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波元件的阻抗特性是怎樣的呢?
而我們又應該如何進行設計呢?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觀看王碩老師的視頻分享)
一、雙有源橋變換器的輻射EMI模型
圖1 雙有源橋變換器的拓撲與實物圖。
圖1為雙有源橋變換器的拓撲以及實物圖。從圖1中可見,輸入和輸出各有一段導線。根據我們之前的分享可知,變換器的輸入與輸出線相當于一對雙極天線(Dipole Antenna)。這個高頻的共模電壓會在輸入、輸出線上激勵出高頻的共模電流IA,并以電磁場的形式向外輻射能量。如圖2(a)所示,天線的能量可以看成以下幾部分:一部分在兩極之間相互轉換,并不輻射到空間去,這部分無功對應的阻抗可以用jXA表示;一部分是發射出去的能量,用Rr來表示;最后一部分是天線上的電流在其本身電阻上產生的損耗,以Rl表示。而變換器的模型則可以通過一個等效噪聲源VS和源阻抗(實部RS和虛部XS)來表示。因此,一個通用的輻射EMI模型即可通過圖2(b)的形式來表示。
圖2(a)雙極天線輻射原理;(b) 變換器輻射EMI模型
因此,共模電流IA的幅值可以根據圖2(b)得出:
其中RA為Rl與Rr之和, KI為電流系數。顯然, KI與共模電流成正比。
在輻射EMI測量中,實際測到的是變換器在一定距離外的某點產生的電磁場強度。以電場為例,在距離變換器為r的位置,電場強度的最大值Emax可以由(2)式得到:
其中,VS代表噪聲源,η為波阻抗,D為方向性,表示該方向上的最大功率密度與半徑為r的球面平均功率密度之比,KE為電場強度系數。顯然, KE與輻射電場強度成正比。
天線阻抗和變換器的阻抗都可以通過測試得到,具體的方法可以參考之前的講座(點擊觀看:高頻共模電流、電壓和阻抗的測量)。
二、輻射EMI尖峰產生的原因
現在讓我們分析下KI和KE的表達式。如式(3 - 4)所示,由于XS和XA既可能是容性又可能是感性,它們有可能會相互抵消,此時如果RS + RA較小,則會在頻譜上面觀察到一個尖峰。
圖3為雙有源橋變換器源阻抗和天線阻抗的測量結果。我們可以看到XS和XA的曲線一共發生了四次交越,但只有當它們相位相反時,才意味著這兩部分是抵消的(①和②處)。另外,由于在②處,RA有近千歐姆,因此此時不太會出現尖峰;相比之下,①處的RA僅約100歐姆。①處的頻率約為167MHz。
圖3雙有源橋變換器源阻抗和天線阻抗
圖4所示為KI和KE的曲線,以及共模電流和輻射強度的實測值。從圖4中可以看到,在167MHz處,由于XS和XA抵消且RS + RA較小,我們確實可以觀察到一個尖峰。且實驗結果也可以驗證這一點。
圖4(a)KI和KE的計算結果(b)共模電流和輻射強度的實測值
三、共模電感對輻射EMI的影響
及其設計方法
為了抑制輻射EMI,一種常見措施是在輸入或輸出端加一個共模電感。電感的高頻模型一般需要考慮其等效電容(CP)以及等效電阻(RP)的影響(如圖5所示)。在輻射模型中,為了模型的簡化,可以將電感的模型寫成電阻(RCM)與電抗(XCM)的串聯形式,并合并到之前的輻射模型中,此時RCM與XCM都會隨著頻率變化。而模型中的電流系數及電場強度系數也修正為式(5-6)。
圖5 共模電感的模型及考慮電感后的輻射模型
由此可見,共模電感對輻射有三個影響:(1)輻射的諧振頻率將會偏移;(2)系數中的電阻將會變大;(3)系數中的電抗發生了變化。我們將從電抗和電阻分別分析。
電感的電抗是可正可負的,根據圖5的模型可知,若頻率小于fCM,則電感表現為感性(XCM為正);若頻率高于fCM,則電感表現為容性(XCM為負)。fCM即為電感的自諧振頻率,其表達式如(7)所示:
對于電抗XCM來說,在原先的諧振頻率(167MHz)處,若XCM為負(容性),則新的諧振頻率將變高;若XCM為正(感性),則新的諧振頻率將變低。由于頻率低時噪聲源VS較強,我們往往不希望頻率下移,因此應當合理選擇電感,使得此時XCM為負。另外,我們需要避免加入電感后,在更低頻的地方產生一個新的諧振點。由于天線阻抗XA在低頻時表現為容性,因此,當頻率低于fCM(即XCM仍為感性)的時候,XCM的值應始終小于XA,以避免發生阻抗交越。
對于電阻RCM來說,可以證明,其最大值位于fCM處,因此,可選擇合適的電感使得fCM盡可能靠近新的諧振頻率處,以避免此處產生尖峰。
圖6(a)即為一個符合以上條件的共模電感的阻抗曲線。圖6(b)則比較了加入共模電感前后,KI和KE的曲線。在電路中串聯了共模電感后,KI和KE降低了約13dB,可見效果顯著。
圖6(a)共模電感阻抗曲線 (b)有無共模電感時的KI和KE的比較。
圖7為電路中有、無共模電感時,共模電流和輻射EMI的測試結果。從結果中明顯可以看到,加入共模電感可以抑制此前EMI的尖峰。而實際結果也符合KI和KE的變化幅度。在增加了共模電感后,167MHz的噪聲基本滿足標準,但裕度較??;30MHz處仍然高于標準。此時我們也可以考慮利用其他的濾波元件進行抑制。
圖7有、無共模電感時的共模電流和輻射EMI對比
四、Y電容對輻射EMI的影響及其設計方法
另外一種常見的抑制EMI的手段時在輸入和輸出直流母線上跨接一個Y電容。用同樣的分析手段,我們可以將其等效為電阻(RY)與電抗(XY)的串聯形式,如圖8所示。
圖8 考慮Y電容后的輻射EMI模型
通常來說, Y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RY(也即通常所說的ESR)是非常小的,可以忽略。此外,只有當Y電容的阻抗顯著小于天線阻抗的時候,它才能起到旁路EMI噪聲的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假設XY ? XA,在這兩個假設下,我們可以得到修正后的電流系數及電場強度系數如下:
由于我們需要在30MHz以及167MHz進一步抑制EMI噪聲,我們分別在這兩個頻段進行分析:
根據圖3的阻抗曲線,30MHz處XA ? RA, XS, RS。因此,比較KI,Y與KI(或KE,Y與KE)可知,Y電容的插入損耗如式(10)所示:
為了有效抑制EMI,插入損耗應該小于1,且越小意味著效果越好。這意味著|XY|需要小于|XS|,且|XY|應盡可能小。根據圖3中的測量值,為使得插入損耗小于1,若XY在30MHz時為容性,則其容值應大于86pF,若XY在30MHz時為感性,則其感值應小于327nH。
同理,在167MHz時,由阻抗曲線可知RA ? XA, XS, RS。因此,通過化簡,我們發現插入損耗的表達式與(10)是一致的。經過類似的分析,我們發現,若XY在167MHz時為容性,則其容值應大于30pF,若XY在167MHz時為感性,則其感值應小于30nH。
結合以上兩個頻率段的需求,我們選擇了兩種可行的Y電容,其阻抗曲線如圖9所示。左圖為一個100pF的Y電容,右圖為470pF的Y電容。顯然,在30MHz時,470pF電容的阻抗更低,對于EMI抑制效果更好;而在167MHz時,100pF電容則有更好的表現。
圖9 Y電容的阻抗:左圖為100pF,右圖為470pF
圖10(a)對比了不同Y電容對于KI和KE系數的影響。顯然,100pF和470pF的Y電容都可以有效抑制EMI。而且,100pF對于167MHz的效果比較明顯,而470pF則對于30MHz的頻段更有效,這也與之前的理論分析相符合。
而圖10(b)的EMI測量結果也對于相關的理論分析進行了進一步的驗證,在使用不同的Y電容時,輻射EMI在不同頻段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降低的幅度也均符合預測的結果。由此可見,對于輻射EMI的設計,可以通過調整濾波元件,達到針對某一頻段進行抑制的效果。
圖10 (a)有、無Y電容時的KI和KE的比較(b)有、無Y電容時的輻射EMI對比
五、LC濾波器設計的原則
最后,當電路中同時有LC濾波元件的情況下(如圖11所示),其設計要遵循我們之前分享過的“阻抗不匹配”原則。當源阻抗較小時,可串接阻抗較大的濾波電感;若負載阻抗較大時,可并接阻抗較小的旁路電容。
圖11使用LC濾波器時的設計方法
在本筆記的結尾,讓我們對王碩老師的分享一下總結。
王教授首先回顧了輻射EMI的基本模型,之后介紹了輻射EMI尖峰的產生原理。并以一個雙有源橋變換器為例,說明了共模電感和Y電容對共模噪聲的影響,以及應該如何進行設計。
有趣的是,在傳導頻段,我們往往僅利用濾波元件的低頻特性抑制EMI;而在輻射頻段,我們通常還需要對濾波元件的雜散參數進行設計,以更好的實現抑制EMI的效果。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觀看王碩老師的視頻分享)
END
【工程師筆記】輸出帶長線負載的傳導EMI的分析與改善
【工程師筆記】反激變換器變壓器 EMI 設計的通用方法
【干貨】反激電源的EMI分析以及抑制技術
【工程師筆記】高頻共模電流、電壓和阻抗的測量 —— 以反激變換器為例
開春第一“播”:汽車電子 DCDC 芯片的 EMI 優化設計
【工程師筆記】汽車電子非隔離型變換器傳導與輻射EMI的產生,傳播與抑制
會后總結 | MPS電源EMI分析與優化設計研討會
掃碼關注我們
www.monolithicpower.cn
MPS 深圳:0755-36885818,
china-sz@monolithicpower.com
MPS 上海:021-22251700,
china-sh@monolithicpower.com
戳“閱讀原文”,觀看視頻學習EMI知識
原文標題:【工程師筆記】利用濾波電容與電感抑制輻射EMI --- 特性分析與設計方法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MPS芯源系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MPS
+關注
關注
26文章
267瀏覽量
64342
原文標題:【工程師筆記】利用濾波電容與電感抑制輻射EMI --- 特性分析與設計方法
文章出處:【微信號:MPS芯源系統,微信公眾號:MPS芯源系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