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B
膠帶自動粘合 (TAB) 是一種基于 IC 組裝技術,該技術基于在金屬化柔性聚合物膠帶上安裝和互連 IC。它基于蝕刻銅束引線的一端與IC的全自動鍵合,引線的另一端與傳統封裝或PWB的完全接合。TAB發明于1966年,由通用電氣研究實驗室商業化。該技術旨在通過提供高度自動化的卷對卷“成組鍵合”技術來封裝大批量和低 I/O 設備,從而以更低的成本替代引線鍵合技術。TAB在1980年代得到了最廣泛的采用,直到表面貼裝技術(SMT)出現。
TAB的一些優點包括:
- 能夠處理IC上的小鍵合焊盤和更細的間距
- 能夠在內部和外部鍵合引線上執行成組鍵合
- 消除大型導線環
- 薄封裝的薄型互連結構
- 改進熱管理的傳導傳熱
- 改善電氣性能(降低R,C和L)
TAB的一些缺點包括:
- 它基本上是一種外圍互連技術,芯片鍵合焊盤下沒有有源電路
- 封裝尺寸往往會隨著I / O數量的增加而增加
- 由于柔性電路,鍵合頭等的硬工具要求而導致工藝不靈活
- 相對較少的生產基礎設施
- 凸塊所需的額外晶圓加工步驟
2
TAB流程
TAB技術在介電載體帶上使用光成像和蝕刻導體圖案。載體帶存儲在類似于電影膠片的卷軸上,寬度為 35、48 和 70 毫米。導體引線從外部測試點(通常間距為 0.05 mm)扇入,到間距為 0.15 至 0.5 mm 的外引線上,然后以 0.05 至 0.1 mm 間距引線鍵合。
導體由介電膠帶固定到位,內鍵和外鍵引線延伸到膠帶中的窗口上。鍵合過程首先將內部引線粘合到芯片上。在膠帶上操縱設備,直到內部引線與芯片焊盤對齊,然后使用熱壓縮或熱超聲鍵合器,一次將引線全部粘合(成組鍵合)或單點鍵合。
一旦芯片粘合到膠帶上,就使用打孔工具對引線進行電氣隔離。然后對隔離的芯片進行測試,并在需要時燒入。然后將芯片從磁帶框架中取出,同時外引線形成最終的形狀。然后將芯片連接到下一級組件,并將外部引線粘合到電路走線上。外引線鍵合使用熱壓縮或熱超聲鍵合或焊接進行。如果使用焊接,則使用熱電極(加熱鍵合頭/工具)與多排外引線中的一排接觸,同時提供足夠的熱量到電路板上的焊料。
**TAB互連的形成
**
1) 首先對IC進行凸塊,為圖a所示的內引線鍵合提供必要的鍵合冶金,該凸塊的作用是:
1.1)充當芯片和電路板帶之間的物理支架,以防止引線芯片短路并保護芯片的薄膜Al鍵合焊盤免受腐蝕和污染;
1.2)提供可變形的, 用于粘合過程的延展性緩沖液。
?
2) TAB外引線鍵合(圖b)。此操作將與磁帶引線互連的芯片轉移到下一級封裝或 PWB。外引線鍵合可以使用成組鍵合或單點鍵合來實現。外引線鍵合有許多工藝可用,包括熱壓縮、熱壓、激光、超聲波等。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65瀏覽量
175792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7文章
7949瀏覽量
143109 -
smt
+關注
關注
40文章
2912瀏覽量
69411 -
TAB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瀏覽量
115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