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數字化項目的時候,一定要有風險意識:數字化項目個性化很強,每個項目都要當成創新項目,都可能偏離用戶需求;每個數學模型的工作量都可能會很大,都有可能花費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對需求的理解,非常容易出問題。如果對需求理解不到位,很可能到臨近結束或驗收時才發現問題。這樣就非常被動了。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我有如下幾個建議:
01會寫代碼的人,寫用戶需求。
做數字化項目的過程,是把人的想法轉化成計算機代碼。日常語言的嚴密性和計算機代碼的嚴密性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寫過代碼的人,才能體會到日常語言描述的模糊性。原始需求是用戶提出的,寫過代碼的人要在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重寫、變成正式的文檔,反饋給用戶。期間要經過幾輪交流,才能確認下來。
02需求描述必須要清楚
做模型的要知道:用戶需求不僅僅是達到某些指標。用戶首先是在特定場景下做某件事情,這件事情對指標有要求。許多項目的失敗,源于對需求場景的理解。所以,描述需求的時候,建議采用原型方法,比如先把用戶界面“畫出來”(可以用PPT),要和用戶交流在各種場景下,如何使用這個軟件。
用戶對計算和模型有需求時,要用數學公式表達數據的輸入輸出關系和這些公式的適用場景,避免模糊的日常語言。
03盡量與不同崗位的人交流、與最終用戶交流
即便在用戶的工廠里,不同人對需求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廠長的理解可能與技術人員不一樣,技術人員可能與操作工不一樣。不同崗位的人,理解也不一樣。這些人都需要進行交流。特別地,要盡量創造條件,與最終用戶交流。許多系統的最終用戶是現場的操作工。
04注意交流的方式
交流過程,開始的時候最好不要一對一;因為某個人的表達和理解可能會有問題、中間可能會卡住,可能會說不清楚。多個人交流的時候可以互補、可以換個角度描述、可以互相啟發。特別地,有些項目涉及到多方面的人,就需要各個部門的人都參加。但是,為了有較好的交流效果,參加的人數也不宜過多,雙方各出2、3人比較合適。如果涉及到的人很多,就分多次交流。交流到后期,遇到具體問題時,可以找關鍵人物單獨交流。
編寫代碼時,對細節要求非常高。如果問得過細,用戶就可能會感到厭倦。為了避免這類問題,開發人員要盡量事先做好準備、有盡量多的專業知識。同時,最好能與對方建立較好的私人關系。
05注意總結經驗教訓
經驗往往來自于教訓。所謂的教訓,就是后來想的和最初想的不一樣,導致有些工作推倒重來。出現教訓后,一定要想出辦法、避免下次再犯。總結教訓時,不要僅僅是舉一反一,要舉一反三、舉一反十。總結教訓的時候,要集思廣益。總結教訓不要等到項目結束,最好是日常性的。
06前期調研時間要足夠長
對于創新項目來說,如果前期調研不夠細,后面難免推倒重來。前期要舍得花時間,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真正動手做的時候,要把風險基本排除,讓寫程序的人覺得模型真正具備可行性。想不清楚就不要做。其中,最困難的問題大概是模型。所以我一直強調,做模型的思路要對、不要復雜化,要做點預研來判斷模型的大體精度。具體做法過去談過多次。
開發個性化的數字化系統的成本和風險是很大的。如果經驗、知識和代碼不能復用,項目的經濟性往往就不好。
審核編輯 :李倩
-
模型
+關注
關注
1文章
3279瀏覽量
48976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11瀏覽量
61982
原文標題:數字化項目開發的幾點經驗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IOT,微信公眾號:工業互聯網前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