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計算為核心的新型計算體系正帶來三大變革:首先,云重構了整個IT硬件體系,數據中心、芯片、服務器等產業鏈發生深刻變化;其次,軟件研發范式發生深刻變革,Serverless、低代碼、AI大模型開源等趨勢,大幅提升軟件生產效率;最后,云和端加速融合,算力從端轉移上云,未來萬物皆是計算機。”在2022云棲大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闡述了云計算的變革路徑。
張建鋒認為,云計算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未來十年軟硬件一體化的自研計算體系是云服務商的立身之本,只有在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上持續創新才能搶占定義權。
云計算重構 需打造軟硬件一體化計算體系
從云計算演進歷程來看,過去十多年,云的創新主要集中在軟件領域,首先出現了分布式虛擬化,而后實現了資源池化,形成了廣泛的應用規模。而現在,云計算已經從軟件創新,走向軟硬件協同創新,用云來定義整個IT硬件體系。
而軟硬一體化意味著需要有專門的硬件來做定制化的加速,未來芯片業不僅拼工藝拼封裝,更多拼的是對計算未來架構的理解,能否開發出更適合計算架構的新一代硬件。
在這方面,阿里云做了諸多探索。今年,阿里云發布了一款云數據中心專用處理器CIPU,替代CPU來管理和加速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這是一種全新的架構方式,代表著云計算深入到數據中心內部做體系化創新。CIPU實現了全面專用硬件加速的高性能,包括高帶寬、高吞吐和彈性RDMA的能力。“飛天+CIPU”的組合性能表現普遍優于業內同類產品,性能可提升20%以上。
在此基礎上,阿里云基礎設施已經廣泛基于CIPU架構進行建設,并且構建了全棧自研的基礎設施,例如自研CPU芯片倚天710、磐久服務器、EIC高性能網卡、磐久交換機等自研硬件。
特別是阿里巴巴云年發布了首款“為云而生”的芯片倚天710以來,近一年來取得長足進步。目前,倚天710云實例與飛天操作系統及CIPU融合,在數據庫、大數據、視頻編解碼、AI推理等核心場景中的性價比提升超30%,單位算力功耗降低60%,這是中國首個云上大規模應用的自研CPU。
而且阿里云提供豐富的生態工具,支持全應用生態適配。不僅實現了一云多芯,通過阿里云平臺,將不同Arm架構、x86架構的CPU的差異化都進行了屏蔽,用戶可面向統一的開發環境來進一步提升效率。而且,0代碼修改即可完成主流業務遷移。
張建鋒表示,過去十多年,飛天為阿里云打下了扎實的技術基礎,讓云實現了第一次飛躍。自研CPU芯片倚天710、下一代云計算體系架構CIPU將為阿里云構建第二技術曲線,是云面向下一代技術構建的核心競爭力。未來阿里云還將繼續擴大自研CPU的部署規模,預計未來兩年內20%新增算力將使用自研CPU芯片倚天710。
云端加速融合 持續聚焦核心技術
隨著算力時代到來,計算正在創造越來越多的終端形態。張建鋒認為,云端加速融合,算力正在不斷從終端轉移上云,這讓終端突破了物理限制,不僅手機、電腦、汽車、音箱會變成計算機,未來萬物皆是計算機。
在操作系統、數據庫、存儲、網絡和芯片等技術領域持續深耕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的阿里云,面向這一融合趨勢,也是持續創新和賦能。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要與Arm、x86三分天下之一的開源RISC-V架構,阿里也在全面布局。,作為全球RISC-V技術與生態發展的引領者,阿里已經完成了和云操作系統的適配,邁出了端邊云一體的重要一步。
在PC電腦端,張建鋒就指出,未來阿里云繼續將RISC-V芯片和無影架構結合,讓創新終端具有更高性能、更低能耗,并實現全棧自研。
正如張建鋒所言,云計算將隨著全面革新的傳統架構,通過先進的計算體系為企業提供高性能的計算能力,通過全新的軟件研發范式加速企業應用的開發,通過數據智能助力企業挖掘數據的價值未來。
“新一輪的科技變革正在深入發展,阿里云將堅持技術長征,面向下一代體系去構建第二技術曲線,抓住未來技術的定義權。”張建鋒最后強調,“阿里云將繼續聚焦核心技術,堅持伙伴領先,持續學習行業知識,積累行業經驗,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提升更先進、更高效、更可靠的數字化創新能力,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把握先機,共成長共進步,讓千行百業因云而不同。”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59瀏覽量
425701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48瀏覽量
1376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