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向上捅破天”的技術得到飛速發展,衛星通信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2022年,繼華為Mate50系列、蘋果iPhone 14系列之后,智能手機搭載衛星通信技術的消息源源不斷。
吉利手機關聯公司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一種衛星天線收發模組和移動終端”專利獲得授權;
魅族官宣的全場景融合體驗先鋒魅族20系列旗艦手機,極有可能也搭載了衛星通信的功能;
高通宣布與銥星通信公司(Iridium)達成協議,為下一代Android旗艦智能手機提供基于衛星的連接;
Bullitt官方明確表示他們已經和摩托羅拉達成了合作協議,首款搭載Bullitt雙向衛星信息服務的手機為摩托羅拉Defy系列產品;
一款型號為ZTE A2024中興新機目前已經入網,該機將會是中興首款5G NTN衛星通訊手機;
……
雖然說,搭載衛星通信的智能手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并不會常常用到這種功能,甚至是只有在出海或者是登山等特殊時候才會用到,但人們往往抱有一種心態,就是這種功能用不了幾次,但它被需要的時刻,這種功能就是值得的。
因此,行業普遍認為,2023年到2024年,衛星通信或將成為旗艦手機的標配。
可以看出,伴隨著更多與衛星通信相關的新技術、新應用的不斷出現,促使衛星通信再一次被“拿上臺面”,成為了大家伙的“眾矢之的”。
衛星通信到底有何用呢?
其實,衛星通信就是地球上(包括陸地、水面和低層大氣中)無線電通信站之間利用人造衛星作為中繼站而進行的空間微波通信,它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的繼承和發展,具有覆蓋范圍廣、通信容量大、傳輸質量好、組網方便迅速、便于實現全球無縫鏈接等眾多優點,被認為是建立全球個人通信必不可少的一種重要手段。
相較于傳統蜂窩網絡通信,衛星通信直連太空中的衛星,其覆蓋的服務面積更大,基本能夠覆蓋人類所能觸及的所有活動范圍。因此,衛星通信也常常被應用于地質勘探、遠洋運輸、森林巡護、應急通信等特殊領域。
所以說,在智能手機上加上衛星通信功能,可以保證手機在諸如海洋、沙漠、森林等“信息荒原”中,還能與外界保持聯系;并且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手機衛星通信功能來發送一些簡短求救信息。
不過,衛星通信也存在著某些不足之處。其中,由于衛星通信的傳輸時延比較大,在地球同步衛星通信系統中,它的傳輸路徑需要經過地球站→衛星→地球站的往返,導致用戶接收到信息的時間會相對較長。另外,衛星通信還存在回聲效應、成本較高等其他方面的劣勢。
基于此,出于衛星通信時延、干擾和成本等方面的考慮,現代的民用衛星通信主要以低軌衛星為主。低軌道通信衛星傳輸延時短,路徑損耗小,多個衛星組成的通訊系統可以實現真正的全球覆蓋,頻率復用更有效;再加上蜂窩通信、點波束、多址、頻率復用等技術也為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提供了技術保障。
除了低軌之外,衛星通信還有一個重要的技術發展趨勢,即為高通量通信衛星。高通量衛星采用更高的通信頻段(例如Ku波段、Ka波段)、更先進的衛星平臺、更多的轉發器、更強的天線技術,實現了比傳統衛星(低通量,1-2Gbps以內)更強大的通信帶寬能力,可以帶給用戶更好的網絡體驗。
總言之,低軌衛星和高通量衛星技術的飛躍發展,成為了衛星通信產業高速發展的有利武器。
“站得高,看得遠”的衛星通信
正所謂站得高,必然看得遠。
眾所周知,衛星處于太空中,它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間資源,輕松實現廣域信號的覆蓋。所以,通過衛星通信,我們可以彌補傳統地面通信系統的不足,從而實現對深山、森林、沙漠、草原、戈壁等偏遠地區的覆蓋。
譬如,衛星通信可以為資源勘探、森林防火、搶險救災、探險旅游、野生動物保護等應用場景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既能方便業務開展,另一方面也能保障生命安全。
這些年來,伴隨著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層出不窮,其市場潛力也在不斷被挖掘,衛星通信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擴大。除了金融、證券、郵電、氣象、地震等部門外,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應急救災、應急通信、應急電視廣播、海陸空導航、連接互聯網的網絡電話、電視等也將會廣泛應用衛星通信。
有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衛星通訊市場規模達到了151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28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9.5%。
當然,我國的衛星通信市場增速是高于國際平均水平的。2020年我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達到723億元,預計2022年我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將超過800億元。
圖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可以看出,我國的衛星通信市場規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這是得益于我國衛星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如光信息處理、智能化星上網控、新的發射工具以及新的軌道技術等的實現,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當然,對于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衛星通信產業,我國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支持衛星通信產業的發展。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十五”計劃至“十四五”規劃,國家對衛星通信產業的政策支持經歷了從“促進產業化”到“推進轉型”再到“推動創新發展”的變化。
圖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而在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更是首次將衛星互聯網和5G、工業互聯網等一起,列入信息基礎設施,明確了建設衛星互聯網的重大戰略意義。
受益于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與引導,以及衛星通信產業呈現出的向好的市場前景,衛星通信這條賽道吸引了不少玩家入局,而且近年來國內多個衛星星座計劃也被相繼啟動。例如,航天科工集團“虹云工程”的首顆技術驗證星成功發射,并首次將毫米波相控陣技術應用于低軌寬帶通信衛;銀河航天提出的“銀河Galaxy”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衛星星座計劃,計劃到2025年前發射約1000顆衛星……
總而言之,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為衛星通信“站得足夠高”,所以衛星通信必然“看得足夠遠”,不僅僅只是它的應用價值,也是它廣闊的應用前景以及巨大的商業價值。
寫在最后
從過去到現在,伴隨著衛星互聯網技術的一步步進步與發展,我們見證了衛星通信技術對人類社會生活所創造出來的價值。
如今,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下,更多資本的涌入,更是進一步刺激了衛星通信產業的發展,衛星通信產業也表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曾有人表示:“衛星通信這項功能在未來將會成為主流。”所以說,放眼未來,我們人類的征途,還是星辰大海。
審核編輯黃宇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493瀏覽量
180209 -
衛星通信
+關注
關注
12文章
718瀏覽量
38745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635瀏覽量
37336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