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變革和時代變遷中,通過志愿服務回饋社會一直是 IBM 不變的藍色基因,也是每一位 IBM 人拓展自我、踐行“科技向善”的途徑。
今年以來,公司開展了一系列倡議與行動,鼓勵每一位員工積極投身志愿者服務。例如,在“I Pledge”的倡議中,員工被鼓勵投入至少一小時參與社區志愿活動,隨地、隨手傳遞科技的溫暖。IBM 志愿者可以借 IBM SkillsBuild 公益學習平臺 ,選擇“聽、說、讀、寫“ 中的一種方式將知識與技能分享給學生及老師,這其中包括了用“給鄉村學生的一封信“ 分享自己求學經歷、學習經驗等這一創意形式。
我們也希望借國際志愿者日來臨的機會,與各位讀者分享這些彰顯 IBM 志愿者心系社區、關愛弱勢群體的信件。這是我們分批呈現這些信件系列的第二篇。
寫信人:劉荷輝
劉荷輝于2006年加入IBM中國知識產權法律部,于2009年任專利組合(PPM)副經理至今。其專注于專利事務,如發明挖掘和審核、專利申請撰寫等相關工作。在加入IBM之前,他曾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審查員。劉荷輝擁有理學博士學位、專利代理人和律師資格。
在 IBM 工作期間,劉荷輝積極參與了 IBM 主導的 IBMer kids 夏令營、歷界AI啟蒙季、“Reading STEM for kids”、“Walk for Green”、“One letter”等志愿項目。并于 2022 年獲得 IBM CEO頒發的全球“IBM 杰出志愿者”等榮譽。
以下是劉荷輝給鄉村學生們的一封信: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剛為大家上完 IBM AI 啟蒙季課程第一節課的劉荷輝老師。你們的開朗熱情感染了我們每一位志愿者,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你們的成長環境和我經歷的非常相似,借此機會特別想和你們分享一下自己成長的一些小故事。
我父母是地處湘贛邊界的一個偏僻農村的農民,我有兩個哥哥。父母非常勤勞和節儉,日子雖然過得很艱難,但是他們仍然會想方設法確保我們哥仨能夠填飽肚子,不至于太過饑餓。記得我在七歲之前都是吃紅薯飯,說是飯,其實紅薯占絕大多數,而且有時很多是放了很久、腐爛發黑后又重新曬干的紅薯干,一碗紅薯飯很難看見白色。我媽后來告訴我,最困難的時候,家里沒有買鹽的錢;只好收集家里一些破爛,在大中午頂著烈日送到廢品收購點賣掉,湊點買鹽錢。之所以中午去,是因為可以避免碰到太多的熟人,免得自己尷尬。直到 1982 年湖南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我才第一次吃到真正的白米飯。第一次吃白米飯,我就吃了近六碗!然后整個下午就一直呆坐在家里的石頭門檻上,動彈不得,直到現在我都沒有打破這個記錄。
那時南方的冬天非常冷,雪有時竟能下到齊小孩膝蓋深。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是,我二哥經常沒有合適的衣服穿,冬天有時也沒有合腳的鞋穿,有時就穿著用稻草裹著基本沒有鞋幫的鞋去放牛。二哥為此責怪我媽不公平,輕慢他。我媽后來的解釋是因為二哥個子長得太快,沒那么多錢及時給他買新鞋。事實上,二哥是我們兄弟仨中長得最高的。每到冬天,我的手就會生凍瘡,然后凍瘡會潰爛,形成很深的坑,里面有時會充滿魚凍似的液體。另外手還會有其它很深的裂紋。現在手上還有以前凍傷留下的疤痕。
為了給父母減輕負擔,我們兄弟三人很小就開始干家務事和農活。那時,我早上會和哥哥一起去放牛、割豬草,然后哥哥背豬草,我牽牛回家。吃完早飯后,我再去離家近1公里遠的小學去上學。放學后,我又要一邊放牛,一邊和我哥一起割魚草,割滿一筐草才趕在天黑前回家。割魚草刀非常鋒利,小時候動作不麻利,難免有時會割到手,鮮血直流,不過那時候身體好,也不用消炎藥,如果傷口太深就用點草木灰,十天半個月就自愈了。
吃完晚飯后,在煤油燈下把當天老師布置的功課做完(到后來村村通電,就改用電燈)。比較幸運的是,那時候布置的作業也不多,所以我整個小學生活過得輕松快活。小時候我無論是做家務或者學習,都非常自覺。現在我回家還發現有鄉親仍然用我作為榜樣來教育小孩,我的相片居然也掛到了鎮上的家風館,以激勵后輩學子。
雖然現在想起來,覺得那時的日子非常艱難,但是我那時是非常快樂的,并對整個世界充滿好奇。我母親識字不多,只上了一陣子夜校,識得一百來字,基本屬于文盲。我爸上過半年私塾,據說因為每天上廁所次數過多(每天只能喝米少水多的稀飯,有時還喝點涼水充充饑,也沒辦法不多上廁所),經常被老師訓斥;后來因為戰亂,又加上家中無力再供他繼續念書,也就輟學了。但我爸通過后天努力還是認識了很多的字,后來我少年離家就讀,父親也經常寫信勉勵我。我父母對教育的重要性有近乎宗教式的認可,對我上學是千方百計地支持。我在做功課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叫我去做家務。我想也正是爸媽的這種支持,使得我能堅持一直上學直到獲得博士學位。
上了小學識字之后,我就比較熱愛閱讀。我爸有兩個弟弟,他們后來都當上了工人。那個時候工人和農民的生活區別非常大。兩位叔叔給孩子買了較多的書,我就經常向我叔家借書看,現在還記得他們家里用來裝書的木箱的模樣。看過的書中,印象最深的是金庸全集、魯迅全集,還有一本袖珍版的藝術百科全書,翻了很多遍。后來在北京的舊書地攤上居然找到同樣的藝術百科全書,我當即如獲至寶似地買了下來。那時基本上是逮著什么書就看什么書,但很多書是看不懂的,比如小時候看魯迅的《狂人日記》,就覺得很恐怖,完全不理解文中深意。總體回憶起來,那時覺得讀書是無比快樂的事情。
在小學的時候,我就開始考慮自己以后從事什么職業謀生的問題。一方面是父母時不時像老和尚念經似地提及,不希望我以后還是像他們一樣“修地球”—做農民。另外因為我兩個叔都是工人,很小就開始有初步的印象:做農民很苦,做個工人能“吃國家糧”,生活要比農民優裕很多。我記得小時候我們堂兄妹他們會有相對多點的零食,我叔叔回來的時候會送我們一些。我現在還記得喝過一種酸酸甜甜的飲料,據說是用一種茶菌類泡的水,當時覺得是世上最好喝的飲料。長大后有特意找過這種東西,遺憾的是再也沒有找到過。還有我小時候一直身材非常矮小(初二時才 1.28 米),課堂上永遠是坐第一排,因此覺得自己不是干農活的料。這些事情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很小就認為自己必須讀書出去,自己的生活才可能好一些。這個想法一直纏繞著自己,貫穿自己的整個小學和中學生活,而且越到后面越強烈。一切想得很簡單:克服出身帶來的困境,以己之力,改變自己將來的生活。
當時我上的小學是村里的小學,競爭不是很激烈,所以我很輕松地就名列前茅。我后來就讀的中學是縣立二中,離家 30 余里,必須寄宿。每個月底,就在周六(那個時候只有星期日是休息日)放學后約幾個同學一塊步行回家,基本上到家就天黑了;第二天下午,我們又要帶好下個月的生活費,背上下個月要吃的米(約 40 斤,有時是由我哥順道送到學校)步行回學校(后來我大哥送了我一輛自行車,才幫我解脫了這個困境)。
雖然縣立二中只是在一個鎮上而已,但由于優秀生源廣闊,我這個村小學“狀元”到了縣立二中成績就不突出了,入校考試成績排到了班上四十多名(當時班上也就五十人左右)。這讓我非常擔心,擔心后就得采取措施:我就早上起得非常早,晚上十點熄燈后就到路燈下去看書。那時是非常專注,我心中只有兩個字—“學習”,以至于非常不注意洗澡等這些個人衛生的問題,記得坐我附近的女同學似乎對此很有意見。到初一上學期期末,我就成為了全年級的第一名,后來整個初中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
在初中第一次體育測試中,我跑一千五百米,竟然沒有能跑完全程。這件事情對我刺激很大,所以我后來就非常注意體育鍛煉,經常踢足球、跑步。我一直是班上非常好的足球隊員,司前鋒或者后衛;到了大學,也是班上足球隊的主力,也入選了系足球隊。中學附近有個非常大的池塘,我經常和同學去游泳。通過這些方法,身體鍛煉得比較好,在老師和同學眼里我也不是 “讀死書”的人。整個初中過程是比較順利的,最后在初中升高中的全縣統考中,據老師講,我考到了全縣第五名。但我填志愿時還是填了縣立二中,并沒有進城讀縣立一中。
高中時候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刻苦學習,成績也還是一如既往的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希望通過學習考試跳出“農門”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有時候在學習上逼迫自己太緊,弄得身體很疲憊,精神也特別緊張。我記得后來高考三天,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著,考完最后一科,整個人就像虛脫了似的。然后在焦急難熬中等待高考成績揭曉。后來大哥和大嫂特意跑到城里教育局去看我的成績,回來告訴我總分,結果非常好。我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也算是實現了自己小時候立下的目標。
由于信息閉塞,在上大學正式報到第一天前,我都以為從今往后就是國家資助我上大學,并且負擔我的生活費用。等到了學校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這么回事,大學還得自己繳納學費,生活費還得自己來籌集,而且我報的大學居然要五年才能畢業。當時我大哥送我去報到,他原計劃在中科大多呆幾天,想在大學校園里感受一下氣氛,略微彌補一下自己的人生遺憾;但為了省錢和因為一些入學未辦妥的手續,他于當天下午就匆匆離開了學校。那時,我望著大哥背影遠去,眼淚落了下來,這一幕真是永生難忘!
五年的大學生活基本上就是靠我兩個哥和我的父母經濟資助,另外自己也做了一些勤工儉學,并且申請了國家貧困生扶助金貸款,自己也比較節儉,在學習上沒有絲毫的放松,努力刻苦度過了大學五年。自己的目標也改變成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將來謀份報酬較好、體面的工作。大學畢業時我拿到了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和企業管理專業的兩個學士學位。后來因為成績優異,免試保送了中國科學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也因為這個原因,國家還免掉了我25%的扶助金貸款。到北京后在研究所通過五年的艱苦攻讀,最終順利畢業,拿到了“郭永懷”優秀研究生獎學金,獲得了博士學位。
回頭來看,我覺得自己的經歷和其他通過讀書出來的農家子弟類似,應該是有普遍性的。如果對自己前面的經歷作個總結,我覺得農家子弟首先要有正當的目標,正當的目標可以是希望自己過上體面的生活,也可以是為國家或者家鄉做大犧牲、做大貢獻等,正當的目標應該是一個包容性很大的東西。
第二,是有為自己設定的正當目標努力的毅力。我覺得毅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是一個人不會被困難擊倒的根本。其實仔細回顧一下,自己并非智力上乘之人。在中學時候就有好幾位同學非常真誠地告訴我說:并不覺得我這個人特別聰明,只是非常有毅力。在做研究生的時候,我師妹也非常坦率地告訴我說:不覺得我是一個高智商的人,就佩服我做研究課題時的韌勁。作為農家子弟,困苦出身也許是一種動力和財富,而絕不會是一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或者對社會作出有益貢獻的永久障礙。現在我已經為人父,我給自己的孩子起的名字是“毅夫”,出自《論語》中的“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遠”,就是希望他長大后能做一個有毅力的人。
第三,我覺得做人要正直。我父親從小就給我講,“正直的人,從長遠來講,是最終能持久的人”,這一點我在前面的學習和后面的工作中體會是很深的。因此我給自己孩子的乳名取為“堂堂”,就是希望他以后能夠“堂堂正正做人”。
第四,我覺得學習、做事要認真。在學習工作中,要善于發現問題,善于提出問題,并善于獨立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組織資源解決它。必要時向老師、同學(工作時向領導、同事)尋求幫助。不要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問題,因為這極有可能成為你進步的契機。
第五,我覺得要學會快樂。快樂是一個很簡單、同時也是一個很復雜的事情。它又和一個人的天性密切相關。但無論如何,一個人必須學會快樂,否則一生都會過得很不如意,畢竟你不快樂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你只是虛度了它。要學會快樂,首先要樂觀,看事情要多看積極面。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難以學到,對一個天性悲觀的人,尤為困難。我是在后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一點一點地提醒自己克服悲觀情緒,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情。樂觀情緒往往能在人最困難的時候起到支撐作用的。其次要掌握一些讓自己快樂的方法,比如如果自己取得了好成績,可以簡單地犒勞一下自己,例如吃點好吃的,讓自己稍微休息一下等辦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發現,要有真正的快樂,就要對自己和對他人有憐憫之心。懂得如何去照顧自己,愛自己,愛家人和你周圍的人。最后能夠推而廣之,去愛其他人,并為之能夠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否則,沒有愛心的快樂,永遠是一種非常短暫的快樂。我們現在愿意去做一些幫助大家的事情,其實也是這種愛心的一種具體體現。我的經歷,雖然外人看來或者我自己現在回頭看時,覺得那種日子是非常的艱苦,但當時我并沒有覺得有多苦。尤其是我小學和初中時候,反而覺得很快樂。
如果我這么辛苦跳出農門就是想和別人一起來喝喝咖啡,聊一些不著邊際的天,我覺得以前沒有必要這么努力。這個社會在穩步前進,那些有才能的人、踏實肯干的人,只要你努力,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因此我們對這個社會要有樂觀的精神。同時我覺得人要有愛心,通過幫助別人來放大自己的快樂。如果僅僅是局限在與人比較,總想著自己吃這么多的苦就要做人上人,自己不如別人就難受,就覺得這個世界不公平,相信這種人會四處碰壁,最終郁郁寡歡,苦惱一生。所以我覺得學會愛自己、愛別人是很重要的事情,盡管很難,但必須學會。我也希望自己努力去做。
以前我教會我孩子的第一漢字就是“愛”,希望他長大后明白我的良苦用心(當然這也導致了他一個后遺癥,有一段時間他看什么字都以為是“愛”字)。我給孩子寫了四句話“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快快樂樂生活,做最好的自己!”這里我也送給同學們,作為共勉!也許最終我們拼盡全力,只不過是完成了一位普通人的生活,但如果活得坦坦蕩蕩,無愧于天地,再普通的生活,也是值得好好過的。
我們接下來的一系列課,也是希望能夠打開同學們通往外部世界之門。也許同學們一堂課下來,并不能完全聽懂,但這沒有關系,只要你們努力去了解那些新鮮的事物,保持自己的好奇心、饑餓感,知道還有一個比自己所處的、所看到的現實世界更大、更精彩的世界,知道有很多人正為建設這個更大、更精彩的世界而努力,甚至也夢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有一天會融入這樣的一個世界,改善這個世界,那么這些課程就達到了最初目的,同學們也就有了真正的收獲!
祝:
學習進步,身體健康!
寫信人:李京澤
志愿者李京澤在 IBM 擔任 Process Delivery Specialist,目前從事對日采購訂單管理業務。工作之余,他投身數碼科技自媒體已達 8 年之久。他獲得了平面設計師、高級綠化規劃師資格,并曾獲全國大學生創新服務大賽遼寧賽區二等獎。
以下是李京澤給鄉村學生們的一封信:
拜見
我不知道收到這封信的小朋友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我們素未蒙面,但可以通過這封信來跟你們訴說我的故事。
我于97年出生,可能年齡也沒有比你們大出多少。我出生在一個城鄉結合部的鄉鎮,兒時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一直跟媽媽在一起生活。我對父親的印象說不上深刻。
母親帶著年幼的我租著25平米的小平房,年幼時我體弱多病,看著身邊的同齡人都有爸爸媽媽陪著,自己的眼里都是羨慕的目光。家境貧寒加上生活環境的影響,例如生活中只有媽媽一個人,我的性格漸漸的內斂,不喜張揚,這給我的學生時代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外加在學生生涯中遭受過來自同學、老師的校園暴力,我的性格逐漸沉悶下去。后來離開了家鄉去上高中,先后換了3所高中才終于安穩下來,性格也逐漸變得開朗起來。
在學生期間,沒有任何一個人支持我,身邊的老師、同學甚至于父母都不看好我,對于我的未來懷著鄙夷的態度。
——讀到這里,可愛的你可能還不知道我是哥哥,還是姐姐。在這里跟你講一下,我是一個男孩子。
后來考上大學后,通過自己的努力我拿到了助學金并前往日本求學,恰恰是這段經歷成為了我擺脫困境與迷茫的一劑良方。
我從學校走到社會,看到了生活中真正的艱辛,也讓我思考了更多的問題,在此期間我愛上了科技,也成為了一名網絡博主。事實上我一直都很喜歡數碼產品。我在學習中掌握了一些硬件產品和網絡計算機的原理,也從一個沒有語言邏輯性的抑郁兒童變得話語更具邏輯性了。
通過我的這些特質和個人努力,一月之間我就成為體量百萬級別的網紅,似乎這一切都要朝著美好方向進行下去了。
然而...
2018年的12月28日我的所有美好愿望都成為泡影。
這一晚我眼看著父母、舅舅出了車禍,就在我們視頻通話的過程中。
那一刻,我差一點就眼睜睜的失去了四位親人。
我不得不中斷了我的學生生涯,肄業回國。
回國后我選擇了大連這座城市,談不上多熱愛,只是覺得不可以離父母太遠。
由于城市產業結構的問題,我沒有從事互聯網行業,而是從事了咨詢行業(BPO)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 IBM 同行業的公司。當時的工作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原來流程和項目可以做到如此細分。
后來我有機會來到了IBM。我對公司的認識還要從其Thinkpad 和AS400產品開始說起。我當時便認為,一家百年的企業能存活至今,靠的不一定是高超的運營,也跟人文主義關懷有很大關系。
我很慶幸加入了IBM這個大家庭。
我可以用我的經歷告訴你的是,我們生而為人,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選擇什么樣的家庭,什么樣父母,什么樣的身邊人。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初心,一顆對未知事物保持探索欲望的心。
至于在未來,學業會以什么樣的方式結束,都不會影響我們的心智,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對事物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才是人生存在的美好意義。
我不太認同“躺平”的邏輯,快節奏的生活也不是我要追求的目標。對人和事物的探索是我走出困境之唯一辦法。
我希望讀到這封信的小朋友可以對自然、人文多一些了解,當你面對問題可以獨立思考的時候,這才是助力你未來發展的取勝之道。
我也希望你讀過我的信后對生活更有信心。比起說的話,我更愿見到讀信的你在現實生活中行動起來。對于我,你是我人生旅程中沿途的風景。而我也希望成為你人生浩瀚星河中點綴的一點星光。
關于 IBM
IBM是全球領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業服務提供商,幫助超過175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從其擁有的數據中獲取商業洞察,簡化業務流程,降低成本,并獲得行業競爭優勢。金融服務、電信和醫療健康等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超過 4000家政府和企業實體依靠IBM混合云平臺和紅帽OpenShift快速、高效、安全地實現數字化轉型。IBM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行業云解決方案和企業服務方面的突破性創新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了開放和靈活的選擇。對企業誠信、透明治理、社會責任、包容文化和服務精神的長期承諾是IBM業務發展的基石。
-
IBM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63瀏覽量
7478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3文章
47587瀏覽量
239465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08瀏覽量
34996 -
混合云
+關注
關注
1文章
188瀏覽量
11142
原文標題:IBM 志愿者“ 給鄉村學生的一封信 ”系列 (之二)
文章出處:【微信號:IBMGCG,微信公眾號:IBM中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