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國家高層在北京調研集成電路企業發展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其中主要有兩個重點,一是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必須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用好政府與市場兩方面力量;二是廣交朋友、擴大開放,堅定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些舉措,足以看出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關注與重視。
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推進核心芯片產業突破
集成電路產業鏈龐大,從上游的材料、設備,到中游的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再到下游的終端應用等,幾乎囊括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目前國內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210207億元,同比增長3.0%。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制造業同比上漲7.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5%;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6%,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1.8%。
其中,2022年全年集成電路產量3241.9億塊,比上年下降9.8%;全年集成電路出口2734億個,比上年下降12%,金額為10254億元,比上年增長3.5%;集成電路進口5384億個,比上年下降15.3%,金額為27663億元,比上年下降0.9%。
由于2022年受到疫情、全球貿易沖突、消費端疲軟等因素,讓產業規模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集成電路出口額的持續增長也證明全球市場對于中國集成電路產品的認可度在不斷提升。
國內對于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一直都非常重視,并且持續加大對集成電路等關鍵領域的投入力度。為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各地也紛紛制定了符合國情及新形勢的產業政策。
從今年春節后,全國已有多個地區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如北京提出要持續提升高端制造業發展能級,加強集成電路系列重要研發產業項目建設;上海表示將深化集成電路等三大先導產業“上海方案”,提高集成電路裝備、材料和設計創新發展能力;廣東提出加快補齊集成電路關鍵環節。此外,如四川、江蘇、遼寧、浙江、重慶等地都提出了相關政策,加強集成電路產業的建設。
同時在近期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們針對集成電路產業獻言獻策。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認為當前國內算力和穩定性高的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率仍較低,芯片產業發展結構失衡,標準體系仍需完善。
馮興亞建議,要提高***的應用率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在政策層面加快引導產業轉型,推動“卡脖子”及高端芯片的研發及應用;二是加速完善汽車芯片的配套措施。
飛騰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表示,目前核心芯片產業仍處在扶植成長階段,與國外產品存在較大差距,此外還存在產業鏈韌性不足、產業生態不夠豐富、市場占比小的現實情況。
要改變這一現狀,郭御風建議借主流技術路線的生態大勢,走自主可控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政府宏觀指導作用,引導國產CPU向可控的主流路線加速收斂。同時,通過市場競爭激發企業創新動力,撬動市場資源助力研發。
并且通過系統優化、垂直打穿實現持續的替代升級,走出“單品追趕、系統領先”的發展之路,還要引導國產CPU在兼容主流生態標準的同時,瞄準新計算模式加強演進,參與或主導標準制定。
中國芯片發展勢不可擋
長期以來,我國在芯片領域,特別是通用處理器CPU、GPU等高端芯片領域中,還存在著巨大空白,90%以上的高端芯片都依賴進口。尤其在當下,隨著全球各國地緣危機的加劇,高端芯片貿易受制,甚至影響到了相關產業的正常發展,但這也堅定了國內加強集成電路產業的決心。
近日,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限制中國技術發展的努力注定要失敗,因為這種做法只會“迫使”中國花更多的時間與大量金錢來制造自己的芯片,這也是為何美國永遠無法成功阻止中國擁有強大芯片的原因。
當被問及是否認為美國阻礙中國技術進步的努力不太成功時,蓋茨表示,甚至不明白這種成功對他們而言的定義是什么,是確保美國芯片行業的就業機會減少,芯片行業的供應過剩,還是讓中國臺灣地區的芯片產業更具吸引力?
事實正是如此,隨著中美摩擦日趨激烈,國內芯片產業卻并沒有如美國所料一樣一蹶不振,反而在加大投入,爭取自立自強。
以芯片設備招標情況來看,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12國內幾家芯片代工廠的招標中,國產半導體設備占比已達到38%,較2019年的7.5%提升4倍以上。調研機構SEMI認為,2025年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將達到50%,并初步擺脫對美國半導體設備的依賴。
報告中提到,目前在28nm及以上領域,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已經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14nm工藝上,中國廠商實現了50%以上的覆蓋,國產化率也達到了20%以上。不過在14nm以下,目前國產化率僅為10%左右。
目前,國產半導體設備在清洗、CMP、測試機、刻蝕機、分選機上,國產化率已實現兩位數的突破,同時在CVD設備、離子注入、探針臺等領域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而在芯片設計路徑上,國內許多廠商開始選擇RISC-V架構。由于RISC-V既不是開源代碼,也不是單純的軟件產品,其本質是一套開放的、免費的指令集,定義了處理器軟硬件之間的接口規范,相當于一套開放標準,因此不會受到任何國家的出口管制。
數據顯示,2022年,采用RISC-V架構的處理器已出貨100億顆,預計2025年將突破800億顆。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近日表示,RISC-V是中國CPU領域最受歡迎的架構,成為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新引擎。
想要將RISC-V生態發展壯大,主要看軟件生態、應用生態及開發者生態。軟件生態上,當前中國產學研各界正在迅速推進高性能RISC-V芯片研發;應用生態上,中國的巨大市場將成為支撐RISC-V的重要基地;開發者生態上,國內已有數百家企業加入到RISC-V國際基金會推動著RISC-V生態的發展。此外,許多大學已經開設了RISC-V課程,大力開展RISC-V人才培養,積極參與RISC-V基礎軟件開源社區,參與許多RISC-V設計和應用項目。
開放開源的RISC-V架構,蓬勃發展的RISC-V生態,以及正在快速興起的國產半導體設備,都在預示著國內的芯片產業發展已勢不可擋。
寫在最后
近幾年國家不斷加大對集成電路產品的政策傾斜,因為集成電路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樞紐,關系國家安全和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再加上國內龐大的市場,讓許多國內的相關企業在這幾年得以發展壯大。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就要自己將產業鏈中的所有環節完全自主化,就如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所言,沒有哪個國家能夠依靠自己研發所有技術,美國也不行。芯片是全球所有國家,合作共贏的智慧結晶,因此國內芯片產業的發展也需要與國際合作,廣交朋友,擴大開放。
中國人做事的智慧,一向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不外如是。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04瀏覽量
425249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0文章
11584瀏覽量
362476 -
中國芯片
+關注
關注
8文章
55瀏覽量
198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