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2年服務機器人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它們已經滲透到了各種生活場景中,清潔、服務接待、物流配送、酒店等等,加之疫情催化,使得這種火熱現象不斷持續和重復,不由得讓人半信半疑,科技媒體口中的服務機器人時代真的到來了嗎?
根據IFR統計,2016年以來,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7.5%,2021年更是預計達到302.6億元,可以說增速明顯,然而事實上,在科技媒體不斷宣揚機器人時代已經到來時,目前商用服務機器人的市場滲透率僅僅為3%-5%,從整體上來看,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仍在規模化應用的邊緣徘徊,距離全面爆發還有著很長一段距離。
在巨大的市場規模和極低的滲透率之間,是什么限制了機器人規模化應用,這其中還有著根本性的原因。
作為替代人工的針對性產品,性價比是打動終端用戶買單的關鍵要素,如果機器人成本達不到人力成本的拐點,那本身就失去了存在意義。
目前市面上已經實際應用的商用服務機器人售價基本在幾萬到幾十萬之間,與人工成本相比其本身的替代價值顯然還不明顯。
根據億歐數據測算,幾種應用較為廣泛的場景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約為3.7-6.3萬元/月;講解引導機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約為0.6-1.4萬元/月;終端配送機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約為0.6-2.4萬元/月,同時由于實際場景的應用限制,作業效率差距也較大,這會導致替代價值進一步下降。
與此同時,目前市面上的機器人大多是早期驗證市場階段的技術和產品,雖然產品成熟,但性能不足,智能程度和功能表現往往較差,只能作為行業早期階段的特殊存在,與未來可以廣泛部署的機器人還有不少代差。
根據市場反饋,終端用戶對于產品性能問題有著諸多負面聲音,即使是目前應用相對廣泛的清潔機器人,由于清潔任務注重精細度和靈活性操作,但機器人只能進行空曠場地大面積清掃,往往還需要工作人員二次清掃,最終成本也并未有效下降,性價比不足。
既然內因已知,要解決機器人的規模化應用問題,首先便要解決性價比問題。
要提升性價比,離不開兩方面,一是降低成本問題,二是提升產品性能,而這兩方面卻都和機器人技術直接相關。
解決成本問題,除了進行規模化生產,降低關鍵元器件的成本同樣是有效路徑。不同于加減法的堆料做法,想要元器件成本下探主要依靠技術迭代,以導航技術為例,越早期的技術越依賴高精度高成本的工業級器件,而越先進的技術對傳感器要求往往越低,這同時也是提升機器人智能程度和功能表現的關鍵。
作為國內布局最早的機器人關鍵AI技術供應商之一,以真實需求為根本,用最低的成本打造最可靠的產品,創造最大的價值一直是INDEMIND的信條。INDEMIND基于立體視覺研發的自然導航技術,做到了只需要搭配十幾塊錢的民用級攝像頭配合高性能算法便可完成從建圖、導航、避障的全部功能,結合智能決策引擎技術,還能實現交互、識別等功能。
INDEMIND在2021年推出的RBN100商用機器人AI解決方案,更是集INDEMIND最新技術于一身,可為機器人提供導航定位、圖像識別、路徑規劃、交互決策等多種核心功能,全面覆蓋各種商用場景,能夠服務全品類機器人,且成本最低可以下探到2千元以內,包含導航和電池的完整底盤成本則下探到5千元以內。結合相對成熟的作業單元技術,整機從立項到量產最快可以控制到2個月以內,大大提升產品的性價比。
在實際表現上,搭載RBN100商用機器人AI解決方案的機器人還有著多種獨有優勢:
適用性極強:基于INDEMIND自然視覺導航技術,機器人可以做到商用室內場景全適應,做到不挑場景、無需調試,無論商場、酒店、餐廳還是醫院,可以有效替代人工。
部署效率高:搭載RBN100商用機器人AI解決方案的機器人產品可以免去預部署步驟,開箱直接使用,并且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自定義工作邏輯,操作簡單不需要任何技術知識,普通用戶即可操作。
智能程度高:基于INDEMIND立體視覺技術,結合決策引擎技術,機器人不僅可以實現主動智能避障、更新地圖等,還可以進行人機交互,實現召喚、跟隨等多種自然交互任務邏輯。
目前,RBN100商用機器人AI解決方案不到一年時間,便已形成多個大規模行業訂單,得到客戶的廣泛驗證。未來,隨著裝機量不斷上升,成本還可持續下探,且基于海量數據反哺,方案的智能性和功能表現也將不斷提升,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性價比。
審核編輯:符乾江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418瀏覽量
207097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896瀏覽量
2690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