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高通公司官宣了與沃達豐(Vodafone)及泰雷茲(Thales)新合作項目,即開發了一種全新的iSIM技術,這也是繼eSIM(嵌入式SIM卡)、vSIM(虛擬SIM卡)技術外,又一項新的SIM應用技術。而這些技術,目的都是為了減少實體SIM卡的使用。
圖源:高通
據高通介紹,iSIM技術與eSIM有些類似,都是通過集成在機身內的嵌入式芯片來實現通信功能。高通在現場通過一臺搭載驍龍888處理器的三星Galaxy Z Flip3 5G手機進行演示,通過該項技術,允許手機在沒有物理SIM卡或者專用芯片的情況下連接設備。
SIM卡的演進
如今手機滲透率已經非常高,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智能手機滲透率已經達到了95.6%,在中國手機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而使用手機多年的用戶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如今的SIM卡越來越小。
1991年,世界上第一張SIM卡在德國誕生,而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SIM卡也在不斷的演進,最早的1G SIM卡只有3KB的用戶容量,僅支持語音通話。到了4G SIM卡,用戶容量來到了500KB,也是目前我們最熟悉的手機SIM卡,典型代表為中國移動的NFC卡,可以支持部分交通、金融等擴展應用。
從1G SIM卡發展到4G SIM卡,主要的變化形式除了容量逐漸變大外,外形尺寸也在不斷減小。
早期的SIM卡通常被稱為大卡或者標準卡,到了2003年,歐洲電信標準協會推出了面積更小的Micro SIM,不過在推廣之初,由于用戶使用習慣,并未普及,直到2010年,隨著iPhone 4采用了這一規格的卡槽,才逐漸推廣開來。
而更小尺寸的Nano SIM卡也隨著iPhone 5的推動逐漸普及,直至今天,許多智能手機已經支持Nano SIM卡的規格。
此外,SIM卡還有了另一種形式的突變,那便是直接將SIM卡嵌入到設備當中,不再使用實體卡片,這即是eSIM。越來越小的SIM卡可以讓為設備騰出更多寶貴的空間,而eSIM則是這種思路的一種體現。
iSIM則是在eSIM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不再額外嵌入一個SIM卡,而是將SIM卡直接嵌入進手機SoC中,留出更多的空間。
相比于傳統的SIM卡或者eSIM,iSIM還有許多優勢,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eSIM有的功能iSIM也有,并且由于將SIM直接繼承到了處理器當中,也為移動服務整合至手機外的設備鋪平了道路。未來,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AR/VR等設備都可以直接連入現在的蜂窩網絡當中。
停滯在實體SIM卡的中國市場
盡管iSIM卡有諸多優秀的功能,包括可以延續使用eSIM的基礎設施來配置用戶身份識別卡,也能幫助用戶更簡單的切換移動運營商。但也正是因為這些便利,讓國內的運營商基本不會開放手機中使用iSIM或eSIM技術。
這并非是技術上有困難做不到,要知道目前國內的三大運營商基本已經開放了智能手表上的eSIM功能,而將手表中的該項技術移植到智能手機中,幾乎沒有技術門檻,也就是說,國內eSIM的推廣緩慢并非是技術問題。
那么與eSIM技術相似的iSIM,預計在中國的命運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主要原因在于移動運營商擔憂SIM卡營造的高粘度用戶依賴性會被可以自由切換運營商的eSIM或iSIM技術破壞。
國內運營商多年來一直依靠實體SIM卡,與用戶簽訂“長期合約”,從而捆綁用戶,確保利潤。即便后來推行了攜號轉網,但運營商也設置了多重關卡。
eSIM與iSIM的出現,無疑會打破運營商與用戶之間的市場地位,導致運營商長期以來的經營模式被迫改變。
并且eSIM與iSIM等嵌入式SIM卡,如果能夠非常方便地調整用戶的相關數據,就需要運營商進行技術準備,在數據庫建設上加大投入,并且對現有設備進行擴容與改造,還需要做好計費、號碼查詢等管理方面的問題。
此外,我們的手機號碼如今已經綁定了太多行業,如銀行、證券、保險等第三方平臺,想要確保用戶體驗,就需要這些平臺也進行改造。因此,這項技術盡管便民,但對于企業而言幾乎沒有什么好處,只會增加成本。
不過對于終端廠商而言,eSIM與iSIM的到來,顯然是利大于弊的,不僅是節約了空間,方便設計,降低企業成本與設計難度。并且有了這些技術后,可以讓手機廠商直接通過物理手段實現萬物互聯,而不是通過聯網來繞個圈子與智能設備互聯。
盡管運營商并未開放手機端的eSIM,但這項技術已經在物聯網終端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然,手機端的SIM卡的發展并未停滯。
還記得上文提到的5G SIM卡嗎,通擴展容量,讓實體SIM卡與SD卡相結合,可以在SIM卡中存放視頻、音樂、文件等。當然,這并未脫離實體SIM卡的范疇,只能說是一種無奈的妥協吧。
寫在最后:
過去我們總是追求國外的先進技術,不斷的模仿再超越,這也是國內近幾十年來發展的必由之路。而今,在SIM卡技術上,卻發現哪怕技術再好,國內也很難有動力跟進,固然有特殊的國情存在,但技術上的停滯,也不得不讓人感到遺憾。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SIM卡
+關注
關注
6文章
284瀏覽量
28721 -
eSIM
+關注
關注
3文章
241瀏覽量
26612 -
isim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50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從大卡到小卡,SIM卡座演變及類型全解析
SIM卡座,作為手機及眾多智能設備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承擔著連接SIM卡與設備、實現通信功能的重要角色。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電子產品設計的日益精細化,SIM卡座也經歷了
SIM卡的迭代(SIM-USIM-eSIM-vSIM-softSIM)
0-SIM卡的迭代(SIM-USIM-eSIM-vSIM-softSIM)從2G時代一直到現在5G的到來,網絡
發表于 10-22 10:06
?0次下載
機構預測2030年七成蜂窩通信設備支持eSIM/iSIM,相關芯片和模組迎巨大機遇
和軟SIM。Counterpoint報告中提到,到2030年支持xSIM的消費類設備的安裝基數預計將超過25億臺。iSIM能力的設備增長最
原來手機SIM卡的PCB設計是這樣的!
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是移動電話機中的一塊智能芯片卡,它的主要功能是存儲用戶的身份識別信息。 一張符合GSM規范的SIM
原來手機SIM卡的PCB設計是這樣的!
不同的設計工程師在原理圖封裝中可能會 使用相同的引腳編號,但引腳的定義可能不同 。因此,在實際使用時,需要仔細對照實物的引腳和原理圖PCB的引腳定義。下圖是SIM
發表于 07-09 10:29
新款iPad淘汰實體SIM卡槽,僅支持eSIM卡
兩款新型iPad均不再配置物理SIM卡槽,全面轉向eSIM卡模式。盡管蘋果暫未明示此次變更是否旨在減輕iPad Pro的厚度,但對習慣頻繁更換實體
GSMA推動eSIM技術革新,eSIM的適用范圍指南
我們常規提到的SIM卡就是一張白色的小卡插入樣機之后進行使用。當然這樣的SIM卡在手機里存在了很多年,然后隨著智能手機和物聯網的發展,產品形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幾年,eSIM的出現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