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只知道固態硬盤比機械硬盤“快”。
但是究竟“快”在哪里?
為什么固態硬盤比機械硬盤快?
其實,就在于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完全不同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兩者的速度差異。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1機械硬盤的工作原理
機械硬盤的內部結構主要由馬達、磁盤、磁頭臂、磁頭組成。
機械硬盤在工作的時候,磁頭會懸浮于磁盤面上方幾納米的距離。磁盤面上有很多的小格子,小格子內有很多的小磁粒。
這些磁盤上的磁粒有一定的極性,當磁粒極性朝下的時候記為0,磁粒極性朝上的時候記為1,這樣磁頭就可以通過識別磁盤磁粒的極性讀取數據了。
而磁頭也可以利用其變化的磁場改變磁盤磁粒的極性,這樣就做到寫入和改寫磁盤數據了。
為了能夠精準定位數據所在磁盤面上的位置,磁盤本身又被劃分了無數的扇區和磁道。
假設:
數據存放在磁盤的第五磁道的第七扇區上:
那磁頭就會先擺動到第五磁道上空,然后等待第七扇區轉過來。當第七扇區轉到磁頭下面的時候,才可以讀取數據。
這就是機械硬盤的工作原理,也正是因為機械硬盤是利用磁性極粒來存儲數據的,所以機械硬盤通常又被稱作磁盤。
而固態硬盤同機械硬盤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固態硬盤采用純電子結構。
2固態硬盤的工作原理
固態硬盤存儲數據的基本單元叫浮柵晶體管,基本結構有:存儲電子的浮柵層,控制極G、襯底P、源極D與漏極S。
我們將浮柵層中的電子數量高于一定值計為0,低于一定值計為1。
那固態硬盤具體是如何工作的呢?接著往下看吧~
寫入數據
寫入數據時,需要在控制極G施加一個高壓,這樣電子就可以穿過隧穿層,進入浮柵層,因為有絕緣層的存在,電子不能再向前移動了,就被囚禁在了浮柵層。
而當我們把電壓撤去,這些電子依然會被囚禁在浮柵層,因為隧穿層本質上也相當于絕緣體,所以電子們只能被關押著,這樣一位數據就被存儲進去了。
這些電子能被“囚禁”多長時間也就是固態硬盤能夠存儲數據的年限,一般一塊新的固態硬盤能夠保存數據的年限為10年。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地有電子“越獄”成功。
等“越獄”的電子多到一定的數量,我們保存的數據就不見了。
擦除數據
我們擦除固態硬盤上的數據其實就是在釋放這些可憐的電子,即在襯底上施加高壓,這樣電子被吸出來,信息也就被擦除了。
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了解了數據的寫入和擦除過程。
那么又是如何讀取數據的呢?
讀取數據
關于它讀取數據的原理也非常簡單。
當浮柵層中不存在電子時(存儲數據為1),我們給控制級一個低壓,由于電壓低,電子只能被吸引到靠近隧穿層的位置,卻無法穿過隧穿層,因而源極漏極可以導通,形成電流。
如果檢測到電流,那么說明它沒有儲存電子,則讀取數據為1。
當浮柵層中存在電子時(存儲數據為0),我們還給控制極一個低壓,由于浮柵層里面的電子對這些電子有排斥作用,所以電子無法被吸引到靠近隧穿層的位置,源極漏極不會導通,不會形成電流。
如果無法檢測到電流,那么說明浮柵層儲存一定量電子,則讀取數據為0。
無數的浮柵晶體管堆疊在一塊就可以存儲大量的0和1,它們就類似于圖書館當中的書架一樣,存儲著無限的0101數據。
相對于機械硬盤這種機械結構,固態硬盤這種純電子結構在存取速度方面的優勢就非常突出。
在機械硬盤在讀取數據之前,需要先擺動磁頭臂到對應的磁道上方,再等待對應的扇區轉過來。
盡管目前的機械硬盤大部分都是7200轉/分鐘或者5400轉/分鐘的,看起來已經很快了,但是這兩個操作依然會導致大約十幾毫秒的延遲。
這種延遲對于人類來講確實微不足道,但是對于計算機內存和CPU來講,就確實會產生顯著影響。
而固態硬盤全程都是電子交互,電子信號的速度要遠超磁頭臂和磁盤這種機械結構。
如果你的數據是隨機分散在磁盤的各個角落,那機械硬盤需要經過多次的尋道和尋址,多次等待扇區轉動到磁頭底下,所以機械硬盤在讀取分散性文件的時候,性能就顯得非常弱,速度很慢,即隨機讀寫性能低下。
了解固態硬盤的原理之后
想必你一定知道為什么固態硬盤有擦寫次數限制?
是因為在浮柵晶體管擦寫的過程中,電子反復在隧穿層反復進出,導致隧穿層損壞,不能有效的阻攔電子,失去了隧穿層應有的作用。
原文標題:固態硬盤究竟快在哪?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機械
+關注
關注
8文章
1595瀏覽量
40673 -
工作原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77瀏覽量
37792 -
固態硬盤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468瀏覽量
57462
原文標題:固態硬盤究竟快在哪?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