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3月17日下午,發改委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稱,3月17日國內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上漲。
圖源:發改委
據中國石化發布的全國平均漲幅,95號汽油將每升上調0.62元,這也就意味著全國汽油價格將正式進入“9元時代”。油價多輪上漲使得燃油車使用成本上升,60L油箱加滿油將多花費37.8元-42元,或將迫使消費者將購車選擇轉向新能源汽車,進而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加速汽車產業鏈變革
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將推進一步推動國內的汽車產業鏈升級,加速向新能源汽車轉變。傳統汽車產業確立起從原材料到配件和最終裝配的垂直結構,各大汽車制造商在此結構中處于頂點位置,這套體系讓燃油車時代的國際汽車品牌廠商廣為受益,巨頭效應明顯。
然而,目前全球各國都在推動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變,很多國家都發布了自己的燃油車禁售計劃,包括荷蘭、挪威、德國、法國、英國、愛爾蘭和中國等。其中,法國、西班牙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宣布在2040年禁售燃油車;日本和加拿大魁北克省宣布2035年禁售燃油車;中國、荷蘭、英國、德國、瑞典等宣布在2030年禁售燃油車;挪威、墨西哥、法國巴黎和西班牙馬德里等宣布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意大利羅馬則要求在2024年就禁售燃油車。
隨著燃油車的禁售,新能源汽車將迎來黃金發展周期,對于國產汽車品牌而言,更是一個在技術和體量上追趕甚至超越國際品牌車企的時間窗口,預計這個窗口期將持續10-15年。
為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政策層面也是相當重視。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kWh/100km;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完善充換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放寬市場準入、完善雙積分政策等。
而到政策截止的2035年,要求純電動汽車成為銷售車輛的主流。
從汽車層面來看,從燃油車到純電動汽車,傳統汽車的“三大件”將演變成為三電系統,也就是電池、電機和電控。根據相關車企的統計數據,三電系統將占據純電動汽車50%左右的成本,而電池在三電系統中的成本占比大約為75%。更進一步,電池中正極材料將占據45%的成本。
汽車主要系統的變革必然將帶動產業鏈的變革。在電池方面,材料商成為新的產業鏈關鍵因素,包括用于電池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以及用于電機的稀土等永磁材料和硅鋼片等,還有常規汽車零部件用到的鋼鐵和橡膠等。而在電控和其他電子系統中,芯片在汽車中的作用凸顯,比如電控系統中的控制芯片和功率半導體等。
目前國內在新能源汽車用材料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供應鏈條。在鋰電池方面,擁有億緯鋰能、天賜材料、先導智能、豐元股份、欣旺達等一眾公司;在稀土材料方面,包鋼稀土、廣晟有色和廈門鎢業等都有布局。
據悉,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數量只有傳統汽車的20%,這進一步削弱了傳統車企在供應鏈整合方面的優勢,讓汽車產業有了更低的準入門檻,這也是互聯網公司選擇造車的原因之一。此外,國內目前在電池生產方面已經達到了全球領先水平,在電機制造環節也完成了進口替代,不過在電池管控系統方面存在明顯的軟肋,主控芯片和功率半導體都比較依賴進口。
隨著國內汽車產業鏈的轉移,藍海華騰、圣龍股份、臥龍電驅、匯川技術和納川股份等從事電控和電機技術開發的企業將大受裨益。
從車企端來看,通過十多年的技術耕耘,比亞迪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跑優勢明顯,掌握了三電系統的核心技術,并擁有“刀片電池”和車規級IGBT等優勢產品。
但是,要撐起國產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藍圖,國內需要更多的“比亞迪”。
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有“陣痛”
根據乘聯會的最新統計,2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達到21.8%,較2021年2月8.1%的滲透率提升了13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41.9%,能夠看到國產汽車品牌轉向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和速度。
雖然有了近乎不可逆的大趨勢在,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非是一帆風順,尤其是對于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言。此前補貼退坡已經讓很多車企掉隊,近期上游材料價格上漲再次對各個車企的供應鏈管理提出巨大挑戰。
根據車市的價格統計,目前包括特斯拉、比亞迪、奇瑞和小鵬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都已經調漲了價格。3月15日晚間,比亞迪發布關于車型價格調整的說明,稱受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影響,比亞迪汽車將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3000-6000元不等。
同時,雖然剛剛結束的“315晚會”上沒有提及新能源汽車,不過相關媒體還是通過調查走訪的方式扒出來不少這個產業的問題,比如車企私自偷換芯片,延遲交付,“鎖電”問題,維修成本高等。此外,“充電難”伴隨而來的里程焦慮還依然在困擾著新能源汽車車主,也是一個產業突出的問題。
在政策的帶動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優先選擇新能源汽車,而這些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有些是短期效應,有些是長期效應,但如果要形成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生態,這些都是必須要解決的難題。不過,目前監管部門已經注意到了新能源汽車材料的供應問題,預計會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同時在加速充電樁建設的同時,大范圍推廣換電也是辦法之一。
相信隨著技術和監管逐漸成熟,新能源車主的幸福指數未來會逐年遞增。
后記
油價“六連漲”、“破9”,以及已經發布的燃油車禁售時間表,讓燃油車更快地走向產業終章,新能源發電和新能源汽車的聯動才是未來的大方向。經歷了幾年的發展,國產新能源汽車的短板,以及消費者擔憂的點已經愈發明確,對癥下藥是產業鏈接下來的優化方向,這里面有些需要政策的引導,有些則需要企業繼續埋頭做技術攻關。
在消費者發出“我的車不配喝9元汽油”之后,相信乘聯會預測的,在2022年實現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22%,這個目標不難達成,且有可能低估了。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593瀏覽量
99818 -
汽車產業
+關注
關注
1文章
190瀏覽量
12843 -
燃油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7瀏覽量
88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