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科技作為最獨特、最重要的人類成就,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原動力。說一切人文社會學科“要么迎合科學,要么對抗科學”,并不為過。
而毋庸置疑的是,“科學”首先是一個西方概念,脫胎于西方文明。由此也出現了著名的 “李約瑟難題”,即“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科技革命的推進,我們似乎還要回答類似的問題:科技發展還要走西方那種獨特道路嗎?如果中國科技要走出自己的道路,怎樣才能孕育出新的科學范式?
誠然,我們還無力回答這樣龐大的命題。但有一個事實是肯定的,即科學技術在東西方走上不同的道路,文化和宗教上的價值觀起了重要作用。
比如古代和中世紀的中國工匠,曾發明了鋼鐵冶煉技術、火藥和造紙、機械鐘表、傳送帶等裝置……有學者認為,這些貢獻遠比西方力學家和能說會道的理論家多得多。但為什么,文藝復興之后現代科學會率先在西方孕育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文藝復興開始,西方文明思想史和觀念史的轉變,導致了現代世界觀的形成,推動了科技的指數式發展,從而在各項成果上超越了緩慢而穩定前進的中國。
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這樣形容理論對科技的重要性:存在一個致力于解開現有范式(Paradigm)提出的謎題的常規科學,隨著常規科學無法解釋的問題不斷累積,最終引發范式的危機。而這個危機以新的范式取代舊的范式得以平復。
科技的發展過程,正是不斷吸收新的視角、新的思潮、新的解釋,進而產生新觀念、新內容、新范式。
所以,不深入了解文明與思想的變遷,就很難看清現代科技何以興起、何以向前演進。今天我們就“務虛”一把,聊聊歷史上那些對現代科技影響深遠的重要思想理論。
主體主義:人的覺醒
直到今天,主導科技領域的兩種基本方法,依然是文藝復興時期誕生的開普勒范式和牛頓范式。前者從數據中總結規律,后者尋求基本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
對這兩大范式影響深遠的,正是主體主義思潮。
中世紀時期,教會宗教文化長期桎梏了社會發展與科學進步,導致發展力停滯不前,引起了市民群眾的廣泛不滿,文藝復興便是在這個時候,以“復興古羅馬與古希臘文化、復興古典主義、以人文主義精神為中心”作為精神指導,于歐洲各國被點燃。
許多哲學家從古典文化中汲取靈感,引用古希臘赫爾墨斯文獻,強調人性與神性的統一,提出“人是一個偉大的奇跡,任何動物都要向他致以敬意”,反對以亞里士多德哲學為基礎的,空洞、繁瑣的經院哲學和教會信條。
康德和黑格爾都認為,現代性的核心在于“主體性”。即人是自然的擁有者和主宰。現代人的主體主義,瓦解了亞里士多德宇宙,取代了古代和中世紀的人的客體主體。當時有人形容這場精神革命給世界帶來的絕望和混亂:一切條理都已經蕩然無存,天空已不再彰顯上帝的榮耀。
從14到17世紀,個人主體性的膨脹,不斷推動從宗教神學的視角轉移到了人本身。
而主體性的覺醒,既是科學之因,也是科學之果。
一方面,當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對自身缺少進一步認識的話,科學本身也就很難向前發展了。而隨著主體主義的發展與人相關的學科興起,建構了新的學科體系。社會學、心理學等人文社會科學,才有了快速發展為“顯學”的文化土壤。
與此同時,主體主義也讓歐洲人改變了思維框架和模式,人作為主體去認知自然、控制自然、改造自然,數學和自然科學開始蓬勃發展,提出了開普勒三大定律、牛頓定律等一系列總結自然現象的科學定律,人類逐步使用望遠鏡、顯微鏡、氣壓計等儀器更精密地研究世界,不斷推動科學革命。
可以說,主體主義發揚光大,使人類擺脫了蒙昧,經過17世紀的科學革命,現代科學真正誕生了。
實證主義:重新定義進步
時移世易,科技發展遭遇了新的危機。一方面,主體主義哲學開始產生危機,科學的合法性需要進一步確立。胡塞爾在《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的手稿中提到,從哲學到各門具體學科的研究范式開始變味,變得形式主義。這時候,科學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必須確立一種新的進步觀,即:科學是進步的,而宗教不是。
與此同時,許多新的理論發現,比如原子物質理論、電磁理論、量子理論、進化論等等,僅用牛頓體系已經不足以闡釋物理世界了,迫使科學家們以新的方式看待世界。
在19世紀,人的主體性開始轉向了進步的、客觀的事物,更嚴格地定義科學,也推動了實證主義(positivism)在西方各門學科中的崛起。
實證主義排斥抽象的“形而上學”,反對黑格爾派的思辨理性,強調經驗事實和科學方法,認為事實、經驗或現象才是知識與科學應該關注的對象。
通過實證主義哲學,現代科學開始展現出我們熟悉的樣子,觀察事實、采取實驗和抽樣調查等方式收集各種經驗數據,最終歸納得出科學定律。
實證主義讓科學發生了三種變化:1.精確。將經驗數據作為知識的唯一來源和基礎,讓科學規律變得精確、可量化、可重復。2.事實。對于抽象的哲學問題不予理會不予討論;3.相對。認識到手段、經驗和知識的相對有限,人類永遠達不到絕對的知識,這有助于科學的不斷演進。
正如倫敦實證主義學會成員的歷史學家本(A: w. Benn) 所說:“對于教士區其講述的關于一個看不見的宇宙的故事,人們曾經非常崇敬,而現在,這些崇敬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經轉移給了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醫生和工程師。”
伴隨著實證主義哲學的改造,19世紀,科學制度和專業特征開始形成,社會聲望和權力開始從宗教轉向了科學,科學的優越性由此奠定。
未來主義與后殖民主義:反思現代性
就像牛頓不可能永遠引領物理學的方向,基于實證主義的科學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遭遇了挑戰。
首先,實證主義對研究方法與技術手段的過分追求,不適配一些學科的現實需求。卡特賴特就認為實證主義對方法的刻意追求,讓社會心理學變成了根據方法界限而不是實質問題來劃分的學科,除了能證明研究者技術高超外,什么都不能證明。
其次,以科技進步為代表的現代西方工業文明,開始暴露出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環境污染、極致效率對人性的壓抑等等,孔德(實證主義之父)所提出的“用科學來解決社會問題”等主張,開始被反思。
于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社會理論與科技相勾連,開始重新思考科技的發展,以及背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等問題。
比如卡爾·馬克思目睹了十九世紀中葉英國曼徹斯特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的貧困,提出了生產資料理論。一些學者開始研究土著社會受到技術變革威脅的影響,還有人關注技術如何影響就業進而導致財富體系和社會分層。
其中,兩種思潮以“一橫一縱”,呈現出了不同群體對于科技未來的不同選擇與傾向:
未來主義,主張在時間的縱軸上,超速前進。
20世紀初,受科技決定論、后現代主義的啟發,意大利出現了一種現代主義文學藝術流派——未來主義。主張:科技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舊的文化已失去價值,未來的文藝應當反映現代機器文明、速度、力量和競爭,我們熟悉的“賽博朋克”就是在未來主義的影響下出現的。
同時,未來主義者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消除社會差別,解決現有的一切社會制度中存在的弊病。而科技專家應該主宰和掌握人類的命運,成為社會的統治者。未來主義學者Nikola Danaylov曾斷言,美國社會的一系列問題正是由于反科學導致的,比如反疫苗、否認氣候變化、地球不是圓等言論。
谷歌、IBM等科技公司都雇傭了未來主義者,判斷一個人是否是未來主義者,有幾個特征:1.是否相信奇點,相信人機融合,機器將擁有超級智能和自我意識,并以進步的名義歡迎這一未來的到來;2.是否接受人體增強,愿意在大腦中植入智能硬件,推崇腦機接口、永生醫療、虛擬現實等科幻概念;3.推崇天才的精英主義,認為技術可以解決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和階級歧視等社會問題,就如谷歌前工程師所說的,新技術革命將淘汰98%的人,而你要做的是成為前2%。
另一種思潮,后殖民主義,則在反思西方殖民主義的過程中,開始影響到科學思想,主張在文化的橫軸上,提高科學的多樣性、多元化共存,以及協調發展。
后殖民主義原本是研究殖民時期之后,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文化話語權力關系。1982年開始,美國科學史家路易斯?佩爾森將“殖民地科學”作為一個專門領域進行了系統研究。他認為,西方人總把由資本家支持發展起來的近代科學,看成是文明的標志,顯示自己的文化人姿態。而事實上,對于非西方國家來說,牛頓定理這樣的物理法則并非唯一有效的理論。
后殖民主義為科技引入了新的視角,讓人們開始關注第三世界國家的科技歷史與研究。
如果我們將科學定義在近代歐洲出現的科學理論、實驗方法、評判規則等一系列東西,那么中國古代自然是沒有“科學”的。但以后殖民主義的視角來看,許多原本被看作是民間信仰、巫術的東西,比如針灸學、草藥學、女醫等非主流的知識也具有合法性,應該與數學、天文、物理等知識一樣得到重視,這也為我們重新認知中國科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向和方法。
后殖民主義思潮,也為中國面臨的“李約瑟問題”提供了一種解題思路。既然近代西方科學也只是一種區域性的、非普適的科學體系,那么中國科技也就不需要以西方科學體系作為唯一的參照對象,“中國古代不存在科學”的說法也就不再是一個問題了。
女性主義:尋找另類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女性主義思潮開始向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滲透,成為科技領域不可忽視的一股浪潮。
女性主義之所以對科技發展有所借鑒,在于其提供了兩種對當代科學的新的闡釋:
1.實證主義把科學視為對自然的鏡像反應,忽略了科學中人的主體力量,而女性主義則希望從女性主體的視角下,去理解科學的客觀力量。
2.后殖民主義倡導科學文化的多元化,而女性主義科學觀則樹立了一種以女性視角為范式的研究方法,讓被忽視的邊緣化的科學知識有了被看見、被研究的可能。
唐娜?哈拉維就認為女性主義科學史不必局限在科學中的女性主題上,而應該從各種角度深入分析科學中隨處存在的父權制現象,比如“導師對學生實施壓迫”就是父權制這一社會等級制度的體現。
作為一種全新的認識世界、社會和人類的視角,女性主義已經成為科學發展中一支重要的學術力量。
歷數歷史上的文化思潮與科學發展,會發現哲學、宗教及文化等思想淵源,是科技不斷演進、變遷的土壤。只有完整、清晰、繁榮的思想之樹,才能看懂科技變革的邏輯,孕育出璀璨的科技文明。
對中國而言,西學東漸的科技“舶來品”曾徹底改變了中國思想文化的面貌,重構了中華文明。而站在百年未有之變局前,運用中華文明的哲學思想和話語體系,重新梳理和創造科技的規律、把握未來科技演化的方向,或許是當代中國人不容錯過的使命和機遇。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48瀏覽量
137642 -
科技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00瀏覽量
3308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3文章
47536瀏覽量
2393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