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傳統(tǒng)的鋰離子電池采用過渡金屬氧化物作為正極,其具備比能量高,循環(huán)性能好等優(yōu)點。然而,受限于結構中O 2p軌道和M 3d軌道的重合,這種層狀LiMO2型化合物在荷電態(tài)下穩(wěn)定性不可避免地會降低,由此帶來安全隱患。和層狀氧化物相比,聚陰離子型化合物(如LiFePO4),結構中存在強共價鍵P-O,因此其熱穩(wěn)定性顯著增強。同時,得益于聚陰離子基團的誘導效應,其工作電位也較高。
但是這類聚陰離子化合物容量往往較低,難以滿足高比能電池的需求。。 普魯士藍類似物(PBAs)具有開放通道結構,適用于堿離子的可逆嵌入脫出,在一定條件下優(yōu)化后的產物可發(fā)生雙電子反應。然而,PBAs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極少,原因有以下兩點:鋰化的PBA材料電壓較低;PBA體系較大的孔隙位點難以穩(wěn)定地存儲鋰。因此,針對PBA體系正極材料作用機理的研究及晶體結構調控,以提升其可逆儲鋰性能研發(fā)極為重要。
【成果簡介】
近日,天津理工大學何廣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fā)表題為“Lithiated Prussian blue analogues as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s for stable non-aqueous lithium-ion batteries”的研究論文。作者通過中子粉末衍射測量確定了鋰化PBAs的晶體結構,并通過原位XRD和鍵價模擬計算等研究了水對體系結構穩(wěn)定性和Li+遷移的影響。該工作為PBAs體系穩(wěn)定性的提升,及其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應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研究亮點】
(1)通過調節(jié)PBAs材料的嵌鋰量,首次證明了Li2-xFeFe(CN)6?nH2O (0≤x≤2)活性材料可以適用于傳統(tǒng)的有機電解液鋰離子電池,在金屬鋰半電池體系中19 mA g?1電流密度下的初始放電容量為142 mAh g?1,在1.9 A g?1下1000次循環(huán)后,達到80.7 %的容量保持率。
(2)通過用石墨基負極取代鋰金屬制備全電池,能夠實現(xiàn)在190 mA g?1電流密度下循環(huán)370次以上,穩(wěn)定放電容量約為105 mAh g?1,在25°C下放電容量保持率為98 %。
【圖文導讀】
圖1 (a)LiFeHCF-1的合成示意圖。(b)鋰化普魯士藍的晶體結構。(c)LiFeHCF-1和(d)LiFeHCF-3的中子衍射及精修結果。(e)LiFeHCF-1和LiFeHCF-3 的具體晶胞參數(shù)和配位環(huán)境對比。
受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了一些列缺陷和結晶水含量不同的LiFeHCF樣品,方法如圖1a所示。為了了解缺陷濃度和水分子的位置,作者對樣品進行了中子衍射分析(圖1b-d)。對應的結果如圖1e所示,與LiFeHCF-3相比,LiFeHCF-1樣品的晶格參數(shù)從10.2134增加到10.2296 ?,這意味著Li+的擴散系數(shù)更高。空位位置的水分子會阻礙Li+的遷移,但適當靠近Fe(CN)6八面體的水分子有助于維持結構的穩(wěn)定。
圖2 (a)LiFeHCF-1、LiFeHCF-2和LiFeHCF-3的電子順磁共振(EPR)測試結果。(b)不同LiFeHCF樣品的紅外測試結果。(c)不同LiFeHCF樣品的Raman測試(1800-2550 cm-1)結果。(d)LiFeHCF樣品的特征和空位相關性的示意圖。LiFeHCF-1和LiFeHCF-3樣品的比表面積測試(e)及孔徑分布圖(f)。
如圖2a所示,電子順磁共振(EPR)是一種有效的表征技術,可用于驗證物質中鐵的種類,特別適用于研究過渡金屬的配位環(huán)境和氧化態(tài)。g=4.3處的峰屬于四配位或畸變四配位的孤立Fe3+,g=2.03處的峰屬于高度對稱的六配位孤立Fe3+或聚合鐵離子的特征峰。
如圖2b的紅外測試顯示,C≡N鍵的拉伸振動峰對應LiFeHCF樣品中Fe-C≡N基團的振動。與LiFeHCF-3相比,LiFeHCF-1在608 cm?1處Fe-C≡N有一個藍移和更高的峰值,這是由于其C≡N化學鍵更強,F(xiàn)e-C≡N基團更穩(wěn)定。 在圖2c中,從拉曼(1800-2550 cm?1)結果可以看出,晶格中與不同價鐵離子結合的C≡N基團的特征衍射峰。
基于以上分析,圖2d給出了LiFeHCF-1、LiFeHCF-2、LiFeHCF-3中Fe-C≡N的分布情況。通過對LiFeHCF樣品的BET測試和分析,進一步驗證了LiFeHCF樣品的不同結構。如圖2e-f所示,LiFeHCF-3比LiFeHCF-1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積(55 m2 g?1 vs. 15 m2 g?1),以及更多的微孔分布(<2 nm)。
圖3 (a)不同LiFeHCF樣品的質量變化。(b)LiFeHCF-1和(c)LiFeHCF-3樣品25-450℃加熱過程中的結構演變。(d)加熱過程中晶胞參數(shù)的變化。(e)LiFeHCF材料的失水和化學降解機理的示意圖。
圖3a為熱重測試結果,結果表明,LiFeHCF-1和LiFeHCF-4樣品中的結晶水較少。圖3b-c顯示了LiFeHCF-1和LiFeHCF-3的TGA (DTA,差熱分析)曲線和(200)、(220)衍射峰等高線圖。
結果顯示,LiFeHCF-3樣品在a階段的衍射峰相對變寬和減弱,表明更多的水從晶格中逸出,導致晶格嚴重變形和體積縮小。圖3d顯示了加熱過程中晶胞參數(shù)變化的詳細對比。圖3e則為LiFeHCF樣品的脫水行為和化學分解過程示意圖。
圖4 (a)LiFeHCF-5, (b)LiFeHCF-3, (c)LiFeHCF-4, (d)LiFeHCF-2, (e)LiFeHCF-1樣品的粒徑。(f)LiFeHCF樣品微晶尺寸示意圖。(g-k)在19 mA/g電流密度下,LiFeHCF樣品的充放電曲線。
圖4a-e為不同樣品的SEM圖。在合成的過程中,所有樣品都有不同的成核速率,快速結晶可能導致存在空位和水含量增大,從而阻礙晶粒尺寸的長大。LiFeHCF電極采用鋰金屬紐扣電池評價性能,在EC和DEC中加入1 M LiPF6。圖4g-k顯示了在特定電流為19 mA g?1時,LiFeHCF-1、LiFeHCF-2、LiFeHCF-3、LiFeHCF-4和LiFeHCF-5樣品的恒流充放電曲線,其中粒徑最大的LiFeHCF-1樣品具有活化過程,在30次循環(huán)后達到最高放電容量143 mAh g?1(圖4k)。
圖5 (a) 在不同掃速下,LiFeHCF-1樣品的CV曲線。(b)不同LiFeHCF樣品的倍率性能圖。(c)在190 mA/g電流密度下,LiFeHCF樣品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d)在1.9 A/g電流密度下,LiFeHCF-1樣品的長循環(huán)性能。(e)10 mg/cm2高負載量下的性能。(f-g)高(55℃)低(-20℃)溫下的測試性能。
如圖5a所示,3.1 V處的峰對應氮配位的高自旋Fe3+/Fe2+氧化還原反應,3.8 V處的高電位峰屬于碳配位的低自旋Fe3+/Fe2+的氧化還原反應。進一步研究了在非水鋰金屬電池中LiFeHCF電極的倍率性能,如圖5b所示。在190 mA g?1電流密度下,LiFeHCF-1電極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循環(huán)性能,可提供109 mAh g?1的可逆容量,并且在650次循環(huán)后,保持良好的90%,性能優(yōu)于其他樣品(圖5c)。
如圖5d所示,電池在初始實現(xiàn)了118.9 mAh g?1的放電容量,并在1000次循環(huán)后中保持80.7%(每周期0.019%的容量衰退)。即使正極質量負載為10 mg cm?2,鋰金屬紐扣電池在190 mA g?1下循環(huán)300次后,容量保持率為98%(圖5e),在55°C和- 20°C時也表現(xiàn)出良好的性能(圖5f和g)。
圖6 LiFeHCF-1樣品充放電過程結構解析。(a)原位XRD。(b)(200),(220)/(024)以及(400)的衍射峰位詳細信息。(c)Li嵌入脫出過程中的相轉換過程。
利用原位XRD探究循環(huán)過程中的結構相變(圖6a-b)。最終結果分析如圖6c所示,如圖6c所示,假設Li擴散的開始是通過立方FeIIIFeIII(CN)6的<100>晶向擴散。當立方的空位占到一半時,擴散路徑變?yōu)?100>晶向,由立方LiFeIIIFeII(CN)6向菱方結構Li2FeIIFeII(CN)6晶格轉變,這與GITT測試結果一致。
圖7 (a) LiFeHCF中鋰離子的鍵價能分布(BVEL)計算。(b)LiFeHCF中氧化物離子的鍵價和不匹配圖(BVS)計算。(c)在(100)面上對應不同Z值的BVEL圖。
為進一步了解Li+的擴散行為,作者還進行了鍵價能圖(BVEL)計算。如圖7a所示,作者揭示了Li+擴散可以通過以(0.25,0.25,0)為中心的3.2×2.0 ?2橢球孔窗口進入以(0.25,0.25,0.25)為中心的三維互聯(lián)立方3× 3×3 ?3納米籠中。如圖7b、c所示,PBA上的BVS失配圖表明,水分子的擴散途徑與鋰離子滲流網絡相似,但擴散行為更廣。這表明,當水分子濃度較高時,水分子很容易阻斷Li+的擴散途徑。因此,盡量減少PBAs的含水量和缺陷含量,有助于優(yōu)化PBAs正極的性能。
【總結和展望】
作者系統(tǒng)地研究了各種LiFeHCF樣品的制備,并比較了其有機體系的鋰離子存儲性能。采用粉末中子衍射、熱重-紅外光譜、原位XRD和鍵價計算等先進技術,揭示了結晶水對熱穩(wěn)定性和結構框架完整性的影響,實現(xiàn)LiFeHCF材料的精確調控,微米大小,容量超過140 mAh g?1 (19 mA g?1)以及超過1000次循環(huán)的長壽命,同時在高負載(10 mg cm?2),寬溫域(-20-55°C)和搭配石墨負極的全電池體系中也能發(fā)揮出優(yōu)異的性能。
審核編輯:劉清
-
鋰離子電池
+關注
關注
85文章
3244瀏覽量
77827 -
電解液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49瀏覽量
23164 -
XRD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3瀏覽量
9107
原文標題:Nat. Commun.:新型鋰化普魯士藍鋰電正極
文章出處:【微信號:清新電源,微信公眾號:清新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