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界面性質決定了電化學系統的各種功能。鋰金屬負極提供最高的理論比容量和最低的電化學勢,但鋰金屬和液體電解質之間的界面不相容性會導致劇烈的副反應,使得活性鋰持續轉化為“死鋰”金屬和固體電解質界面相(SEI),造成鋰金屬電池的快速容量衰減。因此探索這些非活性鋰物種的組成、功能和形成機制對于理解鋰金屬電池的失效機制至關重要。但是研究具有復雜成分的SEI對目前大多數分析技術都是極具挑戰的。目前人們普遍認為SEI組分可分為兩部分:有機組分:ROLi、RCOCO2Li等和無機組分:Li2O、LiOH、Li2CO3、LiF等,并且這些SEI物種都被認為是由固態鋰金屬和液態電解質之間的(電)化學反應形成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電池系統中的化學物質不限于液態電解質和固態電極。鋰離子電池中也廣泛報道了氫氣、乙烯、二氧化碳等氣體種類。盡管許多氣體會自發地與鋰金屬發生反應,如二氧化碳和氧氣,但氣體物質與鋰金屬之間的反應在電池化學中很少被討論。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鋰金屬會與氫氣反應,在鋰金屬電池中生成氫化鋰(LiH)。Aurbach等人首先討論了鋰金屬在室溫下與H2反應形成LiH的可能性。Kourkoutis等人發現,LiH的量比電解液中微量水可產生的H2大一個數量級,認為有機溶劑的還原也可能促進H2的形成。然而Lucht等人證明,有機溶劑的化學還原不會產生H2,但會產生碳氫化合物,如乙烯、丙烯和乙烷等。因此,LiH與循環過程中形成的H2之間的直接相關性尚不完全清楚。此外,一個問題仍然存在:是否有其他氣體可以與鋰金屬反應,導致未發現的非活性鋰物種?
【工作簡介】
近日,廈門大學楊勇教授課題組等人首先應用電化學原位質譜法(OMS)將LiH的演化與氣體形成相關聯,證明乙烯是整個循環過程中主要的連續形成的氣體物種。使用質譜滴定(MST)技術結合13C和2H同位素示蹤法,證明了乙烯和鋰金屬可以反應生成LiH和碳化鋰(Li2C2)。這是一個尚未揭示的LiH形成機理,也是Li2C2形成機制的首次報告。并且利用相場模擬,證實了氣泡的存在會改變界面處的電場和離子濃度分布,從而導致不均勻的鋰金屬沉積和死鋰形成。通過合理設計電解質,證明了抑制乙烯的形成可以進一步抑制LiH和Li2C2的形成,并在石墨負極中驗證了這一結論的適用性。相關成果以“Gas induced formation of inactive Li in 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為題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向宇軒博士(廈門大學2021屆博士,現任西湖大學青年研究員)、廈門大學博士生陶明明和陳曉軒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訊聯系人為廈門大學楊勇教授
【內容詳情】
1. 關聯LiH的形成與氣體演化
作者利用質譜滴定(MST)技術作為定量方法,研究了使用1M LiPF6/EC:EMC(基礎電解液)的LiFePO4||Cu電池中形成的LiH的演變。重水(D2O)作為滴定劑和非活性鋰反應形成各種氣體。其中,HD氣體僅由LiH根據以下反應生成:LiH+D2O=LiOD+HD↑。HD信號在質譜中呈現出獨特的質荷比(m/z=3),因此可用于跟蹤LiH的演變(圖1a)。同時,D2O與死鋰金屬反應生成D2(m/z=4),其演變代表死鋰金屬的形成。圖1b顯示,HD和D2信號的積分面積都隨著循環次數的增長而不斷增加,顯示出它們的不可逆累積,這會導致活性鋰的持續損失。為了將LiH的形成與H2氣體相關聯,作者采用電化學原位質譜技術(OMS)監測電池中產生的各種氣體,包括H2(m/z=2)、乙烯(C2H4)(m/z=28)、乙烷(C2H6)(m/z=30)和CO2(m/z=44)。值得注意的是,H2的形成主要在第一次充電過程中觀察到,但在長時間循環中沒有檢測到(圖1c)。這種現象與之前報道的硅負極和Cu||NCM111電池中的觀察結果一致,其中H2的形成被認為來自電解液中痕量水的分解。因此僅在初始循環中占主導地位。基于LiH是由鋰金屬和H2之間的反應產生的假設,H2的這種演化模式不能合理解釋MST結果中觀察到的整個循環過程中LiH的持續形成,這表明在長時間循環中LiH還有其他未揭示的形成機制。
與H2相反,作者觀察到了C2H4在整個循環過程中持續形成(圖1c)。對于每一個循環,C2H4信號在充電期間開始上升,并在放電時突然衰減,這表明C2H4的形成伴隨著鋰沉積。已經有研究充分表明,C2H4是EC溶劑通過雙電子還原反應的分解產物:EC+2e-à (CH2OCO2Li)2+--C2H4。除了OMS觀察到的C2H4外,滴定的CO2(由D2O與(CH2OCO2Li)2之間的反應產生的)結果也表明(CH2OCO2Li)2持續增加。OMS和MST結果表明了LiH形成和電解質分解是同時進行的。考慮到有機電解液是電池中質子的主要來源,這一并發過程暗示了LiH的形成和C2H4演化之間的潛在關聯。
圖1 使用1 M LiPF6/EC:EMC電解液的Cu||LiFePO4電池中LiH以及氣體物種的演變。a非活性鋰與D2O反應產生的氣體產物的質譜。b基于反應2Li+2D2O=2LiOD+D2↑和LiH+D2O=LiOD+HD↑ 的死鋰金屬和LiH質譜滴定結果。c Cu||LiFePO4電池在2.8 V至3.8 V之間以0.75 mA cm-2循環的電壓曲線,以及H2(m/z=2)和C2H4(m/z=28)的相應電化學原位質譜結果。
2. 鋰金屬與乙烯的反應
Guntz等人于1896年首次報道了鋰金屬與乙烯的反應。C2H4在加熱氣氛下與鋰金屬反應生成灰白色產物,其化學成分為LiH和Li2C2的混合物:
C2H4+6Li0→4LiH+Li2C2 (式1)
然而,在電池化學中,這一反應是否能在室溫下進行尚不清楚。作者首先計算了該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298.15 K)為-398.049 kJ/mol,表明該反應在室溫下熱力學可行。作為參考,鋰金屬與H2反應生成LiH的吉布斯自由能為-136.894 kJ/mol。為了直接證明該反應的在室溫下的可行性,作者將純鋰金屬箔在C2H4(99.999%)和氬氣(99.999%)氣氛中分別儲存10天,然后刮去表面物種并通過MST技術進行分析。基于反應:Li2C2+2H2O à 2LiOH+C2H2可以通過乙炔(C2H2)的信號(m/z=26)驗證Li2C2的存在。使用H2O而不是D2O作為滴定劑,可以避免CO2碎片(CO+,m/z=28)對m/z=28(C2D2)的分析的干擾。滴定結果表明,兩個樣品的反應氣體均以H2為主,但重要的是,僅在C2H4儲存的鋰金屬樣品中觀察到C2H2信號,證明鋰金屬和乙烯反應產生了Li2C2。
盡管已經證明了式1的可行性,但Li2C2在非活性鋰中的存在仍然是不明確的。Schmitz等人首先通過觀察乙炔陰離子的拉曼信號,提供了鋰金屬表面形成Li2C2的光譜證據。然而,問題仍然存在:Li2C2在循環過程中是如何演變的?Li2C2的演變是否與LiH具有相同的趨勢?在此,作者采用MST技術研究了Cu||LiFePO4電池中形成的非活性鋰中Li2C2的存在和演變。圖2a顯示了在20次循環后,使用H2O滴定劑對基礎電解液中形成的非活性鋰的典型滴定結果。信號C2H2(m/z=26)的存在驗證了Li2C2的存在,證明了其不可逆性質,這在鋰金屬電池中尚未討論。作者對第1、第8和第20次循環后形成的非活性鋰進行了MST測試,發現Li2C2(圖2b)與LiH(圖2c)具有相似的演化模式。這兩種非活性鋰物種的相互形成和增加也證實了式1的可行性。
為了進一步證明LiH和Li2C2的形成與乙烯(EC分解的產物)直接相關,作者使用了三種同位素標記的EC:全氘代EC(D4-EC)、羰基碳標記的EC(13C1-EC)和全碳標記的EC(13C3-EC),以取代天然豐度的EC(未標記的EC),形成LiPF6/EC:EMC電解液。使用H2O作為滴定劑滴定D4電解液和未標記電解液中形成的非活性鋰,僅在D4電解液中觀察到DH+(m/z=3)信號,證實了LiD的形成。該結果證實了LiH的形成與EC溶劑中的質子直接相關。此外,當使用D2O滴定13C1電解液和13C3電解液中形成的非活性鋰時,主要在13C3電解液中觀察到13C2D2+(m/z=30)信號,而13C1電解液與未標記電解液的信號較小。這表明Li2C2的形成主要與非羰基碳有關,非羰基碳也是C2H4的來源(圖1中反應2)。
此外,作者檢查了所有報告Li2C2存在的文獻,發現無論電解質配方如何變化,這些報告中都使用了EC溶劑。此外,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M)結果顯示乙烯氣泡和LiH都存在于鋰金屬界面。這種空間接近性也為鋰金屬和乙烯的反應提供了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完全排除其他溶劑會產生乙烯的可能性。因此,在未來的類似研究中,應謹慎使用能夠生產乙烯的其他溶劑或添加劑,因為這可能會導致額外形成LiH和Li2C2。LiH和Li2C2的其他形成機制可以在未來的研究中探索。正如氟化鋰(LiF)在電池化學中有不同的形成途徑一樣,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使用的溶劑和添加劑。
圖2 鋰金屬與乙烯之間的自發反應。a使用H2O的非活性鋰的質譜滴定結果。信號C2H2(m/z=26)表示Li2C2的形成。b C2H2(m/z=26)信號和c HD(m/z=3)信號的演變,分別代表Li2C2和LiH的積累過程。d未標記EC和全氘代EC(D4-EC)中形成的非活性鋰的質譜滴定結果。e未標記的EC、羰基碳標記的EC(13C1-EC)和全碳標記EC(13C3-EC)中形成的非活性鋰的質譜滴定結果。
3. 氣體對鋰沉積的影響
作者比較了常見無機SEI物種中鋰擴散的能量勢壘和帶隙。鋰離子在Li2C2中的擴散比Li2O和Li2CO3慢得多,但與離子電導率極小的LiF相當。并且LiH和Li2C2的帶隙低于Li2O、Li2CO3和LiF的帶隙,這表明其具有潛在的較高電導率,這對電池性能不利。因此,考慮到離子電導率和電子電導率,LiH和Li2C2被認為是在鋰金屬表面上形成的非理想SEI物種,可能導致較大的界面阻抗和不均勻的鋰離子通量。
除化學效應外,氣體對電化學過程的機械效應在析氣電極中被廣泛研究,如水分解和CO2電還原。在這些系統中,氣泡會減少電化學活性面積并阻斷離子傳輸路徑,但鋰電池中很少討論氣泡對鋰沉積的影響。作者首先使用COMSOL模擬來探索氣泡對Li+濃度和電場分布的影響。首先對附著在集流體上的非Li+和非電子導電氣泡進行建模。模擬結果表明,氣泡將導致Li+濃度(圖3a)和電場(圖3b)的不均勻分布,這被認為是鋰枝晶生長的原因。然后作者進一步采用相場模型來描述沉積的鋰金屬的形態。沒有氣泡效應,Li+和電場的均勻分布將導致沉積的鋰金屬同時水平和垂直生長,呈現苔蘚型形態(圖3c),如光學顯微鏡所觀察到的。當氣泡附著在銅箔上,沉積金屬的水平生長受到極大抑制(圖3d)。在這種情況下,沉積的鋰金屬傾向于形成枝晶。在氣泡漂浮在銅箔上的情況下觀察到了相同的情況(圖3e)。圖3f總結了沉積的鋰金屬的長度和寬度,表明非Li+導通氣泡的存在和及其空間分布將促進鋰枝晶的形成。有趣的是,我們觀察到沉積的鋰金屬會在氣泡表面生長。在這種情況下,氣泡的分離(detachment)會使一些鋰金屬碎片從本體上懸垂,形成死鋰金屬。這些結果表明,死鋰金屬不僅可能在剝離過程中形成,氣體分離也會導致死鋰金屬的形成。
圖3 氣體對鋰金屬沉積的影響。銅表面附著有氣泡的a Li+濃度和b電場分布的模擬。通過相場模擬探討了氣泡對沉積鋰金屬形態演變的影響:c無氣泡,d有氣泡附著在銅表面,e漂浮在銅箔上。f氣泡對枝晶長度和寬度的影響。
4. 抑制LiH和Li2C2的形成
上述結果表明,LiH和Li2C2的形成與乙烯的演化高度相關,因此通過仔細選擇電解液配方來抑制乙烯的形成是防止Li2C2和LiH進一步形成的關鍵。作者首先去除基礎電解液中的EC溶劑以形成1 M LiPF6/EMC(EMC電解液)。盡管在EMC電解液的非活性鋰中未檢測到Li2C2,但具有這種無EC電解質的電池在第一次循環后損失了幾乎99%的容量(圖4a)。Li2C2的形成減少也可能來自有限的循環壽命,使得無法得出可靠的結論。因此,保持溶劑(EC:EMC)不變,用LiODFB取代基礎電解液中的LiPF6,形成1 M LiODFB/EC:EMC。LiODFB在鋰金屬上優先分解形成所謂的陰離子衍生SEI并防止溶劑的進一步分解。圖4a顯示了具有LiODFB電解液電池的優異循環性能,證明了LiODFB的保護作用。原位質譜結果表明,H2的形成在最初的三個循環中占主導地位,然后隨著循環的延長而衰減。在相同的循環時間(20小時)下,分別對LiODFB和基礎電解液的H2面積進行積分也顯示出可比較的值,表明兩種不同電解液產生的H2量相似。并且在整個循環過程中使用LiODFB電解液時未檢測到C2H4的形成,表明EC的分解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于上述結果和式1,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使用LiODFB大大抑制了EC分解。
為了驗證上述假設,作者進行MST測試研究LiODFB電解液中LiH和Li2C2的演變。圖4顯示,當使用LiODFB電解液時,Li2C2和LiH的信號都受到抑制。LiH仍然存在于LiODFB電解液中,但與基礎電解液中的持續增加不同,LiH的形成主要來自第一個循環,并且在延長的循環中緩慢增加。這一結果與LiODFB電解液中的氣體演化一致:H2在初始循環中占主導地位,而C2H4在整個循環過程中受到抑制。
此外,作者用醚基溶劑完全取代碳酸酯溶劑:1 M LiTFSI/DOL:DME+2wt% LiNO3。醚基電解液與鋰金屬的結合更加穩定,電解液分解較少,并且MST結果也表明了LiH和Li2C2的相互抑制。此外,作者模擬了石墨||LiFePO4電池中的析鋰,在20次循環后,回收石墨負極并用D2O和H2O滴定。在石墨負極中也觀察到類似的情況:在LiODFB電解液中,與基礎電解液相比,LiH和Li2C2都受到抑制。
圖4 通過電解質優化抑制LiH和Li2C2。a Cu||LiFePO4電池的循環性能,使用1 M LiPF6/EMC、1 M LiPF6/EC:EMC(基礎)和1 M LiODFB/EC:EMC(LiODFB)電解液在2.8 V和3.8 V之間循環,固定電流密度為0.75 mA cm-2。基礎電解液和LiODFB電解液中形成的非活性鋰的b Li2C2和c LiH的相應滴定結果。誤差條來自三次獨立實驗。
5. 氣體誘導的非活性鋰形成
經典SEI模型側重于固液兩相界面。因此,非活性鋰的形成通常被認為源于兩個過程:(1)固相過程,即死鋰金屬的形成過程僅涉及固體(鋰金屬);(2)液相過程,其描述了鋰金屬與液體電解質之間反應形成SEI(圖5a)。然而,第三個過程:氣體參與的非活性鋰形成很少被討論。
作者揭示并強調了鋰金屬和氣體物種之間的化學反應(在圖5a中表示為氣相過程)。以乙烯氣體為例,1 mol乙烯可以與6 mol鋰金屬反應生成非活性鋰,而1 mol EC的分解僅產生0.5 mol非活性鋰(LEDC)。這強調了氣體對非活性鋰形成的顯著影響。基于質譜的定量能力,作者區分并量化了通過這三個過程形成的非活性鋰。死鋰金屬、LiH和Li2C2分別通過D2、HD和C2H2的滴定信號定量。這里假設Li2C2和LiH完全由鋰金屬和氣體物種之間的化學反應形成,其余的非活性鋰由液相過程形成。液相過程中形成的非活性鋰的量可以通過以下方程式計算:總的不可逆鋰-(死鋰金屬)-LiH- Li2C2。圖5b顯示了使用基礎電解液的Cu||LiFePO4電池中形成的非活性鋰的定量結果。LiH和Li2C2對非活性鋰形成的貢獻是20次循環后容量損失的19.0%。相比之下,該值在LiODFB電解液中僅為3.2%。在LiODFB電解液中更好的電池循環性能可歸因于在整個循環過程中形成的LiH和Li2C2較少,這突出了抑制氣體析出以實現鋰金屬電池更長循環壽命的重要性。
圖5 通過質譜滴定法確定的非活性鋰的三種形成過程及其相應的量。a通過(i)固相過程形成非活性鋰的示意圖:形成死鋰金屬;(ii)液相過程:通過液體電解質與鋰金屬之間的反應形成非活性鋰;(iii)氣相過程:通過氣體物種與鋰金屬之間的反應形成非活性鋰。b基礎電解液中的非活性鋰分布。假設Li2C2和LiH都是由鋰金屬和氣體物種之間的化學反應形成的。其余的非活性鋰(排除死鋰金屬、LiH和Li2C2)由鋰金屬和液體電解質之間的反應形成。
【總結與展望】
在本文中,作者首次揭示了乙烯(EC分解的副產物)與LiH具有類似的積累模式。利用MST和同位素示蹤方法,系統地研究了鋰金屬與乙烯之間的反應,該反應將促進非活性鋰(Li2C2和LiH)的形成。相場模擬結果表明,氣泡的存在會影響沉積鋰金屬的形態,并導致更多的枝晶形成。通過合理選擇電解質配方,能夠抑制乙烯的形成,并進一步抑制鋰金屬和石墨負極中LiH和Li2C2的形成。本文的結果強調了一種被忽視的非活性鋰形成途徑,即氣體誘導的惰性鋰,這在電池研究中很少被討論,也缺乏全面的研究。
審核編輯 :李倩
-
電解質
+關注
關注
6文章
816瀏覽量
20095 -
光譜
+關注
關注
4文章
832瀏覽量
35236 -
鋰金屬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6瀏覽量
4336
原文標題:廈門大學楊勇教授課題組Nature Communications:可充鋰金屬電池中氣體誘導的非活性鋰形成機制
文章出處:【微信號: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眾號:鋰電聯盟會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