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中華網)
2021年的芯片危機、全球疫情攪動了整個中國車市。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依舊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累計銷量244.6萬輛,同比增長168.0%,顯然電動化的風口期已然來臨。
鏖戰之下誰主沉浮?在新能源市場的排位賽上,自主品牌明顯更勝一籌。剛剛過去的1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達39%,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3.3%,合資品牌出乎意料的拖了“后腿”。另外,2021年新能源熱銷排行榜前10中,有9席來自中國車企,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汽車市場實屬罕見。
眾所周知,合資品牌長期占據著傳統燃油車領域的主導地位,為何在新能源車市場出現截然不同的景象,我們一起看看自主品牌是如何破局。
踏準新能源市場脈動 自主品牌搶占先機
近兩年,在多重利好共同作用下,我國新能源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逐漸從政策導向轉變為市場導向。最新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21年新能源車滲透率已達14.8%。個人消費的快速增長,更加明確的市場需求,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結構的改變。
早期業界普遍認為我國新能源市場競爭呈現出“啞鈴型”結構。所謂啞鈴型就是兩端大,中間小。以五菱宏光MINIEV為代表的低廉實用派和特斯拉領軍的高端智能派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兩頭甜”。
但通過2021年底各榜單成績以及車企最新的產品規劃我們發現,市場需求旺盛的產品正由微型電動車和高端智能電動車向兩者中間轉移。
正如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早前在接受采訪時所講,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將從“啞鈴型”向“紡錘型”加速優化,預計到2030年,15萬-25萬元價格區間的電動車型將占據約60%的市場份額,滲透率將從3%增長到40%。
而現下,威馬汽車已然搶到了15萬-30萬元中端主流市場的話語權。據某國外第三方機構發布的中國新能源市場調研結果顯示,威馬汽車自量產以來,就以亮眼的銷量成績力壓大眾等合資陣營,占據新能源汽車幾大核心主戰場。
事實上,不管是傳統自主品牌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已在15萬~25萬元細分市場上布子,并贏得大批消費者的追捧。除了威馬車型外,還有蔚來ET5、小鵬汽P5,以及比亞迪“王朝系列”的秦、漢、唐等熱門車型。
至此,合資品牌在后知后覺中失去了對主流市場的把控。而深諳市場機遇在哪里的自主品牌占得先機,贏得了新能源"彎道超車"的機會。
以智能科技為支點 撬動新能源市場
當然,市場機遇除了提供給有準備的人,還要求硬實力。所謂“無智能,不電動”,智能科技配置逐漸成為當下消費者購車的決定性因素。基于“新四化”的大趨勢,自主品牌將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大領域打造成產品標簽,并讓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享受到智能電動車的魅力。
就拿自主陣營里幾家新勢力頭部車企來說,都擁有自身的核心技術,且各有千秋。
小鵬汽車泊車 VPA
蔚來可充可換可升級的NIO Power,建成了在行業具備引領地位的加換電體系;小鵬汽車泊車 VPA 和領航輔助駕駛 NGP 等功能均屬行業領先;去年4月,國內首款無人駕駛量產汽車威馬W6上市,其搭載AVP無人自主泊車系統可真正實現“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并可通過OTA升級保證最新版本,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電動車停車專家”。而最近亮相的威馬M7,全球首搭3顆自主變焦高精超視固態激光雷達、首個實現激光雷達水平探測范圍達330°,這一系列強大技術的加持,讓威馬汽車成功引領全場景智能領域。
1月,在威馬累計銷量突破9萬的同時,其最新智能轎車威馬M7也將于年內量產,目前在售的三款熱銷產品每月總訂單近萬。另據了解,威馬的生產基地近期正在調整產線及設備,以配合威馬M7以及其他幾款升級產品的產線量產調試,受此影響,1-2月間交付量將出現波動,預計3月起恢復正常。
不管是燃油時代還是新能源時代,技術創新永遠是企業發展的命脈。硬實力過關,終端市場銷量自然不會差。
用戶思維為先 自主新勢力終結充電焦慮
其次,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中,還有一個很容易被車企忽視的關鍵因素,就是電動車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問題。相較于合資品牌的伺機而動,很多自主品牌從根本痛點上下功夫,解決了用戶的后顧之憂。
據了解,去年10月蔚來汽車公布第1000座蔚來充電站在上海1788廣場落成, 至此蔚來充電站已覆蓋202個城市。今年1月小鵬汽車也宣布其超級充電樁覆蓋了我國333個地級市以及4個直轄市,累計上線了813座品牌超充站和166座目的地充電站。
而威馬汽車的補能生態布局幾乎“偏執”,目前在公共充電領域的布局已經覆蓋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361座城市,通過“即客行”APP為用戶提供超過47萬根充電樁,占全國公共充電樁總量的40%以上,這顯然是合資品牌無法比擬的。
因此,自主品牌如今的高光時刻除了碳中和目標的催化、國內政策大力扶持等外因所致,更多源自其不斷修煉內因的結果。
2022年中國新能源市場預計將繼續高歌猛進,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公開預測2022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將突破600萬輛。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后新能源時代更需要產品技術、用戶服務、產業鏈布局等自給自足的硬本領,顯然像威馬汽車這樣市場先發的自主品牌更具贏面,中國汽車行業即將迎來屬于自己的時代。
審核編輯:符乾江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62瀏覽量
231972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82瀏覽量
1074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