測算法,根據場景需求靈活配置智能分析策略,實現實時有效報警,還可進行聲光報警進行勸阻并加以制止。
博雅鴻圖辛博:數字視網膜芯片及系統應用
杭州博雅鴻圖視頻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辛博博士帶來的是《數字視網膜芯片及系統應用》主題分享,其認為,仿生物視覺的高效視覺計算技術適用于智慧城市、安防分監控、智慧工廠、智能制造等視覺應用場景。
據辛博博士介紹,數字視網膜具有全網/全局時間戳、高效編解碼技術、主動交互式感知中樞等特點,近年,博雅鴻圖致力于數字視網膜芯片的研發,提供有編碼IP核芯片、解碼芯片等完整解決方案,為數字視網膜的創新應用提供強有力的底層支撐。
會上,辛博博士重點分享了GV9531這款自主可控芯片,據其介紹,該產品使用了國產自主的CPU,支持AVS2、H.264、H.265壓縮格式,可提供更通用的算力平臺,支持完整的視頻接入接口,并內置有豐富的結構化算法,以及軟件SDK開發,讓下游廠商可以更靈活地開發AI應用。
需要指出的是,該產品還提供有數字視網膜中樞神經系統,可以盡可能地放大該芯片在視頻領域的處理能力,可以提供完整的數字視網膜閉環應用場景。辛博博士同時就該產品在數據湖、公安場景應用、互聯網視頻編解碼、城市大腦等實戰案例進行了分享。
微納王丹:機器聽覺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最后,深圳市微納感知計算技術有限公司CEO王丹給與會者帶來《機器聽覺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的主題分享。王丹認為,目前視覺技術發展已經相對成熟,但聽覺應用仍有待提升和實戰。
王丹認為,可以通過多麥克風的方案來賦能智慧城市實戰應用。在智能交通領域,如違法鳴笛、改裝炸街等視覺無法捕捉的感知信息,通過微納靈聽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即可實現,該方案集成的專業定向聲學雷達,通過核心機器聽覺算法實現濾除環境干擾噪聲(車輛引擎聲、剎車聲、建筑噪聲等),并能精準鎖定目標聲源位置,定位違法車輛,合網絡攝像頭將實時生成可視化聲音云圖,自動識別車牌取證,提供執法證據。
此外,在公安信息化建設大潮中,也有著很強的音頻采集需求。微納對此提出了微納靈聽公檢法解決方案,通過“智能拾音終端+智能音頻分析平臺+云計算管理平臺”方案,可實現高保真語音及聲紋采集,并能在1對1審訊、談話中對分離聲源;同步支持聲紋識別、多語言語音轉錄等功能,助力公安建設重點人員聲紋庫,便捷化司法審訊,提高破案率。
在平安城市中,同樣亟需更優質的音視頻監控系統,對此,微納靈聽平安城市解決方案將Link Ear Array技術、Link Ear Local AI技術與平安城市監控系統結合,實現基于異常聲音事件檢測及特定目標空間位置觸發的音視聯動處理。
最后,王丹也就微納靈聽在智慧路燈、智慧園區、平安校園、戶外廣場、智慧社區等行業的實踐案例進行了分享。
主題分享后,大華股份、海信網絡、博雅鴻圖、微納感知4家單位,在高文院士、趙永華先生、羅偉節先生、劉肇懷先生、賈惠柱先生、張國新先生的見證下,就數字視網膜應用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旨在共同推進數字視網膜創新發展。
論壇最后,由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高文院士致辭,高院士表示,數字視網膜的推進已有3年時間,目前理論框架已較為清晰,但在應用中,仍需完善和演進。目前,數字視網膜已開始導入云端,在人、車、物的檢測應用中,擁有更豐富的場景訓練,有助于增強平臺系統的實戰能力,未來,多模態版本將會覆蓋視頻、聲音等感知數據,同時也將提升數據感知的密集度。
高院士同時提醒道,數字視網膜創新應用仍處于初始階段,需行業同仁加強合作、加大創新力度,共同推進數字視網膜向更高層次演進,以更高起點實現技術落地,提升行業賦能價值。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