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總能看到如下的技術詞匯
Eco OLED、COE、PLP、CFOT
看似毫不相干
實則均指向COE技術
即在AMOLED封裝后
光刻一層彩膜
替代Pol
既能降低反射,提升顯示效果
又能提升透過率,降低功耗
還能降低面板厚度,實現輕薄的效果
基于技術的實現手段
本文統一以COE描述
Part 1:緣起
技術的產生
還得從OLED器件結構說起
……
由于頂發射OLED的金屬電極反射環境光
當環境光較強時
在反射光的作用下
屏幕的顯示效果和對比度會大幅下降
導致用戶很難看清屏幕
面對這樣的問題
該如何解決呢?
Part 2:C-Pol技術
解決方案有兩種
第一種是借鑒現有的反射式LCD技術
業內發展出Circular polarizer技術
即C-Pol技術
偏光片用于改變光線的方向
當環境光通過線偏+1/4波片后
會被調制為圓偏振光
當其再通過1/4波片后
會被調制為相反方向的線偏光
因與PVA正交而無法通過
減少環境光的反射
偏光片的加入
意味著更好的對比度和色偏表現
但本質上會降低發光效率
導致透過率較低、面板較厚
Part 3:COE技術
雖然C-Pol技術能降低反射
但折疊后折痕無法完全恢復
這與市面上OLED折疊產品的趨勢背道而馳
既然偏光片較厚
那有沒有很好的替代呢?
延續這個思路
業內開發了第二種方案
即“無偏光片顯示技術”
在封裝后光刻一層彩膜
利用BM和RGB吸收部分環境光
透過彩膜的部分被電極反射
進而被BM、PDL吸收
降低反射率
具體是如何實現呢?
Round 1:環境光 VS BM
BM即黑矩陣
對光具有強烈的吸收作用
環境光碰到它
便會有去無回
Round 2:環境光 VS 彩膜
彩膜可以過濾出特定顏色的光
當環境光穿過彩膜時
會顯示出透過對應顏色的光
當光線遇到PDL
將被PDL吸收
如果光線落到金屬電極上
將再次被反射
反射過程會有部分被BM區攔下
其余則穿過彩膜
反射到外界
盡管與C-Pol技術相比
COE在降低反射上略遜一籌
但其能實現透過率的提升
有效降低功耗
使厚度進一步減小
不失為一種魚與熊掌兼得的解決方案
盡管工藝方面與Panel工藝兼容
但需要低溫制程
增加制造過程的復雜程度和成本
且視角色偏、反射衍射現象等尚待解決
目前業界廠商
已紛紛布局COE技術
技術普及尚待時日
期待廠商們可以將COE技術優化改進
提供更好的色彩表現及折疊能力
為用戶帶去更好的終端體驗
審核編輯:劉清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00瀏覽量
224207 -
RGB
+關注
關注
4文章
798瀏覽量
58505 -
PVA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瀏覽量
11839
原文標題:熱門的COE技術到底是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ZHISHIKU-Pro,微信公眾號:知識酷Pro】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