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與教育融合的不斷加深,不僅改變了師生的教與學方式,還對教育理念、教育文化等產生了深遠影響,對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語文教學存在著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且多是教師的“一言堂”,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學評價方式單一,過分注重結果性評價,忽視過程性評價等問題。
黨的十八大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語文教學的對象是發展中的人,堅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其必然使命。漢語是中國人所特有的語言文字,而“中國人”不只是一個地域概念、國籍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面對發展中的人,語文教學的過程應當是提升生命質量的過程,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使人成為快速、準確的信息處理器,而是成為健全的人。因此,在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同時,對于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與培養尤為重要。這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共情理解,即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感同身受、悉心關懷的能力,具體表現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而對話的本質和內涵是聆聽、理解和共情。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本質是計算機編碼的集合,是冷冰冰的機器,不具備人類所獨有的社會屬性和心理屬性,無法進行社交和處理微妙的人際關系,不能實現真正的“對話”;另一方面,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實踐性是人的本質規定性,語文作為一門實踐性課程,沒有在實踐中大量的聽說讀寫的積累,無法實現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工具性運用,更罔談人文素養的培養。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模擬和仿真的環境,制造更多學語文、用語文的機會,但不能也不應該替代真實的社會環境和實踐,語文學習的根基仍必須落腳于真實的生活與實踐。語文教學對象為發展中的人,決定了冰冷的機器及技術難以滿足個體情感、價值觀的培養,難以實現完整的人的培養。
堅守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學科性質。語文學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這意味著語文教學在促進學生語言文字發展的同時,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安東尼·塞爾登提出,人文學科旨在培養人類特有的創造力和靈活性,發揮人類“與生俱來”的優勢,重在探求生活的意義,追求生動性和豐富性,強調學生的主觀感受和情感、人格陶冶。
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語文學科天然具備人文性。這決定了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人文素養的培養以及文化的傳承,必須注重情感、人格陶冶。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文化多樣、國際交流越來越多的時代,塑造學生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核,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意識,更是教師神圣而又艱巨的使命。而這必須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大量積累與涵泳、教師與學生心靈的碰撞以及在具體情境中的學習才能實現。
由于人工智能技術本身的發展限制,現階段處于感知智能階段,人工智能只具備單純的技術屬性,機器僅能夠感知語音、圖像、文字,不能讀懂語音、圖像、文字背后深層次的含義,只能處理預先設計的、封閉的、確定的問題,其活動是“機械—物理”的過程,而人的活動是“生理—心理—環境”的復雜交織。這就意味著現階段的人工智能無法應對人類復雜的情感變化,更無法代替語文教師。
堅守以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為核心的教學實踐。“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積累、梳理、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語言經驗,發展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語言是思維的體現,學習語言的過程就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過程,語言文字本身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文字作品也是人類重要的審美對象。因此,除了語言的建構與使用外,語文教學還承擔著思維、審美、文化等方面的任務。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提供一定的幫助,比如創建仿真的語言環境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模擬現實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但在現階段的語文課堂上,多呈現出由于不當使用信息化手段而阻礙語文教學的現象。一方面,教師依賴并受制于既定的課件,難以實現生成性課堂;另一方面,大量圖片、音頻、視頻的過度呈現,剝奪了學生自主思考、想象的機會,阻礙其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的發展,對文本的理解與欣賞也僅觸及淺表的層面。對于人工智能技術也是如此,教師如若為使用而使用,將會讓學生失去與語言文字深度對話的機會,更無法實現以語言的建構與使用為核心的教學實踐。
綜上所述,語文不僅僅是承載文化的工具,更是文化本身,是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在當今時代更擔負著立德樹人的使命。人工智能技術在解決語文教學現存問題的同時,也可能引發新的問題。語文教學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必須堅守其“育人”的本體功能,避免只見“工具”不見“人”。語文教師需要在變革與堅守之間找到一個融合點,即無論人工智能怎樣影響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都必須“目中有人”;無論語文教學與人工智能怎樣融合,其最終目的都是指向更好地培養引領未來發展的人。
審核編輯 黃昊宇
-
教學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瀏覽量
1481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84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