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跑出了一個罕見的超級獨角獸。
投資界獲悉,粵芯半導體本周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戰略融資,躋身半導體超級獨角獸行列。本輪融資由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下屬廣州科創產業投資基金和廣東粵財控股下屬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聯合領投,同時獲得中國農業銀行下屬農銀投資和中國建設銀行下屬建信投資等既有和新戰略投資股東追加投資。
這是廣州半導體界一顆明珠——2017年,粵芯半導體在廣州成立,隨即火速實現量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家專注于模擬芯片領域和進入全面量產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業。短短幾年時間,公司身后聚集了一個超豪華的投資人陣容,既有長長的市場化投資機構,也有廣州當地產業基金撐腰,更是不乏汽車、工業領域赫赫有名的產業資本,投資機構數量之多,場面之壯觀,令人驚嘆。
可以說,粵芯半導體將廣州乃至大灣區的造芯熱情推向了高潮。在外界的印象里,珠三角半導體落后于長三角,“我們一年投的5家芯片公司,全部在華東。”這是三年前某深圳本土創投機構的感嘆。時過境遷,如今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為核心的大灣區正全身心投入到芯片產業,希望打造一條涵蓋設計、制造、封測等環節的半導體及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播下種子,一個個芯片獨角獸正在大灣區拔地而起。
崛起于廣州本土的超級獨角獸,國資簇擁,VC/PE云集
這一個超級半導體獨角獸有何來頭?
時間回到2017年,粵芯半導體在廣州黃埔區的中新廣州知識城正式成立,這是廣東省全力打造的本土集成電路企業。一直以來,廣州缺乏大型芯片制造項目,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發展芯片關聯產業發展的瓶頸。“粵芯半導體被廣州寄予了厚望。”一位半導體投資人回憶。
粵芯半導體很快用實力證明了自己——2018年3月打樁、10月主廠房封頂、2019年3月設備搬入,6月生產設備調試完畢開始投片,9月兩個工藝平臺開發完畢、通過可靠性驗證,并開始爬坡“量產”……僅僅用了18個月,粵芯半導體便完成了這套流程,實現從無到有到量產的突破。數據顯示,粵芯半導體一期項目于2020年12月實現滿產運營,產品良率達到97%以上。
這一成就也徹底改寫廣州缺“芯”的前史。“粵芯半導體投產啟動標志著廣州可生產在地芯片,填補了之前廣東、廣州芯片生產空白,是‘廣州第一芯’。之后我們可以直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客戶群。”粵芯半導體副總裁李海明曾向《廣州日報》如此評價。
由此,粵芯半導體從消費級芯片起步,延伸發展至工業級和車規級芯片,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家專注于模擬芯片領域和進入全面量產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業。
一路走來,粵芯半導體在VC/PE圈備受關注。2021年7月,粵芯半導體完成新一輪融資,本次融資由國內深具集成電路行業投資經驗或上下游產融緊密協同的廣東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投創業、蘭璞創投、華登國際、吉富創投、廣汽資本、惠友投資及農銀投資等機構聯合組成。
不到一年時間,粵芯半導體又完成了45億元融資,投資方陣容豪華——粵財控股管理的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廣汽集團旗下廣汽資本、上汽、北汽等車企旗下產業資本,以及越秀產業基金、盈科資本、招銀國際、盛譽工控基金等戰略投資股東。同時,粵芯半導體還獲得包括華登國際、廣發證券、科學城集團、蘭璞創投等多家既有股東在本輪融資中持續追加投資,既有股東認購本輪融資金額超過60%。
對于此輪押注,粵財控股旗下的政府投資基金管理人粵財基金董事長林綺坦言:“粵芯半導體是廣東省打造我國集成電路第三極的重要承載主體,近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我們將充分發揮省級金控平臺的綜合優勢,持續支持粵芯半導體做大做強,補齊廣東省晶圓制造業短板,帶動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其中,廣汽集團與粵芯半導體互為投資方。廣汽集團先是連續兩輪押注粵芯半導體,而粵芯半導體隨后參與了廣汽集團旗下廣汽埃安的183億元A輪融資。不止如此,廣汽埃安和粵芯半導體成立了一個30多人的聯合工作組,一同研究哪些芯片可以做國產替代,而廣汽研究院也和粵芯半導體成立工作組,探究未來3—5年的汽車需要什么樣的芯片,哪些芯片可以一起慢慢孵化。
作為芯片領域的投資老將,華登國際一直在半導體產業進行全產業鏈布局。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黃慶博士曾表示,粵芯半導體是國內半導體制造行業的后起之秀,發展勢頭強勁。
今年9月,粵芯半導體成功入選《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榜》,成為集成電路行業的超級獨角獸,估值早已超百億。
如今,粵芯半導體最新一輪融資出爐——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下屬廣州科創產業投資基金、廣東粵財控股下屬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中國農業銀行下屬農銀投資和中國建設銀行下屬建信投資等知名投資機構。據悉,本次融資所獲資金將全部用于粵芯半導體三期項目的投資建設,前一次融資亦用于該新項目。
至此,這只芯片獨角獸正在席卷創投圈,更是憑一己之力盤活了廣州的半導體產業江湖。
VC/PE組團去廣州
以粵芯半導體為起點,廣州的集成電路產業建設如火如荼。
實際上,在粵芯半導體落戶廣州后,數十家集成電路企業曾慕名前往廣州中新知識城考察,計劃在此落地。數據顯示,中新知識城已吸引數十家半導體企業落戶,涵蓋芯片設計、封裝測試、終端應用等領域,其中更是不乏營業額過億的企業。
除了優質項目,廣州充分發揮了母基金的杠桿效應。由此,嗅覺敏銳的半導體投資人紛紛趕來廣州。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11月,廣東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首期形成200億元規模,二期規模擴大到500億元規模。據悉,該母基金首期成立設計、生態、風險三類子基金,分別由上海武岳峰基金、中芯聚源和華登國際三家業內知名半導體創投機構管理。
到了2022,廣州設立母基金更加兇猛,建設半導體產業的勢頭只增不減。這里我們截取了幾個片段——
今年1月,廣州產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東旺帶隊赴上海主動開展產業招商,與半導體頭部投資機構華登國際、興橙資本達成戰略合作,并與中微公司、中芯聚源、武岳峰科創就半導體產業導入廣州事宜展開深入交流,期待與頭部機構深度合作,布局廣州半導體產業。
7月,廣州最大的政府引導基金廣州市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官宣旗下子基金招GP,共涉及12個產業,單筆出資不超過2億元。新興基金成立于2017年,旗下子基金多達100支,子基金總規模超800億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新材料與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領域均有投資布局,目前已經成為廣州市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幫手。
8月,廣州產投集團與智路資本、廣州開發區國企代表簽訂協議,共同設立500億元廣州前沿科技產業基金,圍繞以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前沿科技產業,投資具有戰略性、引領性、前瞻性的大中型項目。雙方積極將國內半導體龍頭企業紫光集團及其上下游生態圈企業導入廣州,推動廣州市集成電路產業等前沿科技快速發展,助力廣東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第三極。
此外,廣州產投集團還官宣了一個大手筆動作——正在設立1500億產業母基金和500億創投母基金。這兩項母基金旨在為科創企業提供“雨林式”服務,通過金融支持、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賦能中小企業一路成長。此次簽約是廣州產投集團牽頭組建的1500億元廣州產業母基金和500億元廣州創投母基金啟動前奏。
這還不包括,廣州今年陸續創立了聚焦投資早期專精特新企業的廣州科技創新母基金、圍繞鄉村振興產業鏈進行投資的廣州鄉村振興基金、重點投資于新興產業領域的新興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等多家產業母基金。
而在創投圈引發轟動的是,廣州產投集團就1500億元廣州產業母基金和500億元廣州創投母基金舉辦多場管理辦法暨產業招商研討會。參與產業招商研討會投資機構陣容十分盛大——
國內外頭部投資機構方面,中金資本、高瓴、招商局資本、國新基金、深創投等受邀參加;參會的兄弟城市母基金管理機構,則有杭州資本、上海科創集團、深圳天使母基金、蘇州元禾等。同時,會上還看到本地知名創投機構如廣發信德、創鈺投資、越秀產業基金、鄉村振興基金、科金控股等,以及產業龍頭企業的投資機構如廣汽資本、平云資本、工控資本等代表的身影。
廣州金控基金同樣來勢洶洶。資料顯示,廣州金控基金是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受托管理了兩只廣州市市級政府引導基金,分別為廣州市科技局50億元的科創母基金,以及廣州市國資委25億元的國企創新基金。
其中,科創母基金已完成6批次子基金的遴選工作,累計篩選公示擬合作機構81家,已與包括深創投、松禾資本、險峰長青、達泰資本、廣發信德、丹麓資本等知名機構在內的22家合作機構完成子基金組建落地工作;國企創新基金則累計完成8支子基金組建。
一時間,全國各地的VC/PE都跑到了廣州——截至目前,廣州金控基金吸引了IDG、深創投、中金資本、光大控股、鼎暉投資、招銀國際、軟銀中國、武岳峰、經緯中國、順為資本、元禾原點、松禾資本、平安創投、鐘鼎資本、明勢資本、中科創星等優秀創投機構參與申報。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廣州的創投力量并不算活躍,VC/PE大多聚集在隔壁的深圳。如今隨著母基金紛紛落地,VC/PE重新涌向廣州的一幕正在上演。
半導體落后于長三角,大灣區拼了
“珠三角為何在半導體上落后于長三角?”這一問曾經深深刺痛珠三角產業界。
因此在梳理繁花般的廣州母基金的時候,我們發現羊城對“集成電路”尤為鐘情。從投資方向到挑選的GP大多與集成電路有著密切的關系。譬如粵芯半導體的股東——廣州產投集團曾陸續與華登國際、智路資本、興橙資本、武岳峰等半導體頭部投資機構合作設立基金,今年以來已累計投資超50億元為廣州引芯強芯。
廣州為何如此重視集成電路?深思一層,背后邏輯不難理解——廣州雖然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制造業城市,轄區內有50多個產業集聚區,但卻在半導體產業鏈存在著技術短板。當長三角在半導體高歌猛進時,以廣州、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卻幾乎在半導體產業上隱身。
廣州的芯片之缺,也是整個大灣區的隱痛。用一位資深投資人的話來說,珠三角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不平衡,設計產業很大,芯片制造產業底子薄、全面布局晚,芯片研發、高端科技支撐不足,芯片人才供給體系不完善,總體競爭力受到影響。
這一點,不少本地投資人感受深刻。以往在他們的接觸中,不少初創公司可能拿著來自珠三角的投資,卻傾向于在長三角落戶。
華南一家早期投資機構合伙人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去年,該合伙人十分看重的一個光芯片相關的初創公司,在完成天使輪投資之后選擇落在了長三角。“我們投的芯片公司常常被長三角‘挖走’,或是因為政策、或是考慮封裝便利,各種原因也讓我們很無奈。”
對此,粵澳半導體產業基金、執行事務合伙人李進先曾分析,廣東集成電路制造領域發展薄弱,是因為其過度市場化和開放,集成電路產業在制造端相對周期更長、投入量更大。因此,廣東需要在制造端和封裝端做資金和資源都比較重度的投資,同時還要找一些項目導入到大灣區。從整個產業鏈角度來看,新增晶圓廠和封裝廠的項目是未來大灣區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重心。
發力雖晚,但珠三角發展集成電路的決心已定。這其中,身為省會的廣州一馬當先,從全身心地扶持粵芯半導體到各處招攬專投芯片的投資機構,逐一攻克自身短板。
今年6月,廣州南沙發布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從重大項目落戶、企業融資、完善集成電路產業鏈、補貼企業生產型用電等九個方面進行扶持。比如,對新引進的集成電路制造類企業給予總投入10%、最高3億元落戶支持。
目前,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成為了全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高地的核心承載區,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數據顯示,該地區擁有大灣區最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集聚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超120家、占廣州90%以上,初步奠定了由芯片設計、晶圓制造、芯片封裝和集成電路測試四個主要環節及支撐配套產業構成的產業鏈格局。
放眼整個大灣區,大力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已成為共識。不久前,深圳發布了《深圳市培育發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 年)》,提出到2025年,制造、封測等關鍵環節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產業營收突破2500億元,形成3家以上營收超過100億元和一批營收超過10億元的設計企業,引進和培育3家營收超20億元的制造企業。
有著巨大應用市場空間的制造之都佛山也不甘落后。根據佛山發布的《佛山市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力爭到2025年,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
還有東莞,《東莞市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東莞市集成電路產業營業收入超800億元,力爭達到1000億元,建成華南地區高端封裝測試重要基地、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及應用創新重要基地。
而珠海,雖然依靠MP3、MP4、智能手表、藍牙耳機、智能音箱等消費類芯片混得風生水起,也在奮力補足自身制造、封測方面的缺陷。《珠海市大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珠海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規模達到1000億元”。
看到這一幕,不少投資人十分感慨:為了集成電路,大灣區真的拼了。“廣東歷來是一個很務實的地區,也是國內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既然政府下了決心,無論是政策、方式方法,以及產業發展模式等方面,都會不斷做優化。”一位關注芯片產業的投資老兵曾如是說道。
路漫漫其修遠矣,中國半導體崛起是一場漫長的征程。過去一度缺席的珠三角,正在全力追趕。“趕超京滬,全國第一。”最近接觸了廣深多家引導基金后,一位來自北京的投資人感嘆,這片土地正在漸漸重拾昔日制造業的榮光。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53瀏覽量
42477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518瀏覽量
219841 -
粵芯半導體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瀏覽量
136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