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讀
布里淵光時域分析儀(BOTDA)因其在長距離分布式傳感中對溫度、應變等多種參量的優良性能表現,受到了廣泛研究與應用。但其十分耗時的掃頻過程限制了系統的采樣速率,導致傳統BOTDA一般只能用于靜態測量。為實現動態測量,多種快速測量方案應運而生。其中,基于數字光頻梳的BOTDA無需掃頻,具有大動態測量范圍且能有效避免光功率抖動引起的測量誤差。然而,該方案存在空間分辨率和頻率分辨率相矛盾的固有限制,致使系統空間分辨率嚴重受限,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 針對上述問題,華中科技大學唐明教授、趙志勇副教授團隊提出了基于捷變頻數字光頻梳的高空間分辨率快速BOTDA方案,通過將不同起始頻率的“稀疏”光頻梳作為探測光,依次掃描待測光纖的布里淵增益譜(BGS),在接收端進行頻率相互交織形成“細密”測量光頻梳??稍诓粻奚l率分辨率的情況下,提升系統空間分辨率。此外,引入了二次方相位編碼對數字光頻梳進行相位調制以提高信噪比。基于所提出的空間分辨率提升方案,實驗實現了10km光纖上系統的空間分辨率突破至5m,同時測量范圍達1GHz,頻率不確定性低于2MHz,且具有動態測量能力。研究成果以“High spatial resolution fast BOTDA enabled by frequency-agility digital optical frequency comb”為題發表在Optics Letters期刊上。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何歡為論文的第一作者,趙志勇副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02研究背景
基于受激布里淵散射效應(SBS)的BOTDA由于傳感距離長、測量精度高和抗電磁干擾等優勢,被廣泛用于建筑防護、管道監測、火災報警等諸多領域。依賴于對向傳播的探測光和泵浦光在待測光纖中引起SBS,傳統BOTDA通過掃描探測光的頻率來獲得BGS,從而解調出沿光纖鏈路的溫度或應變信息。但是微波源的頻率切換速度較慢,導致掃頻操作非常耗時,極大地限制了傳感系統的監測速度。為了提升測量速度,多種動態測量的實施方案被提出,主要包括斜坡輔助、數字光頻梳、捷變頻和光學啁啾鏈技術等。其中,基于數字光頻梳的BOTDA利用光頻梳的多個梳齒在頻域上進行簡單處理即可一次性地獲得整段光纖的分布式BGS,避免了時域上光功率抖動引起的測量誤差,且測量范圍易擴展,適用于大動態范圍的快速測量。然而,受快速傅里葉變換限制,系統空間分辨率與頻率分辨率相矛盾,一般只能達到幾十米。針對這一問題,多個課題組分別提出了多泵浦脈沖和脈沖編碼等解決方案來提升空間分辨率,但系統空間分辨率仍舊不低于10m,對實際應用而言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因此,如何進一步提升空間分辨率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本團隊創新性地將數字光頻梳技術和捷變頻技術相融合,使得系統空間分辨率達到5m新紀錄,且系統傳感精度可靈活配置,為基于數字光頻梳的快速BOTDA提供了一種極具競爭力的空間分辨率提升方案。
03創新研究
3.1 捷變頻數字光頻梳
何為捷變頻?即快速變化的頻率,在BOTDA中通過將掃頻波形加載至任意波形發生器從而替代微波源來實現快速頻率切換。何為數字光頻梳?即像梳子一樣具有多個頻率梳齒且間隔穩定的的光信號,由數字信號通過光調制生成。與傳統BOTDA不同的是,基于數字光頻梳的BOTDA的空間分辨率并非由泵浦光的脈沖寬度決定,而是由作為探測光的光頻梳的幀長度決定,但幀長度與梳齒頻率間隔成反比。因此若要保持高空間分辨率,梳齒頻率間隔就要足夠大。本團隊提出的捷變頻數字光頻梳技術將多個大頻率間隔的數字光頻梳依次作為探測光以保證系統具有高空間分辨率,在接收端相互交織形成更精細的頻率梳以補償系統的頻率分辨率,便可在不犧牲系統測量準確度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空間分辨率。 捷變頻數字光頻梳通過快速切換具有相同頻率間隔但不同起始頻率的數字光頻梳,依次加載到探測信號端,在待測光纖中與泵浦光發生SBS作用后,經電域探測后在頻域上進行頻率交織,從而增加測量BGS的頻率分量。關鍵問題在于捷變頻數字光頻梳的電域探測,由于起始頻率不同,利用頻率固定的載波或本振光進行相干拍頻的傳統做法并不可取。既然載波難以變化,那就只能“自帶”頻率相應變化的本振光。通過插入一個可移動的、功率更高的余弦信號作為每個光頻梳的本振光,經電域探測后的拍頻信號都具有相同的頻率間隔和起始頻率,從而按照移頻順序實現頻率交織。該方法無需改變系統的原有架構,對數字光頻梳的基帶信號進行簡單預處理即可靈活配置系統傳感精度,為解決系統空間分辨率受限問題提供了一種巧妙的新途徑。
圖1基于捷變頻數字光頻梳的BOTDA原理圖
圖源:Optics Letters (2022)
https://doi.org/10.1364/OL.458100 (Fig. 1)
3.2二次方相位調制
梳齒的相位分布直接影響著光頻梳的峰均功率比(PAPR),具有恒定或線性相位分布的光頻梳在時域上表現為高PAPR的極窄脈沖,會嚴重影響系統的傳感精度。數字光頻梳的PAPR可以通過基帶信號的相位編碼來進行調控。一種常見的編碼方法是采用均勻分布的隨機相位編碼,在梳齒數量足夠的情況下可降低峰值功率,但性能有限且難以找到最優分布。為保障系統測量準確度,本團隊引入二次方相位編碼用于捷變頻數字光頻梳的相位調制以提高信噪比,即單個梳齒的相位正比于梳齒序號的平方,簡單且有效地降低了探測光的PAPR。 如圖2(a)所示,探測光由具有50個梳齒和20MHz頻率間隔的5個不同數字光頻梳組成,光頻梳之間的初始頻率差為4MHz。盡管額外的本振項會影響PAPR,但二次方相位調制信號的PAPR仍比隨機相位調制信號低3dB,比線性相位調制信號低10dB。圖2(b)和圖2(c)分別顯示了具有隨機相位分布和二次方相位分布的接收信號功率譜。顯然,使用二次方相位編碼的數字光頻梳接收信號功率更高、更平坦,為提升系統測量精度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新方法。
圖2信號功率譜:(a)探測光基帶信號 (b)隨機相位編碼的接收信號 (c)二次方相位編碼的接收信號
圖源:Optics Letters (2022)
https://doi.org/10.1364/OL.458100 (Fig. 2)
3.3高空間分辨率快速BOTDA
實驗系統如圖3所示,采用上述5個不同數字光頻梳的探測光配置,對應5m空間分辨率和4MHz頻率分辨率。通過調整泵浦脈沖的時延,不同的數字光頻梳在10km單模光纖中經SBS作用后,在BGS帶寬內獲得不同程度的增益,由直接探測得到拍頻信號并進行解調。經時鐘同步后,每個頻率梳的振幅和相位信息由快速傅里葉變換獲得。然后,接收到的各頻率梳根據移頻順序進行相互交織,以重建頻率間隔更小的精細頻率梳,利用無增益的信號作為背景噪聲,通過信道估計即可提取出BGS和布里淵相移譜(BPS),最后擬合計算得到沿光纖鏈路的BFS分布。
圖3基于捷變頻數字光頻梳的BOTDA系統圖
圖源: Optics Letters (2022)
https://doi.org/10.1364/OL.458100 (Fig. 3)
系統的單次測量時間為25ms,單個傳感點的BGS和BPS測量結果如圖4所示,洛倫茲擬合曲線的3dB帶寬約為35MHz。單個大頻率間隔的數字光頻梳只能獲取少量增益信息,但頻率交織使得頻率間隔縮小到4MHz,方可得到精確的測量結果。得益于二次方相位調制,系統沿光纖鏈路的BFS不確定性始終低于2MHz。
圖4(a)測量BGS及擬合結果 (b)測量BPS及擬合結果
圖源: Optics Letters (2022)
https://doi.org/10.1364/OL.458100 (Fig. 4)
為測試系統的傳感性能,在光纖遠端設置一個5m的加熱點。溫度測量結果如圖5(a)所示,可以看出系統對溫度變化具有良好的線性響應,最大測量誤差約為0.6℃。此外,將兩段相鄰的5米光纖依次作為加熱點,圖5(b)表明系統可準確識別相鄰加熱點,驗證了系統具有5米的空間分辨率。
圖5(a)溫度測量結果,(b)相鄰加熱點的BFS分布
圖源: Optics Letters (2022)
https://doi.org/10.1364/OL.458100 (Fig. 6)
最后,為驗證系統的動態測量能力,使用壓電陶瓷驅動器(PZT)進行振動測試。測量結果如圖6所示,表明系統具有大測量范圍且采樣速率達40Hz。可以結合偏振復用和相干檢測等技術,進一步提升系統采樣速率。
圖6(a)沿光纖鏈路的BGS分布 (b)10Hz方波測量結果
圖源: Optics Letters (2022)
https://doi.org/10.1364/OL.458100 (Fig. 7)
04應用與展望
本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捷變數字光頻梳的高分辨率快速BOTDA,在保持良好測量精確度下有效規避了空間分辨率受限的技術瓶頸,同時引入二次方相位編碼優化了探測光的PAPR。實驗驗證了系統在10km光纖上具有5m空間分辨率和40Hz采樣速率。若想進一步提升空間分辨率,可以使用更多的捷變頻數字光頻梳,但會以增加測量時間為代價。系統傳感精度可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進行靈活配置,在未來大動態范圍動態傳感方面具有重要研究意義和廣闊應用前景。
審核編輯 :李倩
-
分析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33瀏覽量
52152 -
數字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93瀏覽量
51353 -
頻譜分析儀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138瀏覽量
85350 -
BOTDA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5961
原文標題:Optics Letters:基于捷變頻數字光頻梳的高空間分辨率快速BOTDA
文章出處:【微信號:光纖傳感Focus,微信公眾號:光纖傳感Focu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