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應用工作,圍繞普查成果落地見效的要求,促進普查成果在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聚焦政府數字化改革,切實發揮風險普查成果的作用,國務院普查辦在關于進一步做好風險普查成果應用工作的有關文件提出:應急管理部門須將普查成果融入到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和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提高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研判能力。
航天宏圖基于PIE-Engine時空遙感云平臺,依托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物聯網、云計算、5G等技術,以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為契機,全面整合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成果數據,采用普查風險要素為底數研發了應急云,為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搶險救災、資源調度等提供數據和科技支撐,提高應急管理部門監測預警、分析研判、快速處置和輔助決策等能力。
一、普查成果一圖知曉。航天宏圖應急云對承災體、致災因子、重點隱患、歷史災害、綜合 減災資源(能力)等風險普查成果數據進行匯聚管理,提供持續更新維護能力,保障數據的鮮活性。支持數據更新和審批管理,確保數據的有效性。通過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的共享數據庫,實現據普查數據更新和共享應用。系統以高分辨率衛星遙感數據為底圖,形成風險普查成果一張圖,直觀、清晰地展現各災種部門涉及的各領域數據,實現行業部門數據一體化、普查成果可視化,普查成果一圖知曉。重點解決數據可查可視可研判需求,實現對普查數據時空多維度、多粒度的展示。
二、全域風險一圖總覽。圍繞防災減災救災中的具體問題,根據普查成果深入研究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承災體和孕災環境之間的關系,針對性整合自然資源、水利、交通、城管、氣象等部門已有數據資源,與普查數成果數據融合,開展數據創新應用,研發了地質災害、山洪、城市內澇、森林火災等災害風險分析評估算法,確定影響因子,構建災害綜合風險一張圖。
三、監測監控一圖匯聚。通過對雨情、水情(水庫、河道)、衛星云圖、天氣雷達、降雨分布、天氣實況等重點領域影響因子的實時監測監控,尤其是利用時空尺度上更加精細的高分辨率網格化氣象數據,融合了未來24小時1×1公里網格范圍內的常規天氣和災害性天氣逐小時預報情況,實現對多源數據的融合分析及結果可視化,對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森林火災等重大災害進行風險監測,提前識別風險。
四、風險分析一圖決策。通過空間分析輔助工具并結合一張圖決策視角,實現了針對臺風、暴雨、洪澇等極端天氣場景下的相關目標要素的決策分析,實現報警預警信息和風險態勢智慧感知,各類災害風險預警和評估信息動態生成,實現一圖全面感知全域風險。為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管理工作提供高效的決策分析支撐,有效地提升應急決策指揮能力,促進普查成果在應急管理實際工作中得到具體應用,最大化普查成果數據的價值。
五、智慧救援一圖輔助。應急云基于移動應急平臺、移動單兵裝備、手機APP、在線視頻會商、融合通信等現場音視頻接入手段,提供任務指令下發、任務執行反饋、協同會商、可視化指揮、災情信息匯聚、綜合研判、救援力量調度和救援物資調度等能力,實現了各類動態監測數據與GIS底圖上匯聚的風險普查靜態數據、應急救援隊伍、應急物資以及數字化預案相結合的應用,是非常態下開展資源匹配、預案自動關聯、指揮調度、輔助決策的基礎,實現了對各類應急資源的靈活高效調度,輔助提高應急管理部門對災害事故的現場處置能力和應急救援效率。
按照突發事件的發生、發展規律,結合預防、響應、處置與恢復重建過程四個階段,應急云構建了完整的應急管理信息化體系,將普查成果融入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化建設,推動普查成果在實戰中發揮重要作用。針對突發事件的事前、事發、事中和事后四個過程,形成閉環管理,輔助應急管理部門在每一個環節采取有力的應急管理措施,提高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研判能力,以盡可能地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控制突發事件的升級和擴大,最大程度減少災害事故發生后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減輕災害風險的影響,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17瀏覽量
67131 -
APP
+關注
關注
33文章
1575瀏覽量
72570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8瀏覽量
564778 -
航天宏圖
+關注
關注
0文章
96瀏覽量
85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