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電動汽車之旅始于五年前,與我購買第一輛電動汽車時相比,今天的這段旅程讓我更加興奮。
不再擔心加油站的油價,里程焦慮也不再是問題,因為我可以夜間在車庫里為我的車充電,而且我的居住地香港擁有龐大的快速充電基礎設施。只需踩下油門,電動汽車即可立即提供充足的扭矩,追上這座城市中數量驚人的超級跑車也沒問題。
由我領導的團隊負責設計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技術,這讓我對電動汽車有了獨特的認識。我沒有將它們視為配備電池和電動機的汽車,而是將它們視為大型電子設備,與通信基礎設施、企業計算和個人電子設備市場一樣,它們的創新速度也是一日千里。
我們公司的技術有助于使電動汽車更普及,并使我們的世界更安全、更節能。
以下五項創新代表了電動汽車漸成主流的部分原因:
1、對剩余里程充滿信心
電池電量是消費者在考慮是否購買電動汽車時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好消息是: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 (BMS) 有助于克服電動汽車普及的關鍵障礙,包括對續航里程、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的擔憂。汽車制造商正努力實現盡可能長的續航里程,而準確的電池電量計算對于了解車輛剩余續航里程至關重要。TI 全新的器件大幅提升了電壓和電流的測量精度,可讓汽車制造商放心對電動汽車的真實續航里程進行準確測量。
電池監控器和平衡器的進步將實現更好的電量狀態和健康狀態監測,讓汽車制造商能夠對汽車電池包進行充電和放電,這是先前發布的任何電池監測器都無法比擬的。這減少了不確定性并有效地增加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或者讓制造商能夠使用更小、更輕的電池包提供相同的有效續航里程。
2、充電速度更快
許多人想知道在家里和長途旅行中是否可以方便快捷地為電動汽車充電。在不危及電池健康的情況下提高充電速度的關鍵是持續為每個電池單元提供理想電壓和電流。全新板載充電器解決方案可提高充電速度,并確保充電器能夠以最高電流和電壓(每個電池單元可以隨時控制)供電,同時避免過度充電或過熱情況,以防縮短電池壽命和容量。
今天,我在車庫里為我的電動汽車充了一夜的電。將來,希望我們能夠在家里使用直流壁掛式充電箱,以不到兩小時的時間內為 800V 的系統充電。事實上,一些設備制造商正在研究可以在幾分鐘內充滿電的技術。此外,半導體技術實現的雙向充電正在使車輛到電網、車輛到車輛和車輛到基礎設施成為現實。
3、快速提速而不影響續航里程
我的電動汽車提速能力很好,這一點我很喜歡。駕駛體驗既快速又有趣。牽引逆變器系統可將電池能量轉換為控制扭矩和速度所需的功率,因此是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性能和駕駛體驗背后的推動力。該系統從電池中獲取能量,并將能量饋送到具有較高且快速變化的電壓和電流的電動機,以便在各種條件下都能獲得卓越性能。牽引逆變器系統的效率是確保駕駛員在提速時獲得平穩、愉悅體驗的關鍵。
先進的半導體特性(例如隔離式柵極驅動器中的可調柵極驅動強度)使電動汽車能夠根據路況、駕駛方式和天氣調整電能使用量。無論您是在陡峭的山路上蜿蜒前行,還是在平坦的區域行駛,都不會浪費電池電量。
4、實現更安全、更可靠的運行
除了更長的續航里程和更快的充電速度,我們的電源管理技術還提供精確的電源保護和功能安全特性,為車輛運行提供保護 讓消費者確信他們的電動汽車將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放心駕駛。防止電池過度充電、過熱或過度放電可延長電池壽命和提高安全性。此外,這還有助于保護駕駛員和乘員免于因突發元件故障而陷入困境或面臨危險。同時,先進的傳感器和微控制器幫助完善駕駛員安全系統,能夠針對突發危險發出警報,甚至幫助應對突發危險。
5、經濟實用
汽車電氣化的技術趨勢將使汽車制造商能夠重新思考可用于不同車型和未來幾代汽車的汽車系統架構設計,這是一個難得的創新機會。除了重新思考和重新設計系統,汽車制造商還引入創新解決方案,例如分區控制、集成動力總成、無線電池管理系統、智能電池接線盒和雙向充電等。最終,消費者將獲得更好的性能、續航里程、舒適性、整體系統尺寸和成本,以及更經濟實惠的汽車。
未來前景
讓駕駛電動汽車更方便的愿景正在成為現實,但還有提升空間。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高性能元件現已上市。以下是我對未來的預期:我們將看到汽車通信協議標準化程度更高。借助云計算,機器學習將能夠執行諸如車隊管理、電池老化計算或故障預測算法等任務。而憑借寬帶隙半導體,電動汽車動力傳動系統將變得越來越高效和強大。半導體行業將繼續采用具有成本效益的材料和先進技術進行創新,努力制造成本更低但更安全的車輛。
我熱愛自己的工作。我和我的團隊將每一天奉獻給設計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技術,致力于將電動汽車從少數富有遠見者的夢想轉變為當今可持續出行的現實。
審核編輯 :李倩
-
微控制器
+關注
關注
48文章
7553瀏覽量
151426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087瀏覽量
231275 -
電池電量
+關注
關注
1文章
45瀏覽量
12571
原文標題:電動汽車漸成主流的 5 個理由
文章出處:【微信號:tisemi,微信公眾號:德州儀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