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文智)3月初Yole發布了一個MCU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MCU市場銷售額位189.1億美元,預計今年的銷售額為206.2億美元。2021年MCU的出貨量比2020年增長5.4%,達到了282億顆,預計今年會達到292億顆。這個數據相對于此前IC Insights的數據更加保守一點。
一般來說,MCU會劃分為4/8/16位與32位兩個類別,根據Yole的數據,2021年4/8/16位MCU市場的占比繼續被32位MCU蠶食,32位MCU的市場占比為57%,預計到2026年,32位MCU市場的占比將會擴大到66%。
MCU市場發展格局
MCU市場競爭格局,正在通過大量的兼并和收購而發生著變化,根據Yole的數據,全球主要供應商仍以國外廠家為主,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前5大MCU廠商在2020年占了整個MCU市場的80%以上,而且他們幾乎都是IDM模式。當然,這幾年,他們也有一些產品線是找代工廠幫他們生產的。
目前排名靠前的MCU供應商有瑞薩、恩智浦、英飛凌、ST、Microchip、TI、三星、SiliconLabs、新唐,以及華大半導體等幾家。
相較于8位和16位MCU產品,32位MCU產品的集中度更高,前6大廠商均有布局,市場占有率接近90%。其中瑞薩和恩智浦在32位市場占有率均接近20%。ST在2007年推出ArmCortex-M內核MCU后,通過外購Arm內核快速鋪開產品,并憑借良好的生態,市占率持續提升。不過,因為瑞薩和恩智浦主攻的市場是汽車電子,因此,ST成為了國內MCU廠商在32位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也是最重要的模仿對象。
在前6大MCU廠商中,瑞薩主要以自研MCU內核為主,其他廠商的MCU產品主要基于ArmCortexM內核。根據各公司官網和中泰證券的統計,總共有4500款ArmCortex-M系列的產品,占所有統計的32位MCU料號數量的64%。
其中,國外MCU供應商基本是ArmCortex-M系列的高中低端內核產品都有涉及,低端、中端、高端的料號數量分別占38%、52%和10%。
也有少數廠商會選擇購買ArmCortex-A系列內核,通常用于手機和電腦CPU等,用于高端產品,比如瑞薩共推出了118款多核產品,其中主核多采用A系列,輔核多采用M系列。
另外,TI推出了43款基于ArmCortexR系列產品,定位中高端的汽車ADAS系統和工控領域。
在自研內核方面,前6大MCU供應商中,僅瑞薩以自研內核為主,占了78%,外購內核為輔。其他幾家的自研產品基本在100~300款之間。
從內核數量上,除Microchip側重8 位產品、TI側重模擬產品外,其他廠商僅32 位產品料號數量就有上千種,并且每個系列通常都有幾十種型號,用來提供不同存儲容量、不同頻率、不同下游應用的針對性產品。
在國內MCU廠商中,采購Arm內核的企業占比超過了90%,有少部分廠商推出了RISC-V內核的產品。國內MCU廠商一般前期都會主攻消費市場,在消費市場基本是ST的天下,而且ST的32位MCU產品全部都是基于Arm內核的,因此,很多國內MCU廠商推出了很多與ST產品pin2pin兼容的型號,降低替換的難度。
此外,少數廠商推出了基于RISC-V內核的MCU產品,比如兆易創新、樂鑫科技、沁恒微電子等。樂鑫科技目前的產品中,更多的是基于美國廠商Tensilica(2013年被Cadence收購)的Xtensa系列內核。
從技術上來看,國外大廠一般會低中高端全面覆蓋,但國內MCU廠商在高端領域的布局較少,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目前僅有兆易創新在2020年10月正式推出了基于ArmCortexM33內核的高性能產品,國民技術的M7內核產品還在研發當中。
從料號數量上來看,國內MCU廠商與國外MCU廠商仍存在較大差距,恐在10倍以上。比如兆易創新目前僅有370多種料號,華大半導體為100多種,國民技術為80多種。其他樂鑫科技、靈動微、芯海科技、航順、凌鷗創芯、BYD半導、中穎電子等MCU廠商的料號都在100以下。
MCU發展趨勢
就目前來看,MCU的主頻普遍在30~200MHz;架構以單總線、雙AHB總線,以及總線矩陣為主,同時非對稱雙核也在MCU領域得到很大的發展。對于MCU用戶比奧關注的Flash大小、內置ADC位數、地址器、比較器和計時器、串口個數等外設也在不斷完善中。各MCU企業在這些方面都各有側重,就看客戶怎么選擇了。
在工藝方面,由于工藝的進步,帶來了成本的降低,讓單位面積能夠實現更多功能,而且還能讓功耗進一步降低。因此,MCU的工業也在不斷進步,從最初的0.5μm、0.4μm工藝,進步到了限制主流的90nm、55nm工藝,甚至有的廠商用上了28nm工藝。
在封裝方面,由于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封裝越來越小,BGA/CSP的應用也增多了。不過工業類電子產品仍然傾向于容易焊接、成本較低的QFP、QFN、TSSOP等封裝,即便如此,DIP等大體積封裝應用也還是明顯減少了。
在MCU軟件開發環境方面,Keil,IAR依舊是商用主流;同時,各個MCU廠家紛紛推出基于Eclipse架構的免費IDE+gcc編譯器;輔助開發的軟件工具逐漸發揮作用,如代碼生成工具,管腳配置工具等。
隨著32位MCU使用越來越多,工程師的開發方式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以前,8位MCU時代,一位工程師掌握所有軟件,精通整個系統,用匯編或C語言直接操作底層硬件,代碼量小,結構簡單。
但在32位MCU時代,工程師嚴重依賴供應商或第三方的軟件開發庫,工程師一般不再直接操作寄存器,而是通過軟件API調用實現;他們也較少關心底層操作,更專注于上層的應用開發;軟件結構化,可移植性,可繼承性增強;內存使用大幅增加,程序效率相對降低,通過硬件性能的提高得到補償;軟件工作在整個系統中的比重大幅增加。
可以明顯地看到,MCU設計技術和工藝在持續進步中,更大的Flash和RAM,給了工程師更多的發揮空間,嵌入式系統開發不再局促;MCU的性能更高、外設更加豐富,功耗更低,安全也更強了。而且,生態系統以其強大的力量對MCU開發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不過,通用MCU產品區分度越來越小,如果要想市場對MCU產品的接受度更高,就需要MCU廠商的產品經理對細分市場有更準確的定位。
從應用方面來看,汽車電子、IoT、安全將會是未來MCU增長的重要推手。
圖:全球MCU市場的銷售額及出貨量(數據來源:Yole)
一般來說,MCU會劃分為4/8/16位與32位兩個類別,根據Yole的數據,2021年4/8/16位MCU市場的占比繼續被32位MCU蠶食,32位MCU的市場占比為57%,預計到2026年,32位MCU市場的占比將會擴大到66%。
圖:2021年4/8/16位MCU與32位MCU的市場占比(數據來源:Yole)
MCU市場發展格局
MCU市場競爭格局,正在通過大量的兼并和收購而發生著變化,根據Yole的數據,全球主要供應商仍以國外廠家為主,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前5大MCU廠商在2020年占了整個MCU市場的80%以上,而且他們幾乎都是IDM模式。當然,這幾年,他們也有一些產品線是找代工廠幫他們生產的。
目前排名靠前的MCU供應商有瑞薩、恩智浦、英飛凌、ST、Microchip、TI、三星、SiliconLabs、新唐,以及華大半導體等幾家。
圖:2020年MCU供應商的市場占比(數據來源:Yole)
相較于8位和16位MCU產品,32位MCU產品的集中度更高,前6大廠商均有布局,市場占有率接近90%。其中瑞薩和恩智浦在32位市場占有率均接近20%。ST在2007年推出ArmCortex-M內核MCU后,通過外購Arm內核快速鋪開產品,并憑借良好的生態,市占率持續提升。不過,因為瑞薩和恩智浦主攻的市場是汽車電子,因此,ST成為了國內MCU廠商在32位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也是最重要的模仿對象。
在前6大MCU廠商中,瑞薩主要以自研MCU內核為主,其他廠商的MCU產品主要基于ArmCortexM內核。根據各公司官網和中泰證券的統計,總共有4500款ArmCortex-M系列的產品,占所有統計的32位MCU料號數量的64%。
其中,國外MCU供應商基本是ArmCortex-M系列的高中低端內核產品都有涉及,低端、中端、高端的料號數量分別占38%、52%和10%。
也有少數廠商會選擇購買ArmCortex-A系列內核,通常用于手機和電腦CPU等,用于高端產品,比如瑞薩共推出了118款多核產品,其中主核多采用A系列,輔核多采用M系列。
另外,TI推出了43款基于ArmCortexR系列產品,定位中高端的汽車ADAS系統和工控領域。
在自研內核方面,前6大MCU供應商中,僅瑞薩以自研內核為主,占了78%,外購內核為輔。其他幾家的自研產品基本在100~300款之間。
從內核數量上,除Microchip側重8 位產品、TI側重模擬產品外,其他廠商僅32 位產品料號數量就有上千種,并且每個系列通常都有幾十種型號,用來提供不同存儲容量、不同頻率、不同下游應用的針對性產品。
在國內MCU廠商中,采購Arm內核的企業占比超過了90%,有少部分廠商推出了RISC-V內核的產品。國內MCU廠商一般前期都會主攻消費市場,在消費市場基本是ST的天下,而且ST的32位MCU產品全部都是基于Arm內核的,因此,很多國內MCU廠商推出了很多與ST產品pin2pin兼容的型號,降低替換的難度。
此外,少數廠商推出了基于RISC-V內核的MCU產品,比如兆易創新、樂鑫科技、沁恒微電子等。樂鑫科技目前的產品中,更多的是基于美國廠商Tensilica(2013年被Cadence收購)的Xtensa系列內核。
從技術上來看,國外大廠一般會低中高端全面覆蓋,但國內MCU廠商在高端領域的布局較少,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目前僅有兆易創新在2020年10月正式推出了基于ArmCortexM33內核的高性能產品,國民技術的M7內核產品還在研發當中。
從料號數量上來看,國內MCU廠商與國外MCU廠商仍存在較大差距,恐在10倍以上。比如兆易創新目前僅有370多種料號,華大半導體為100多種,國民技術為80多種。其他樂鑫科技、靈動微、芯海科技、航順、凌鷗創芯、BYD半導、中穎電子等MCU廠商的料號都在100以下。
MCU發展趨勢
就目前來看,MCU的主頻普遍在30~200MHz;架構以單總線、雙AHB總線,以及總線矩陣為主,同時非對稱雙核也在MCU領域得到很大的發展。對于MCU用戶比奧關注的Flash大小、內置ADC位數、地址器、比較器和計時器、串口個數等外設也在不斷完善中。各MCU企業在這些方面都各有側重,就看客戶怎么選擇了。
在工藝方面,由于工藝的進步,帶來了成本的降低,讓單位面積能夠實現更多功能,而且還能讓功耗進一步降低。因此,MCU的工業也在不斷進步,從最初的0.5μm、0.4μm工藝,進步到了限制主流的90nm、55nm工藝,甚至有的廠商用上了28nm工藝。
在封裝方面,由于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封裝越來越小,BGA/CSP的應用也增多了。不過工業類電子產品仍然傾向于容易焊接、成本較低的QFP、QFN、TSSOP等封裝,即便如此,DIP等大體積封裝應用也還是明顯減少了。
在MCU軟件開發環境方面,Keil,IAR依舊是商用主流;同時,各個MCU廠家紛紛推出基于Eclipse架構的免費IDE+gcc編譯器;輔助開發的軟件工具逐漸發揮作用,如代碼生成工具,管腳配置工具等。
隨著32位MCU使用越來越多,工程師的開發方式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以前,8位MCU時代,一位工程師掌握所有軟件,精通整個系統,用匯編或C語言直接操作底層硬件,代碼量小,結構簡單。
但在32位MCU時代,工程師嚴重依賴供應商或第三方的軟件開發庫,工程師一般不再直接操作寄存器,而是通過軟件API調用實現;他們也較少關心底層操作,更專注于上層的應用開發;軟件結構化,可移植性,可繼承性增強;內存使用大幅增加,程序效率相對降低,通過硬件性能的提高得到補償;軟件工作在整個系統中的比重大幅增加。
可以明顯地看到,MCU設計技術和工藝在持續進步中,更大的Flash和RAM,給了工程師更多的發揮空間,嵌入式系統開發不再局促;MCU的性能更高、外設更加豐富,功耗更低,安全也更強了。而且,生態系統以其強大的力量對MCU開發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不過,通用MCU產品區分度越來越小,如果要想市場對MCU產品的接受度更高,就需要MCU廠商的產品經理對細分市場有更準確的定位。
從應用方面來看,汽車電子、IoT、安全將會是未來MCU增長的重要推手。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171瀏覽量
351502 -
MCU內核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瀏覽量
68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未來物流發展趨勢與TMS的關系
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和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物流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未來物流的發展趨勢不僅影響著供應鏈的效率和成本,也對企業的競爭力產生深遠影響。運輸管理系統(Transportation
NPU的市場前景與發展趨勢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神經網絡處理器(Neu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NPU)作為AI領域的關鍵硬件,其市場前景和發展趨勢備受關注。 一、NPU市場前景分析
邊緣計算的未來發展趨勢
邊緣計算的未來發展趨勢呈現出多元化和高速增長的態勢,以下是對其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 一、技術融合與創新 與5G、AI技術的深度融合 隨著5G技術的普及,其大帶寬、低延遲的特性為邊緣計算
未來AI大模型的發展趨勢
未來AI大模型的發展趨勢將呈現多元化和深入化的特點,以下是對其發展趨勢的分析: 一、技術驅動與創新 算法與架構優化 : 隨著Transformer架構的廣泛應用,AI大模型在特征提取和并行計算效率
變阻器的未來發展趨勢和前景如何?是否有替代品出現?
變阻器作為一種重要的電子元件,其未來發展趨勢和前景是多元化、智能化、節能環保和多功能化的。雖然可能存在替代品的出現,但滑動變阻器仍然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和穩定的市場需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
發表于 10-10 14:35
國產MCU有推薦嗎?最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
本帖最后由 網卡朋友 于 2024-9-26 16:50 編輯
在電子產品開發中,微控制器(MCU)是實現各種功能的核心部件。隨著國內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產MCU開始
發表于 09-26 16:38
國產8位單片機在國內的應用情況及發展趨勢!
分享國產8位單片機的應用情況、市場現狀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8位單片機是指其數據總線寬度為8位的微控制器,通常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存儲器和輸入輸出端口等。國產8位單片機因其簡單的結構和良好的性價比
發表于 09-26 16:09
DC電源模塊的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BOSHIDA DC電源模塊的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DC電源模塊是一種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的模塊,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子設備中。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電子產品的普及,DC電源模塊
中國網絡交換芯片市場發展趨勢
中國網絡交換芯片市場的發展趨勢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技術進步、政策推動、市場需求以及全球產業鏈的變化等。以下是對該市場發展趨勢的一些分析。
制冷劑的發展歷程與發展趨勢
從近10年替代物的發展看,無論從理論上或從實踐上,很難找到一種不影響環境的完全理想的替代物,高效、安全且價格不貴。因此,許多專家提出,第四代制冷劑退回自然工質是必然的
發表于 03-02 17:52
靜壓主軸的應用、優勢及發展趨勢?|深圳恒興隆機電a
靜壓軸承,無需能量轉換,能夠降低能源消耗。同時,無需潤滑劑也減少了環境污染。三、靜壓主軸的發展趨勢1、更高速度隨著加工工藝的進一步提高,對靜壓主軸在高速度下的穩定性和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未來
發表于 01-22 10:3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