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中,一款即將上市的冰箱聲學測試正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雖然這款產品所有指標都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但海爾聲品質技術牽頭人陳建全絲毫沒有松懈,他表示,從聲品質的角度看,這款產品還可以做的更好,還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于是,他帶領團隊對產品繼續進行設計調優,最終搭載新降噪方案的冰箱達到海爾對出廠產品的聲品質要求,如期交到用戶手中。
陳建全認為,只要影響用戶體驗的問題不解決,就不允許流向市場,這是我們研發人員對產品的堅持,這也是海爾人一直以來的執著—— 以用戶體驗定義產品標準。
以用戶體驗定義聲品質標準
彼得·德魯克曾說,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創造顧客。
對企業而言,洞察并滿足客戶的需求便是生存之本。在當前物聯網時代,消費需求進一步碎片化、個性化的特征凸顯,用戶體驗已成為科研創新的突破口。
這與海爾的用戶理念不謀而和。
在海爾看來,只有開發和生產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才能更好的滿足用戶體驗。海爾提出,用戶永遠是對的,并努力付諸實踐,為用戶不斷提供無界且持續迭代的整體價值體驗。
“為了將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我們領跑行業,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賽道。”從事聲學研究近十年的陳建全,加入海爾后,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海爾人將用戶體驗刻在骨子里的執著。
他表示,“在降噪這一模塊,原來行業一直關注的是降低分貝值,只要滿足分貝值要求,就視為合格。但在實際調研中,我們發現單純降低分貝值與用戶體驗還是有一定出入,以海爾冰箱為例,在上線的產品中,分貝值完全符合國標的情況下,仍有8%的用戶對于體驗是不滿意的。”
對于海爾來說,用戶滿意度的評判標準從來都是唯一的,百分百滿意,哪怕是0.01的瑕疵,也不容忽視。在多次與用戶深入交流,調研考察后,團隊找到了癥結所在——給用戶帶來了噪音困擾的是聲音分貝值之外的其他指標,比如響度、粗糙度等等。
如何改善噪音困擾,那就需要打破行業標準重新定義用戶的噪音體驗指標,進而進行符合新指標的降噪技術研發,這絕非易事。為了這看似“不完美”的百分比,整個團隊奮戰了700多個日夜。
聲品質標準,將響度、粗糙度等等用戶體驗強關聯的指標皆納入評測范圍,和行業標準上的分貝值有了質的區別,帶來的體驗也更加舒適。
陳建全坦言,從“0”到“1”,在降噪標準重新定義和技術研發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要打破常規思維,實現全鏈路的創新,而不是點對點固化解決問題,這與海爾的創新思想一脈相承。
在測試精確度上,海爾通過數字人工頭采集噪聲數據,并通過ID均衡手段回放,可有效的對噪聲的音品質進行測評并設計優化,從而提升用戶耳感體驗。“在海爾平臺,有一流的人,一流的團隊,一流的資源,研發工作開展如魚得水,這件事情我們必定會成功。”談及為何海爾能夠領先行業定義聲品質標準,陳建全語氣中透著自信與果敢。
海爾在聲品質領域先人一步的探索和成果,也獲得中國家電協會和行業的一致肯定。2021年4月,中國家電協會在北京召開專項會議,成立冰箱聲品質提升工作組,海爾作為牽頭單位,在未來一段時間,將聯合協會及行業的力量,持續推動行業針對共性噪聲問題,提升消費者滿意度促進消費升級,在聲品質領域形成合力,推進行業技術進步。
“極致”體驗背后的硬實力
在這些充滿創新性與挑戰性的標準引領和技術突破背后,海爾科研創新與機制創新扮演著技術賦能者和產業化使能者的角色,也正是由于這二者的推動,海爾在追求“極致”的路上行穩致遠,也讓陳建全們雨后春筍般在平臺上扎根發芽,成為物聯網時代科研創新的中流砥柱。
這也是海爾一直追求用戶“極致”體驗,無數次完成從“0”到“1”突破的底氣所在。
據不完全統計,海爾已牽頭或參與建設80余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僅“十三五”以來就有包括“面向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域的網絡協同制造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住宅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綜合供能系統集成關鍵技術”等在內的20余項重大課題或項目。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海爾累計主導和參與國際標準發布84項,國家/行業標準發布655項,其中國家標準420項、行業標準235項,行業領先。這也是海爾將用戶體驗做到“極致”的硬實力。
為了保持科研創新能夠源源不斷的輸出,海爾在全球建立“10+N”開放創新體系,匯集100萬+全球一流資源,全球研發人員超2萬名,實現了研發布局、人才、投入等多維度的行業引領。在這個創新平臺上,用戶需求可以24小時交互,很多一流的科學家,眾多優秀的生態資源方,為用戶的美好生活體驗一起科研攻堅,“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分享價值”。
在原創技術成果轉化到產業鏈的同時,海爾每年圍繞用戶最佳體驗進行的品質改善項目數以百計,持續不斷為用戶創造價值。以智慧家庭為例,海爾擁有國內家電行業最大的綜合性檢測基地,擁有一流的專業實驗室509個,覆蓋安全、性能等整機專業測試領域和電腦板、電機、壓縮機等模塊的共309個檢測對象、2139份檢測標準、50271個檢測項目,獲得CNAS、VDE、等多個國際權威檢測認證機構認可/認證。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科技創新的本質是人才創新,海爾科技成果的背后是“人單合一”模式對人才的驅動。“人”是員工,“單”是用戶的需求和體驗,員工在創造用戶價值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就是“人單合一”。每個人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都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而企業做的,就是為員工提供能夠實現自己價值的平臺。
海爾面向全員,建立創客機制,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創客合伙人,擁有勞動所得、資本利得和超利分成的機會;創客制的導向是創造用戶價值,并且遵循動態的原則能上能下。
創客機制下,每個人都成為量子自我式的“能量球”,是“一團永恒的活火”,這團“活火”釋放著光與熱,不僅僅共同鑄造“輝煌的天地”,同時也成就了每一個“量子自我”。
90后的陳建全,另一個身份是噪聲生態圈圈主,作為入職海爾五年自涌現“冒出”的優秀代表,他在海爾的開放性平臺中實現了個人的非線性發展,在“活而不亂”的生態圈中釋放著耀眼的光芒。
“在海爾平臺上,機會均等,不論資排輩,你有多大能力,就為你提供多大的舞臺,優秀的人才是‘戰場上’拼出來的,不聽口號,只看成果。”
以他為代表的青年創客們,也正在這種機制下不斷涌現,挑大梁、當主角。海爾鼓勵創客搶單,從員工變成創業者,跳出傳統管理學意義上的組織體制的束縛,每個人都成為“聚光燈”。
海爾建立的是包容失敗的企業文化,愿意給科研人員時間,在創客創新過程中,包容失敗,耐心等待“時間的玫瑰”精彩綻放。
智慧家庭領域的勞春峰,為滿足用戶味蕾最原始的新鮮,顛覆行業以控制溫、濕度及微生物為主的保鮮技術路線,研發出控氧保鮮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將保鮮效果突破性的提升到普通冰箱的8倍;
工業互聯網領域的任濤林,帶領標準團隊從跟跑者走向主導者,主導和參與發布29項國家/行業標準、2項國際標準;
大健康領域的王剛,秉承讓國內患者用上自己的“平民伽瑪刀”的信念,數十年如一日,專攻伽瑪刀技術,從技術突圍,到打破國外壟斷,最終讓中國方案走向世界;
……
這些“量子自我”,也越來越年輕化。現如今,海爾的創新征程中,90后青年創客不斷涌現,正在成為物聯網時代科技創新的中流砥柱。
從某種意義上說,海爾不僅是一個出產品的企業,也是出人才的平臺。也就是這樣一個具有蓬勃生命力、持續自進化的創新生態系統,讓每個人的創新能力都被加持并釋放,支撐企業創新不斷向前。他們始終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以用戶標準為產品標準,為用戶不斷提供迭代創新的新產品。
在海爾,用戶體驗將持續占據主導,伴隨的技術創新則將永無止境。
審核編輯:符乾江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704瀏覽量
374100 -
海爾
+關注
關注
7文章
990瀏覽量
4466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