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動力電池市場似乎發射了一枚“信號彈”:TWh時代正加速到來。2021年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總計為219.7GWh,TWh時代則意味著電池產量將達2021年的5倍。
我國動力電池行業應當如何把握這一新階段下的機遇與挑戰呢?
在行業內工作33年之久的劉彥龍,欣喜地見證了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的高速成長。“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共同推進傳統技術路線與新興‘黑馬’技術路線,探索技術路線‘雙螺旋’模式發展道路,才能夠為動力電池行業加速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技術支撐。”
從“0到1”的電池背后:亂云飛渡仍從容
回顧我國動力電池的發展歷程,一詞足以概括:亂中取勝。
21世紀之初,從技術到材料,我國鋰電池企業都面臨著關鍵性難題。
后來,國內企業開始發力,眾多企業前赴后繼攻克關鍵技術難題,逐漸擺脫困局,甚至涌現了“四小龍”的比亞迪、天津力神、ATL、比克等較有影響力的中國鋰電池品牌。
中國電池產業,開始在全球市場舉足輕重起來。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都是3C數碼電池在獨占鰲頭。
2009年元月“十城千輛”工程的“臨門一腳”,打破了這一局面。
政府補貼接踵而至。
一夜之間,電動汽車這一新興的能源動力交通工具成為人們熱切討論的話題,這也宣告著,其背后的動力能源——動力電池時代的來臨。
經過十幾年的沉淀,動力電池逐步由示范階段邁入產業化階段,成為鋰電池市場的主力軍。
“2021年我國動力電池出貨量約占鋰電池總出貨量的68%。動力電池預計將是鋰電池未來市場增長的主要來源。”劉彥龍表示。
2021年我國電動汽車產量較2020年增加了219.9萬輛,同比增長160%;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較2020年增加了326萬輛,同比增長106%。
全球電動汽車需求快速增長之下,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宣布擴產。但這兩年的局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行業迎來了又一個大挑戰。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動力電池因短期內原材料產能嚴重不足的狀況等,價格暴漲。“這背后有資本炒作等因素。”劉彥龍表示,資本涌入有兩面性,資本市場中不乏存在一些短期內炒作、短期內囤積控制資源的行為,而短期內產能并無法滿足資本激增帶來的龐大的需求。
動力電池企業采取大量措施,盡可能地降低制造成本。但是這也只是杯水車薪。動力電池企業無法完全消化暴漲的制造成本,因此將壓力轉移至整車企業。今年5月,比亞迪新款唐EV開啟預售,起售價相比現款上漲3300元。
為避免未來在原材料價格波動中受到大影響,早在2021年下半年,動力電池企業大范圍地布局原材料項目。2022年1月,寧德時代宣布,計劃與永興材料共同投資建設碳酸鋰項目。各類原材料的新增產能預計將在項目開啟后的2-3年內釋放。供需關系趨于緩和后,原材料價格將逐步趨于平穩。
“預計到2023年年底,鋰電池原材料價格將恢復平衡,但無法判定是否會回落到暴漲前的狀況。”劉彥龍表示。
但市場就是在“亂”中成長起來的,許多大企業都見慣了風雨。
行業洗牌成必然,綜合實力是關鍵
原材料價格暴漲,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爭相展開鋰資源布局。
2022年4月,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宜春時代以8.65億元獲得鋰礦探礦權。同年3月,盛新鋰能宣布擬向比亞迪定向增發,擬募集資金總額約為30億元。此次定向增發后,比亞迪持有盛新鋰能的股份預計將超5%。雙方將共同開發并獲取鋰資源。
巨頭將手伸向鋰資源,是否會造成鋰資源壟斷?市場中開始出現類似的質疑聲。
“動力電池企業為不斷新增產能、穩定提升市場份額,必將提前布局上游原材料,保證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劉彥龍說,當動力電池行業逐漸成熟,資源自然而然會向更加優質的項目、企業匯聚,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是大勢所趨。
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動力電池行業持續洗牌,若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將難以生存。強者恒強,馬太效應加劇。
“產能提升、技術開發、成本管控是綜合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快速提升這三項能力,動力電池企業才能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劉彥龍表示。
資本雄厚的頭部企業,顯然擁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趨勢之下,中小型企業和初入賽道的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尋找一份量身定制的發展路線,或許才是中小型企業及初入賽道的企業的有效方案。
“中小型企業和初入賽道的企業應當審視自身,挖掘企業優勢,尋找細分市場,進行差異化發展。”劉彥龍說。
傳統與新興,技術路線“雙螺旋”模式
差異化背后,往往伴隨著路線的選擇。
即便是在動力電池發展如火如荼的現在,技術路線之爭也從未間斷過。傳統技術路線之爭,新興“黑馬”技術路線之爭,正斗得“亂花漸欲迷人眼”。
傳統技術路線指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二者各有優劣,爭議從未中斷。
劉彥龍認為,三元鋰電池續航里程占據優勢,但是制造成本較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但大量的政策補貼的推出,減緩了三元鋰電池的成本壓力,為其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因此,早些年三元鋰電池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歐美國家的電動汽車車企,以及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推出的電動汽車高端車型,大多數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
近兩年隨著“補貼退坡”、材料價格上漲,磷酸鐵鋰電池開始“扳回局面”。對續航里程要求較低的龐大的中低端市場則更加看好磷酸鐵鋰電池。
“短期內三元和‘鐵電’之爭仍將繼續。”劉彥龍說。
另一方面,以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為首的新興“黑馬”技術路線之間的爭論同樣從未中斷。
相較于傳統技術路線,新興“黑馬”技術路線尚未成熟,正處于逐步攻克技術難題和產業化難關的階段。
“儲量豐富、低溫性能高、快充性能佳,未來鈉離子電池將是鋰離子電池的有益補充。”劉彥龍表示。
在儲能領域和對續航里程要求不高的兩輪車、低速車領域中,鈉離子電池能夠起到鋰離子電池和鉛酸電池的部分替代作用。我國的兩輪車市場保有量近4億輛,而將近70%均使用鉛酸電池。若鈉離子電池能夠擔起鉛酸電池替代重任,將獲得一個萬億級市場。
“得益于能量密度和安全等方面的優勢,全固態電池被看作是未來可充電池技術的核心。”劉彥龍說。
作為固態電池核心技術、以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類復合材料為主的固態電解質受到廣泛關注,成為不少科研院所,企業研發部門技術攻關的重點。
劉彥龍表示,全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過程,也將是電池正負極材料體系的一場全面變革,高鎳正極、富鋰正極、硅基負極、鋰金屬負極將逐步得到產業化應用。
固態電池的產業化發展將經歷由半固態、準固態、全固態的三個過程,最終將由固態電極和固態電解質材料構成電芯,不含有任何液體電解質。同時,固態電池憑借結構簡單這一優勢,其規模化生產有望實現制造成本低于主流液態鋰離子電池。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共同推進傳統技術路線與新興“黑馬”技術路線,探索技術路線“雙螺旋”模式發展道路,才能夠為動力電池行業加速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技術支撐。”劉彥龍說道。
審核編輯 :李倩
-
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60文章
8155瀏覽量
171005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42瀏覽量
77805 -
鈉離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瀏覽量
6803
原文標題:TWh時代正加速到來 劉彥龍:動力電池企業應具備這3項能力
文章出處:【微信號:xincailiaozaixian,微信公眾號:新材料在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