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近日,蘋果公司公布全球200大供應商名單,這些公司供應了蘋果公司98%的零部件和制造組裝服務。根據統計,其中所屬地為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公司為48家,首次和中國臺灣地區齊平,并列第一,南平鋁業、兆易創新、天馬微電子、江蘇精研、蘇州勝利精密、得潤電子等12家企業首次入選。
但蘋果供應鏈上的大陸企業并沒有太多時間欣喜,因為這是2020年的名單,且就在蘋果公布2020年供應商名單這個時間點,印度工廠也正式宣布開始規模試產iPhone 13,蘋果代工產業鏈開始了又一次重要嘗試。
蘋果印度工廠漸上正規
可能很多人對印度工廠的印象只有罷工、砸廠、鬧事等負面評價。確實2020年末的時候,緯創在印度的iPhone還發生了被砸事件,導致2萬多部iPhone被毀壞,主要是iPhone SE和iPhone 7,直接經濟損失預計超過6000萬美元。 由于產業鏈并不如中國大陸完善,因此蘋果公司一開始只是將一些過時的、低端的機型交由印度工廠生產,以減低生產成本。不過,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由于緯創沒有兌現給員工的工資,最終導致2000人參與了砸廠,其中100多人被捕。而緯創官方給出的原因是當地治安混亂,事故發生后緯創又迅速找了當地5家人力資源機構補齊了勞動力。
富士康印度工廠同樣近期爆發了問題,由于發生了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導致超過400名產線員工身體不適,最終引發了規模性罷工。為解決糾紛,富士康宣布先放假五天,經過后續調查后,會給出一個令員工滿意的解決方案。
雖然負面事件偶有發生,但蘋果依然很傾向將產業鏈遷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印度。截止到2021年4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蘋果已經將8條生產線搬到印度,包括iPhone12手機的生產線。蘋果公司當時官方表示,蘋果公司很自豪能在印度建立工廠,并給當地的用戶生產iPhone12手機。
而現在,根據印度媒體報道,蘋果公司預計將于2022年2 月起在印度進行iPhone 13的大規模商業生產,以滿足印度本土市場以及出口需求。目前,位于印度欽奈附近的富士康工廠已經在小規模試產iPhone 13。 有產業分析人士表示,蘋果公司連續在印度生產最新款的iPhone,意味著印度已經基本形成了iPhone代工產業鏈,上下游零部件生產基礎已經成形。
也有iPhone分析人士認為,印度薪資更低、勞動力更充足、市場更大,且并不存在被制裁的影響,并且印度市場未來的想象空間是巨大的,因此蘋果希望將印度作為越南之后的另一個據點,且隨著印度市場需求的爆發,未來印度在iPhone產業鏈有可能上升到首位,和現在的中國大陸類似。
近兩年電子產業鏈關注印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印度聯合內閣2019年已批準的《國家電子政策》,相較于2012年的版本,2019年版本的印度《國家電子政策》在目標和福利上都更具吸引力。 在這一版印度《國家電子政策》,印度希望在2025年實現電子系統設計和制造價值鏈產值達到4000億美元,通過進一步提高電子產品制造的附加值,使印度成為電子制造服務業的全球領導者。
并且,此前小米OV等公司在印度的投資已經在手機產業鏈打下一定的基礎,包括PCB主板、攝像頭模組等環節都在印度當地扶持起一批質量相對過關的企業,這也為iPhone旗艦機落地印度做好了鋪墊,否則從中國大陸和臺灣等地再進口這些基礎的配套,生產成本會顯著拉高。
確實,在印度手機產業鏈這一波起勢的過程中,中國國產手機品牌起到了很大的帶動作用。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的統計數據,2021年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5200多萬部,5G智能手機首次突破1000萬部,而其中中國國產品牌貢獻了74%。過去幾年,華米OV基本都有在印度建廠的動作,并輻射了一部分產業鏈生態發展。
剛剛提到,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更具想象力,是一個增量市場。根據全球知名的數據統計機構IDC此前的統計數據,2019年印度全年手機市場出貨總量就已經達到1.525億部,成為僅次于中國市場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2020年,雖然由于疫情導致印度手機市場出貨量也出現了2%的小幅下滑,當印度智能手機用戶卻在顯著增長,2020年已經達到6.96億人,同比上升9.69%。
單純講蘋果公司的話,該公司看重印度市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關于2018年印度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iPhone在印度市場的占比竟然只有1%。而在印度市場調查機構 CMR 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的高端旗艦手機市場統計數據顯示,蘋果在高端市場占據 26% 份額,其中iPhone 11系列是最暢銷的 50000-100000 印度盧比價位的機型,約合人民幣4200元起。因此,印度市場已經不是一個只能主推入門機型的市場,印度消費者開始廣泛地接受高端旗艦機,而iPhone是這個價位里面的絕對王者。
一旦此次印度工廠iPhone 13試產順利,明年2月份便會規模性生產,將成為印度手機代工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大陸市場還有多少底牌?
對于過去近十年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發展而言,中國市場的地位是超然的,帶動作用是明顯的,一點點發展成為iPhone全球最大的組裝生產中心。 根據蘋果官網的數據,蘋果公司在中國創造的工作崗位數量達到500萬,其中供應鏈、采購和投資等帶來的工作崗位數量超過300萬,我們都知道這里面的大頭數據是什么?來自各大蘋果代工廠。
無論印度未來潛力如何,鄭州、蘇州、深圳目前都是撐起蘋果產業鏈的三座城,其中鄭州蘋果代工廠更是目前iPhone全球最大的代工廠。而當年為什么鄭州會成為富士康新的大本營,一方面鄭州政府從上到下通力配合,但富士康更看中了河南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勞動成本低。在鄭州政府的配合下,富士康鄭州工廠出廠的iPhone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達到僅幾公里遠的鄭州國際機場,然后發往世界各地。
而現在這些福利,印度從上到下也都在努力供應,雖然質量上相較于大陸現在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每一個增量市場開始布局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困難。尤其是對于富士康等代工廠而言,2020年富士康的利潤率仍不夠10%,而該公司立下的目標正是要在2025年達到10%的利潤率,但隨著大陸人力成本逐年提升,使得富士康維持利潤率更是難上加難。2020年,在疫情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富士康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12%,實際上營收是微升的,從新臺幣5.34萬億元到新臺幣5.36萬億元。因此,富士康也有動力去推動印度工廠向前、向好發展。其他代工廠的情況也是類似的。
那么,大陸電子產業鏈就只能這樣坐視印度做大嗎?
刨除人力成本,大陸產業鏈此前兩大明顯優勢是市場需求強,以及產業鏈集中。先看前一點,現階段中國智能手機日趨飽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消費者對新機的需求越來越低。根據中國信通院的統計數據,2020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累計出貨量為2.96億部,同比下降20.4%。相較于2016年的5.22億部的巔峰數據,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年出貨量已經快跌去一半。因此,如果二胎和三胎不能明顯見效的話,我們需要利用產業鏈優勢促成產品升級,以更多劃時代的產品喚醒存量需求。
第二大優勢是產業鏈集中,從蘋果公布2020年供應商名單來看,中國大陸和香港占比第一,再加上中國臺灣地區的48家廠商,能夠占到近一半的比例。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美國企業38家,日本企業33家,韓國企業14家。但這樣的產業鏈優勢是否真的領先明顯呢?根據日本調查公司拆解iPhone 12的零部件情況來看,中國大陸的零部件占比僅為4.7%,來自立訊精密、藍思科技、比亞迪、鵬鼎控股、東山精密、領益智造、瑞聲科技等頭部企業,但這些廠商提供的零部件大都是蓋板玻璃、PCB、FPC精密結構件和聲學器件等,相對而言技術含量不高,高端零部件基本來自美日韓。這方面,我們需要大力研發更多高端產品,盡量避免在低端市場同質化競爭。
因此,大陸智能手機代工產業鏈的很多優勢都已經是既定的事情,且未來增長短期內看乏力,甚至可能是倒退,對于力圖每年都實現突破的智能手機廠商而言,印度市場從各方面都已經展露獠牙,大陸產業鏈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等著印度方面犯錯,而是用產品創新、需求升級講新故事,打造全新的底牌。
聲明: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熱點文章閱讀
中國RISC-V全速前進!三年起量、十年生態,肩負國產CPU未來!
野心不止基帶!曝蘋果還將自研WiFi、藍牙、射頻芯片,供應商開始人人自危?
國產半導體面臨大考!美或對中芯國際下狠手,瞄準28nm及成熟工藝,外交部嚴重關切
違規采集43萬人臉信息,小鵬只被罰10萬?網友:可太劃算了!
收購Magnachip受阻、拿下日月光工廠、接盤紫光集團,智路資本的投資布局之路!
原文標題:印度工廠開始試產iPhone 13,大陸“代工紅利”不在?警惕兩大優勢被削弱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iPhone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473瀏覽量
202039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39瀏覽量
199344 -
零部件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5瀏覽量
15117
原文標題:印度工廠開始試產iPhone 13,大陸“代工紅利”不在?警惕兩大優勢被削弱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