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IDS的第一階段(即基本型)使用時分多址(TDMA)工作方式, 它將時間軸劃分為一個個長度為 12.8 分鐘的時元(epoch),每個時元又劃分為長度為12秒的64個時幀(frame),每個時幀又劃分為長度各為7.8125ms 的1536個時隙(time slol),因此每個時元包含 98304 個時隙。
在每個時元中給每個JTIDS系統的成員分配一定數量的時隙以發射信號,而在不發射信號的時隙中則接收其它成員所發射的信號,每個系統成員均備有準確的時鐘,而且為了實現時分多址工作,要以一指定成員的時鐘為基準,其它成員的時鐘則與之同步,形成統一的系統時。這種以周期性的時元為聯系的時隙和成員的集合體叫做JTIDS 網,如下圖所示。
圖 JTIDS工作網圖
在分配給網成員的每一發射時隙中,該成員共發射129個脈沖。脈沖是用調制信號調制載頻后形成的,脈沖載頻為 Lx 波段,調制信號為32位基碼組成的偽隨機序列段,每個基碼寬0.2us, 因此偽隨機序列段和脈沖寬度均為6.4us,調制方式為MSK。
在這129個脈沖中,各脈沖的載頻不一定相同,由系統在960~1215MHz的范圍內作偽隨機選擇,叫做跳頻。作為調制信號的偽隨機碼也可能不一樣,因為它們的作用和所代表的數據不一樣。
在TDMA中,脈沖之間的重復周期為26us,而且第一個脈沖與時隙起點一起出現;在DTDMA(動態時分多址)中則是另一回事,總脈沖數不一定為129 個,各脈沖出現的時間也是偽隨機的,叫做跳時。
因此總的說來,在 JTIDS 信號中每個脈沖可以以:載頻頻率、用作調制信號的偽隨機碼以及脈沖出現時間三個參數來描述,如下圖所示。
圖 JTIDS的脈沖
每一個時隙的時間分配關系如下:第 1 部分為信息段,即129個脈沖所占用的時間,如下圖 8 所示。其中前 20個脈沖叫同步段,后109個脈沖用作數據傳輸。在同步段中,前 16 個脈沖用作粗同步, 后 4 個脈沖用作精同步。
由于在TDMA中脈沖出現時間是周期性的, 因此其重復周期為26us,因此信息段 129 個脈沖的總持續時間為3.54ms。時隙余下的4.4585ms為第2段,叫保護段,作用在于使所發射的信號在下一個時隙開始之前,能傳播到視距內JTIDS網的所有其它成員。
時隙的時間分配圖
由于JTIDS 的各成員間的相對位置關系是變動著的,因此天線一般為全向,作用距離在作直接通信時為 300n mile視距范圍,在作接力通信時為 500n mile。由于各個網成員時鐘同步誤差和為了提高系統的抗干能力的關系,發射信號的起點與由系統時確定的時隙起點間有一些差別,叫做定時抖動,由于時隙長度和信息段長度均是固定的,此時保護段的長度使零相應的改變。由時元到時隙的時間劃分關系如下圖所示。
JTIDS TDMA時元到隙的劃分圖
審核編輯:湯梓紅
-
發射信號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瀏覽量
8581 -
數據鏈
+關注
關注
2文章
39瀏覽量
15790
原文標題:數據鏈?系統的時隙劃分方法
文章出處:【微信號:雷達通信電子戰,微信公眾號:雷達通信電子戰】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