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結構材料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積大等特點,被廣泛用于納米能源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Si在鋰化過程中可產生約300%的體積變化,中空Si/C核-殼結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Si的體積膨脹不會將外部碳殼脹破,起到對Si體積變化的緩沖作用,保證了SEI膜的穩定。
制備中空結構的方法主要有模板法、乳液聚合法和自組裝法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犧牲模板來制備中空結構。Li等采用模板法在空氣中煅燒直徑50nm的Si顆粒,在其外表面氧化出一層SiO2,隨后對其進行包碳處理,最后用氫氟酸去除中間的SiO2層,獲得中空Si/C核-殼結構,如圖1所示。Si@Void@C經過60個循環比容量為762mAh/g,比容量保持率為97.2%,明顯優于無中間空隙的和Si@SiO2@C和Si@C材料。
圖1 中空硅碳核-殼結構合成示意圖
氫氟酸是最常用的刻蝕SiO2模板的腐蝕劑,但是強烈的滲透和腐蝕性限制了它的大面積使用。Huang等[2]在不使用氫氟酸的前提下,利用軟碳源聚苯乙烯(PS)和硬碳源聚苯胺(PANI)在碳化過程中的收縮率不同,直接碳化收縮制備了一種中空Si@C@void@C核-殼結構,如圖2所示。電化學測試顯示,在1A/g的大電流密度下,該結構經過500次循環比容量基本未發生衰減,保持在630mAh/g。該方法不僅限于使用PS和PANI進行包覆,任意兩種碳產率差別較大的碳源均可采用該方法制備中空核-殼結構。
圖2 合成硅@碳@空隙@碳示意圖
Wang等[3]采用同軸靜電紡絲的方法制備管狀中空Si/C核-殼結構,如圖3所示。內部流體采用Si粉和礦物油混合,外部流體采用大分子聚丙烯氰溶液。將制備好的電紡纖維浸泡在正辛烷中12h脫去礦物油就得到了內含Si顆粒的中空纖維,后續碳化即可制備管狀中空Si/C核-殼結構。該管狀中空Si/C核-殼結構在0.5C電流下經過80次循環,比容量保持在1300mAh/g,當電流增加到3C時,可逆比容量依然保持在700mAh/g。
圖3 同軸靜電紡絲法制備管狀中空Si/C核-殼結構示意圖
Zhao等以陽極氧化鋁(AAO)為模板,結合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刻蝕法(ICPE),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了一種CNT/SiNT/CNT/AAO自支撐材料。中空的管狀結構起到了緩沖硅體積變化的作用,外部的碳層可以充當集流體的導電層,內部碳層使形成的SEI膜更穩定,面電容高達6mAh/cm2,首次庫倫效率高達90% 。
原文標題:鋰電負極專題:硅碳材料改性之中空核-殼結構!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鋰電聯盟會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電流
+關注
關注
40文章
6891瀏覽量
132353 -
SiO2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瀏覽量
8535
原文標題:鋰電負極專題:硅碳材料改性之中空核-殼結構!
文章出處:【微信號: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眾號:鋰電聯盟會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