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金剛石中與氮空位(NV)缺陷相關的電子自旋是一種可在室溫下提供高空間分辨率和靈敏度的磁場傳感器,已經被用于研究納米尺度的核磁共振,生物磁學、古地磁學和固體磁性,以及量子材料中的電流。
這些應用大多數側重于檢測0~100 MHz頻率范圍內的磁場,其中一系列自旋控制技術可以實現高靈敏度、可調諧檢測頻率,而無需特定的電子自旋共振(ESR)頻率。相比之下,微波范圍(1~100 GHz)基于NV的傳感,目前依賴使用磁偏置場將ESR調諧到感興趣的頻率。
這種偏置場改變了正在研究的磁體或超導樣品的特性,例如通過改變其激發光譜,從而限制了它們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此外,其磁場必須達到特斯拉(T)級才能在10~100? GHz范圍運行,使得所需要的磁體較大且調整緩慢,從而無法應用于小型化傳感器封裝。
據麥姆斯咨詢介紹,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Kavli納米科學研究所量子納米科學系的研究人員通過將包含NV傳感器自旋層的金剛石芯片與薄膜磁體連接,實現了一種基于寬帶自旋的微波傳感器。其核心概念是自旋波的非線性動力學——磁性膜的集體自旋激發——在泵浦場的應用下將目標信號局部轉換為NV ESR頻率。這項研究成果已經以“Broadband microwave detection using electron spins in a hybrid diamond-magnet sensor chip”為題發表于近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通過片上自旋波介導的頻率轉換,利用金剛石中的自旋檢測微波磁場
研究人員通過四自旋波混頻在固定磁偏置場下實現了約1 GHz的檢測帶寬,并通過差頻產生在ESR頻率以上的數GHz處實現微波檢測。盡管存在數GHz失諧,但是泵浦可調諧檢測頻率能夠表征自旋波帶結構,并提供對限制轉換過程的非線性自旋波動力學的洞察。
此外,轉換后的微波具有高度相干性,能夠通過非共振驅動場對傳感器自旋進行高保真控制。
傳感器平臺
由此構建的混合金剛石-磁體傳感器平臺由金剛石膜中的近表面NV自旋組成,金剛石膜位于釔鐵石榴石(YIG)薄膜之上,YIG是一種具有低自旋波阻尼的磁絕緣體。通過一根帶狀線將“雙色”信號和泵浦微波場傳送到YIG膜,在YIG膜中,它們分別以信號和泵浦頻率fs和fp激發自旋波。
通過測量綠色激光激發下的自旋相關NV光致發光,來檢測ESR頻率fNV下的頻率轉換微波。ESR頻率由外部磁偏置場BNV固定。
通過四自旋波混頻進行微波探測
第一個檢測協議利用了簡并四自旋波混頻——光學四波混頻的磁模擬。在準粒子圖中,這一過程對應于頻率為fi=2fp-fs的兩個“泵浦”磁振子散射成一個“信號”磁振子和一個“空閑”磁振子。
這種轉換能夠檢測與ESR頻率失諧的微波信號,這在NV中心的光學響應中是不可見的。通過調整泵浦頻率,能夠檢測特定微波頻率的信號。
通過四自旋波混頻和頻率梳進行微波檢測
通過差頻產生進行微波檢測
總結來說,研究人員展示了固定磁場偏置下千兆赫茲帶寬的磁振子介導、基于自旋的微波磁場傳感。泵浦頻率決定檢測頻率,檢測范圍僅受自旋波能夠被有效激發的頻率的限制。
頻率轉換的相干性,使得能夠通過非共振驅動場對固態自旋進行相干操作,如本文金剛石中的自旋所展示。這種相干性能夠結合先進的自旋操縱協議,如外差或修飾態傳感,以進一步增強檢測能力,并為混合量子技術的應用開辟道路。
在更大的感測體量中,NV中心的寬場讀出將增強微波靈敏度(最終受熱自旋波噪聲的限制)。研究人員設想使用片上“微波到自旋波換能器”(如帶狀線諧振器)檢測自由空間微波,以及通過結合適合的磁性材料并施加泵浦場來表征局部微波發生器(如自旋力矩振蕩器)。
使用掃描NV磁強計對自旋波混頻產生的空間磁化動力學進行成像,可以深入了解自旋波色散以及與納米級靈敏度的相互關系。本研究所展示的混合金剛石-磁體傳感器平臺不需要大的磁偏置場就可以實現寬帶微波表征,并為探測新材料(如范德華磁體)的高頻磁譜開辟了道路。
審核編輯:劉清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47瀏覽量
753999 -
微波傳感器
+關注
關注
3文章
21瀏覽量
12625 -
微波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044瀏覽量
83711 -
ESR
+關注
關注
4文章
202瀏覽量
31138 -
磁場傳感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瀏覽量
12041
原文標題:混合金剛石-磁體傳感器利用電子自旋實現寬帶微波檢測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