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液一般由碳酸酯類有機溶劑和電解質鋰鹽(如LiPF6)組成,可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劑(如FEC、VC和CEC等)。添加劑的主要作用有:
①改善SEI膜的性能,在SEI膜形成時消耗部分Li+,使首次充放電不可逆容量增加,且限制溶劑分子通過SEI膜;②降低電解液中極少量的水和HF酸的含量;③防止過充電、過放電。正常充放電下,添加劑不參與任何化學或電化學反應;當電池充滿電或電壓高于工作電壓3V以上時,添加劑在正極被氧化,擴散到負極發生還原反應,從而防止過充電、過放電。
本文作者對扣式鋰離子電池進行充放電性能測試,通過分析不同EC基電解液添加劑比例下電池的放電比容量、首次庫侖效率、循環穩定性等,探究EC基電解液添加劑對Si-C負極體系性能的影響。
1 實驗
1.1 電解液制備
使用的基礎電解液為1801型電解液(EC、DMC、DEC、FEC和VC的體積比為0.33∶0.33∶0.33∶0.05∶0.05),溶質為LiPF6(約含12.5%)。在(24±3)℃下將EC基電解液與FEC、VC、CEC等添加劑按表1配制成實驗電解液。
表1 不同實驗電解液的添加劑體積分數
1.2 極片和電池制備
將納米硅合金負極材料、石墨、 導電炭黑SP、 海藻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按質量比4.0∶4.0∶1.0∶0.4∶0.6混合成總質量約2g的粉末,攪拌均勻后,干燥8h,加入5~7ml去離子水,攪拌3min,加入0.1ml丁苯橡膠SBR,攪拌2h。將漿料涂覆在8μm厚的銅箔上,厚度約為140μm,然后將極片放入鼓風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20min,以50MPa的壓力壓片后,裁切成直徑為14mm的極片,在120℃下真空干燥8h。以該極片為負極,高純鋰片為正極,CelgardA273為隔膜,在氬氣保護的手套箱內組裝CR2032型扣式電池。按照電解液編號對電池進行編號。
1.3 性能測試
扣式電池組裝之后,在40℃下放置4h,用CT2001A電池測試系統進行性能測試,電壓為2.5V,電流為190~300mA(具體數值根據負極片的稱重計算)。
2 結果與討論
2.1 CEC添加量的影響
高純度CEC可以直接作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阻燃添加劑,改善電解液的循環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測試CEC添加量對電池性能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不同CEC添加量電池的放電比容量和庫侖效率
從圖1可知,隨著CEC添加量的增加,電池的放電比容量增加,庫侖效率略微下降。1-1電池的首次放電比容量為488.75mAh/g,而1-2電池的首次放電比容量為449.98mAh/g;1-1、1-2電池的首次庫侖效率分別為90.05%、90.70%。由此可見,CEC的添加量會直接影響扣式電池的充電比容量,當添加量為3%時,電池首次放電比容量比添加量為1%時高出近40mAh/g;但首次庫侖效率相差不超過1%,說明影響較小,且首次庫侖效率均在90%以上,性能滿足要求。實驗結果表明:當CEC的添加量為3%時,對電池性能有較好的提升效果。
2.2 FEC添加量的影響
FEC作為電解液添加劑,形成的SEI膜性能更好,結構緊密又不增加阻抗,能阻止電解液進一步分解,提高電解液的低溫性能。測試不同FEC添加量電池的性能,放電比容量和庫侖效率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FEC添加量電池的放電比容量及庫侖效率
從圖2可知,隨著FEC添加量的增加,電池的首次庫侖效率和放電比容量明顯降低。2-1電池的首次放電比容量為482.54mAh/g,首次循環庫侖效率為91.03%;而2-2電池的首次放電比容量低于450.00mAh/g,首次循環效率低于90.00%,此時電池性能不穩定且明顯下降,與1-1、2-1電池相差甚遠,原因是形成的SEI膜過于致密,損耗過量Li+,且剩余的Li+無法自由通過SEI膜進行嵌脫,導致比容量下降,首次庫侖效率下降。由此可知,FEC添加量不宜超過3%。
FEC的分解電壓為1.20~1.24V,高于EC的0.64V,可在Si-C電極表面優先分解,形成薄且韌性好的SEI膜,提高Si-C材料的電化學性能。石墨負極與Si-C負極的電化學性能不同,應使用不同組分的電解液。目前市場上適用于Si-C負極的電解液與石墨負極的電解液組分的差別,主要是FEC用量的不同。從以上實驗結果可知,在電解液中單純調整FEC的添加量,可能達不到較好的效果,需要將FEC與其他電解液添加劑組合使用,才可能獲得較理想的Si-C負極材料電解液。
2.3 VC添加量的影響
VC會在鋰離子電池負極表面發生聚合反應,形成一層致密的SEI膜,阻止電解液在負極表面發生進一步的還原分解。測試不同VC添加量電池的性能,放電比容量及庫侖效率如圖3所示。
圖3 不同VC添加量電池的放電比容量及庫侖效率
從圖3可知,隨著VC添加量的增加,電池的放電比容量下降,且越來越不穩定。3-1、3-2和3-3電池的首次庫侖效率分別為89.2%、92.15%和88.55%。3-1電池的首次放電比容量及首次庫侖效率雖然均比3-2、3-3電池低,但是從循環50次的結果來看,循環穩定性較好;3-3電池的比容量經過7~8次循環即出現較大波動,循環性能不穩定;而3-2電池也在32次循環后出現波動。雖然VC添加量為2%時的電池首次庫侖效率較高,但綜合而言,VC添加量為1%時的電池綜合性能較好,內阻較低、容量保持率較高。
含VC添加劑的電解液所形成的SEI膜可提高中間相碳微球(MCMB)/Li電池的比容量及循環穩定性。含VC添加劑的電解液在石墨電極表面形成的SEI膜形成得更加完全,顆粒之間有明顯的膜覆蓋。從以上實驗結果可知,VC添加量不宜過多,在石墨負極電解液基礎上,單獨使用VC也不能得到理想的Si-C負極電解液。
2.4 綜合實驗
通過對比以上實驗數據,選擇各組最優比例見表2。
表2 各組最優比例性能對比
從表2可知,CEC的添加對電池首次放電比容量影響較大;FEC的添加可將首次庫侖效率提升到91%以上,故FEC的添加作用明顯;添加VC后,雖然首次充電比容量及首次庫侖效率均低于前兩者,但容量保持率比前兩者高出約4%,說明對維持電池循環穩定性有積極作用。實驗結果表明,電解液對此負極材料各項性能的影響雖有明顯改善,但未達到理想水平。選擇各組電解液中性能較好的1-1、2-1和3-1號的比例,進行綜合實驗,選擇FEC添加量為3%,VC添加量為1%,CEC添加量為3%制備電解液,裝配扣式電池(即4-1電池)。4-1電池的放電比容量及庫侖效率如圖4所示。
圖4 添加量最優比例電池的放電比容量及庫侖效率
從圖4可知,改進后電池的首次庫侖效率達到91.90%。經過4次循環,庫侖效率已接近100%。負極材料的首次放電比容量為452.60mAh/g,雖低于1-1、2-1電池,但經過150次循環后,比容量保持較為平穩;后期略有升高,可能是因為半電池Si-C負極涂覆較厚,在前期的充放電過程中未能充分地嵌脫鋰,經過幾十次循環后才能深入地嵌脫鋰,Li+在進入硅晶格的過程中,導致硅顆粒粉化為原子態,且隨著循環次數增加而增多,比表面積增加,故在后期循環中整體容量會升高。電池的整體的容量保持率能達到86.50%。
3 結論
選擇CEC、FEC和VC等3種電解液添加劑的合適比例,會提高電池的首次充電比容量、首次庫侖效率和循環穩定性。確定合適的添加體積分數為:3%FEC、1%VC和3%CEC,此時電池綜合性能表現最優。此條件下,電池的首次放電比容量達452.60mAh/g,比傳統純石墨負極的充電比容量(350mAh/g)高出約25%。改進后的Si-C負極,對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循環穩定性有積極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硅負極材料的衰減問題,第150次循環的容量保持率可達到86.50%。
審核編輯 :李倩
-
鋰離子電池
+關注
關注
85文章
3249瀏覽量
77837 -
電流
+關注
關注
40文章
6916瀏覽量
132462 -
電解液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49瀏覽量
23165
原文標題:不同添加劑(FEC、VC、CEC)電解液對電池性能影響!
文章出處:【微信號: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眾號:鋰電聯盟會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