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 接 概 述
順著第一篇的思路下來,到最后我們已經可以依靠分層達到兩臺主機之間的自由通信,那么問題來了,假設現在有主機A(客戶端)及主機B(服務端),其中主機A需要訪問主機B的資源,需要哪幾個必要條件呢?經過上篇文章可知至少需要四個條件:
- 主機A需要具有一個ip地址
- 主機B需要具有一個ip地址
- 主機A需要具有一個客戶端端口號
- 主機B需要具有一個服務端端口號
具備上述四個條件后A獲取B的信息是有要求的,根本上的要求是數據信道可靠,就是平時所說的可靠連接,那么如何保證連接的可靠性呢,TCP協議就是靠確認應答機制、超時重傳機制等保證連接可靠性的,接下來就通過TCP協議的三次握手及四次(三次)揮手來分析一下A與B建立連接、關閉連接的技術細節是如何落地實現的。
三 次 握 手
第一次: 首先客戶端A會向服務端B發送一個數據同步請求,可以稱為建立連接請求syn,同時客戶端A 的cpu內核會為這個syn請求生成一個隨機的序列號seq發送給服務端。此處整體稱為第一次握手,注意此處為隨機序列號。
第二次: 服務端B接到客戶端A發送的syn請求后,會回復一個[syn+ack]的響應,其中syn仍表達數據同步的意思,這個應答seq值由服務端B的cpu隨機生成,ack的值為第一次握手seq的值+1,ack表示兩層含義:
- 服務端B已經收到了客戶端A發過來的數據同步請求
- 希望客戶端接下來的應答消息的seq的值以ack回復的值開始傳輸。
這個稱為第二次握手。
第三次: 客戶端A接收到服務端B的[syn+ack]應答消息會給B回復一個ack應答,ack消息中seq值為第二次握手ack的值,而ack則為第二次握手的請求的seq值+1。
三次握手通信釋義圖如上所示,接下來我們來通過抓包的形式來看一下實際報文,印證三次握手的報文通信。
筆者通過wireshark(抓包工具)抓取數據包,采用打開一個瀏覽器網頁的場景模擬對服務器B的請求。
第一次握手抓包圖如下:
第二次握手抓包釋義圖如下:
第三次握手抓包釋義圖如下:
通過三次握手的抓包可以很清晰的展示三次交互流程,可能有人會有連帶的疑問,為什么一定是三次,而不是別的次數,這里三次其實是最優的次數,而不是一定的次數,比如如果兩次的話A、B兩方將會有一方無法做出信息是否送達的確認,而超過三次則造成了浪費,因為三次交互中A、B都已經對兩方應答一次了。接下來來看一下四次揮手的交互流程。
四 次 揮 手
理解三次握手及流程后,四次揮手其實本質和三次握手的確認流程基本上是一樣的,下面我們簡單梳理一下揮手標準流程。
第一次: 當A確認當前連接數據已經全部發送完成以后,會發起關閉連接請求,此時A不再發送業務報文,發送的請求標志為FIN ,seq為x,此處整體為第一次揮手。
第二次: B收到A發出的關閉連接的請求之后,會給A一個確認響應,告訴A我收到你關閉連接的請求了,但是我有可能還有沒發完的數據需要繼續給你發送,響應的標志為ack,seq為Y,ack為x+1,此處整體為第二次揮手。
第三次: 當B把數據傳輸完之后會發送釋放連接響應,此處標志B釋放連接,不會再發送業務報文,此時請求的標志為FIN+ack,seq的值為y,ack的值為x+1,此處整體為第三次揮手。
第四次: A對B第三次揮手做最后確認,并釋放連接,此時請求標志為ack,seq為x+1,ack為y+1。
四次揮手通信釋義圖如上所示,由于三次握手的每一次都通過抓包工具詳細描述了通信詳情,此處揮手抓一個整體包截圖,由讀者自行解析分析即可。
四次揮手抓包整體釋義圖如下:
可以看到,這里面的揮手包數與咱們分析的標準流程不一樣,這里是因為第二次和第三次揮手都是B向A發起確認響應,區別是第二次只是確認,因為可能還有數據沒有傳完,要繼續傳,全部數據傳完后B才能發出最后指令進行釋放連接,但這時如果發第二次揮手的時候就可以確認沒有數據需要再同步給A了,這時如果按照標準流程,B會給A發送兩個相同的數據包,這樣就造成了資源浪費,故這塊揮手做了優化,可以確認數據的情況下,可以把第二次和第三次揮手合并成一次,所以此處是三次握手。
-
TCP協議
+關注
關注
1文章
91瀏覽量
12070 -
服務端
+關注
關注
0文章
66瀏覽量
701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