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氮摻雜碳(M–N–C)上負載單原子金屬位點已成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中備受追捧的氧還原反應(ORR)催化劑。然而,對于4e-ORR還原過程,孤立的金屬位點難以吸附被還原的中間產物,導致無法進一步還原成H2O。而納米晶(NC)催化劑具有連續的d軌道,可以捕獲多電子過程中產生的還原產物。
為了利用4e-ORR中的M–N–C來減少Pt的使用,可以替換還原過程的1-2e-。此時還需要另一個位點通過中繼催化完成其他電子的轉移。在中繼催化過程中,M–N–C上產生的中間產物需要快速遷移到相鄰位點,例如NC/簇,同時避免直接解吸而不參與后續反應,這需要兩個活性位點的有效偶聯,以縮短中間體在ORR過程中的擴散距離。
相鄰M-N-C和NC/簇的復雜位點可以確保4e-過程中連續遷移的中間體的有效還原,并有助于進一步減少動力學過程中傳質和濃差極化的影響。因此,通過中繼催化充分利用M–N–C是減少Pt用量和催化劑成本的有前途的方法。
成果簡介
鑒于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宇恩教授和周煌博士(共同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種氣體促進脫合金工藝來合成用于高效PEMFC的Pt1.5Ni1-x/Ni-N-C催化劑。對于多電子的氧還原反應(ORR),該催化劑保證了Ni單位點上兩個電子的還原,相應的中間體(OOH*)迅速遷移到鄰近的Pt基NC上完成后續的電子轉移。這種高效的接力催化過程可以大大降低Pt的使用量。
研究亮點
1、Pt1.5Ni1-x/Ni-N-C中含有鉑基合金納米晶體(NCs)和致密的孤立Ni位點,兩種類型的位點之間可以實現有效的電子轉移接力,以實現優異的ORR性能;
2、理論結果表明,雜化Pt1.5Ni1-x/Ni-N-C可以保證關鍵反應中間體OOH*從Ni位點持續遷移到相鄰Pt基NC上,形成中繼反應,提高催化性能。
圖文介紹
圖1 Pt1.5Ni1-x/Ni-N-C制備示意圖和結構特征。(a) Pt1.5Ni1-x/Ni-N-C的制備示意圖。Pt1.5Ni1-x/Ni-N-C的結構特征:(b)TEM圖像,(c)HRTEM圖像,(d)FFT和(e)線掃描圖,(f)EDS映射,(g),(h)HADDF-STEM圖像。
Pt1.5Ni1-x/Ni-N-C電催化劑詳細制備路線如圖1a所示。首先,利用溶劑熱法合成了平均直徑為7.66 nm的八面體Pt1.5Ni合金。然后,將其均勻負載在ZIF-8的氮摻雜碳(N-C)上(Pt1.5Ni/N-C)。然后將Pt1.5Ni/N-C放入管式爐中(50-300 ℃)在NH3氣氛下加熱。隨著溫度升高,大量Ni原子從Pt-Ni合金顆粒中脫出,八面體Pt1.5Ni逐漸演化為球形Pt1.5Ni1-x納米顆粒(NPs)。同時,遷移的Ni原子被相鄰的N-C上的氮缺陷捕獲。最后,形成了具有富Pt表面和緊密孤立Ni位點的Pt-Ni合金雜化體系(Pt1.5Ni1-x/Ni-N-C)。
HR-TEM圖像和相應的快速傅里葉變換(FFT)圖案顯示,獲得的Pt1.5Ni1-x NPs為球形且具有良好的結晶性,其晶格間距為0.230nm和0.196nm,分別對應于Pt(111)和(200)晶面(圖1c,d)。取自圖1f的線掃描剖面顯示Pt1.5Ni1-x NPs合金具有富鉑的外殼表面層(圖1e)。
圖1f中的EDS圖(由紫色和藍色圓圈判斷)顯示,鎳元素均勻地分布在N-C基底上的鉑鎳合金結構周圍。高角度環形暗場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HAADF-STEM)也顯示了原子級分散的Ni位點均勻地分布在Pt1.5Ni1-x附近(圖1g,h)。
圖2 HADDF-STEM圖像和DFT計算的Pt1.5Ni NPs在NH3和熱處理下的演變。Pt1.5Ni NPs的 (a) HADDF-STEM圖像和EDS映射,(b) 線掃描,(c)-(g) Pt1.5Ni NPs演化過程的HADDF-STEM圖像和幾何結構模型,(h) 計算反應過程能量和相應結構。
合成的Pt1.5Ni NPs在室溫下具有八面體形態(圖2a)。元素映射表明Pt1.5Ni NPs擁有富含Pt的軸和角以及富含Ni的面組成。沿(100)方向的線掃描也證明面中富含鎳,在中心軸中富含鉑(圖2b)。在50℃時,Pt1.5Ni NPs八面體形態沒有發生變化,反映了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圖2c)。
當溫度上升到100 ℃和200 ℃時,顆粒逐漸被侵蝕成凹形,表面發生了脫合金過程。由于NH3的作用,合金顆粒中的鎳原子發生浸出,并最終被N缺陷捕獲(圖2d,e)。同時,在分子持續熱運動下,鉑原子從富含鉑的邊緣遷移到(111)面。隨著溫度進一步升高,脫合金過程加劇,形成截斷的八面體形狀且形成(100)面,同時在相鄰的N-C上有豐富的Ni單點(圖2f)。
在300℃時,截斷的八面體進一步轉化為球形(圖2g)。DFT計算結果顯示,NH3配位的單個鎳原子的遷移以及隨后被N4缺陷捕獲是放熱過程且達到穩定狀態需要2.85eV的擴散勢壘,這比鉑的相應勢壘(3.78eV)小得多(圖2h)。這進一步表明,在體相中,鎳原子比鉑原子更容易遷移。
圖3 Pt1.5Ni1-x/Ni-N-C和參照材料的結構特征。(a) Pt1.5Ni/N-C和Pt1.5Ni1-x/Ni-N-C的XRD圖案和 (b) Ni 2p的XPS,(c) Ni K邊NEXAFS光譜,(d) EXAFS光譜,(e) Pt L3邊NEXAFS光譜。
脫合金處理Pt1.5Ni/N-C后的XRD圖案顯示(圖3a),鉑鎳合金的(111)晶面相對應的峰位略微向低角度移動,這可能是鎳從Pt1.5Ni體相中浸出造成晶格間距擴大引起的。鎳的XPS光譜顯示(圖3b),與Pt1.5Ni1-x/Ni-N-C相比,Pt1.5Ni1-x/Ni-N-C中的Nix+(0x3)2p3/2峰強度明顯增加,這表明部分鎳在Pt1.5Ni1-x/Ni-N-C中發生氧化。
隨著退火溫度的增加,Ni K-邊NEXAFS光譜(圖3c)顯示,白線(WL)強度逐漸增加,吸收閾值位置向Ni3+轉移,表明Ni被進一步氧化。此外,R空間的EXAFS光譜顯示,Ni-Ni鍵相對于鎳箔有一定程度的正移,在約1.5 ?處逐漸出現了強度較低的新峰(圖3d),揭示了表面金屬性的逐漸降低和Ni單原子位點的形成。
Pt1.5Ni1-x/Ni-N-C的擬合結果顯示,位于1.49 ?的峰可以歸屬于Ni-N鍵,相應的配位數為4。對于Pt L3邊XANES光譜,WL強度在退火過程中逐漸增強,這與合金內部的電子轉移有關,進一步證明了合金化的降低(圖3e)。
圖4 Pt1.5Ni1-x/Ni-N-C和參照材料的催化性能。(a) Pt1.5Ni1-x/Ni-N-C、Pt1.5Ni/N-C、商業Pt/C和Ni-N-C的ORR極化曲線和 (b) 循環伏安曲線,(c) 和 (d) 在0.85V、0.9V、0.95V與RHE的質量活性和比活性比較,(e) Pt1.5Ni1-x/Ni-N-C在ADT前后的ORR極化曲線;Pt1.5Ni1-x/Ni-N-C在(f)H2-O2和(g)H2-空氣燃料電池i-V極化和功率密度圖,以及(h)Pt1.5Ni1-x/Ni-N-C在H2/O2下分別在開始(BOL)、10000和30000周期的ADT;(i) Pt1.5Ni1-x/Ni-N-C和商用20%Pt/C在ADT之前和之后在0.9V iR-free的質量活性。
線性掃描伏安曲線(LSV)表明(圖4a),在0.1 M HClO4溶液中,Pt1.5Ni1-x/Ni-N-C的半波電位(E1/2)為0.967 V,優于Pt1.5Ni/N-C(0.926 V)、商用Pt/C(0.887 V)。在N2飽和電解質中測量了循環伏安(CV)曲線(圖4b),得到Pt1.5Ni1-x/Ni-N-C的電化學活性表面積(ECSA)值為89.88 m2 gPt?1,高于Pt1.5Ni/N-C(76.07 m2 gPt?1),表明前者具有更高的Pt利用率。
Pt1.5Ni1-x/Ni-N-C在不同的電勢下具有最佳的質量活度(MA)和比活度(SA),特別是在0.9 V下分別為4.1 A mgPt?1/4.6 mA cm?2,比Pt1.5Ni/N-C高出約2.9/2.5倍,比Pt/C高出約15.2/7.0倍(圖4c,d)。催化劑性能在20000次循環后只出現了少許衰減,表明該催化劑具有良好的結構穩定性。
將Pt1.5Ni1-x/Ni-N-C組裝進燃料電池的膜電極內,分析了燃料電池的極化曲線和功率密度。在H2/O2電池的分壓為0.0、0.5、1.0和2.0bar時,最大功率密度分別為1.23、1.42、1.52和1.72W cm-2(圖4f)。Pt1.5Ni1-x/Ni-N-C MEA提供了比Pt1.5Ni/N-C更高的初始質量活性(0.70 A mgPt-1),并且在30000次循環后只有26.3%的衰減,實現了DOE 2025的目標(質量活性為0.44 A mgPt-1,30000次循環后衰減40%)(圖4i)。
圖5 Pt1.5Ni1-x/Ni-N-C和參考材料的DFT計算結果和示意圖。(a) Ni-N-C、Pt1.5Ni/N-C、Pt1.5Ni1-x/Ni-N-C的ORR自由能圖;(b) Pt1.5Ni1-x/Ni-N-C的示意圖;(c)Pt1.5Ni1-x/Ni-N-C、Pt1.5Ni/N-C和Ni-N-C的態密度和相應的d帶中心。
采用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探究在Pt1.5Ni1-x/Ni-N-C上杰出ORR活性的機制。根據計算出的反應路徑自由能曲線,Pt1.5Ni1-x/Ni-N-C、Pt1.5Ni/N-C和Ni-N-C的決速步驟(RDS)分別為*OH+H++e-*+H2O,*O+H++e-*OH,和*+O2+H++e-*OOH,相應的最大自由能變化在0.9 V時分別為0.31、0.35和0.81eV,表明Pt1.5Ni1-x/Ni-N-C和Pt1.5Ni/N-C在ORR四電子路徑上比Ni–N–C更具活性。
當ORR過程發生在Pt1.5Ni1-x/Ni-N-C的近鄰Ni-N-C位點(鄰近PtNi團簇位點)時,*OOH中間物不能穩定地結合在近鄰Ni-N-C位點上,將遷移到鄰近的PtNi位點上并分解為O*和*OH(圖5b)(路徑B)。PtNi團簇和Ni-N-C的相互協助共同完成了一個四電子轉移路徑,多位點協同作用有效地激活了氧分子,這對進一步的還原過程是有利的。
因此,Pt1.5Ni1-x/Ni-N-C的多位點協同中繼反應路徑的催化效率超過Pt1.5Ni/N-C和Ni-N-C。 隨后計算了Pt1.5Ni1-x/Ni-N-C、Pt1.5Ni/N-C和Ni-N-C的態密度(DOS)以及它們相應的活性原子的d帶中心。圖5c中的DOS顯示,與Ni-N-C相比,Pt1.5Ni1-x/Ni-N-C和Pt1.5Ni/N-C催化劑在費米級附近具有豐富的電子態,這意味它們電荷轉移能力更強。
此外,Pt1.5Ni1-x/Ni-N-C比Pt1.5Ni/N-C在費米級附近有更豐富的電子態,表明PtNi團簇和Ni-N-C位點之間可能存在電子相互作用,這有助于實現更高的催化性能。
總結與展望
本工作開發了一種高效的氣體促進的脫合金處理工藝,合成了一種用于高效PEMFCs的緊密填充的混合Pt1.5Ni1-x/Ni-N-C電催化劑。活性的增強源于緊密相鄰的活性位點,允許在單原子位點和Pt合金上對關鍵的中間反應物OOH*進行接力催化。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Pt基ORR催化劑庫,而且還為設計有效的中繼催化提供了思路。
審核編輯:劉清
-
燃料電池
+關注
關注
26文章
962瀏覽量
95242 -
FFT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35瀏覽量
59409 -
orr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瀏覽量
2282
原文標題:EES:緊密填充的Pt1.5Ni1-x/Ni-N-C雜化物用于中繼催化ORR
文章出處:【微信號:清新電源,微信公眾號:清新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