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SPI這種串行接口比較受存儲器設計廠商的歡迎,還有比如由samsung和toshiba設計的Toggle NAND Interface,也被稱為 Asynchronous DDR NAND Interface ( DDR:double data rate ,之所以設計成Asynchronous是因為最開始傳統的存儲器用的就是異步設計方法),雖然數據的傳輸速率得到了大大提升(使用DDR設計方法),但是確保數據準確性的設計卻較為復雜。
另外一種比較受歡迎的接口就是由Cypress設計的 ONFI(Open NAND Flash Interface) NAND Interface, 據說現在的4.1版本已經能夠達到1200MBps的傳輸速率了。而且使用的是NV-DDR3的1.2V電壓標準,使得功耗也得到了改進。以上兩種接口不是本篇文章討論的重點,就暫且介紹到這里,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在網上自行搜索更詳細的資料了解學習,我們還是回到SPI接口上來。
下面我們就來講講為什么芯片常選用SPI作為與存儲器互聯的接口,也就是說SPI相較于其他接口有什么優勢。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也是目前業界使用的大部分存儲器( Serial NAND FLASH )使用的都是SPI接口,比如WINBOND家的,MICRON家的和GIGADEVICE家的,好像有種被綁架的感覺。。。
一般在SPI接口的數據端還會設計一個FIFO(數據寬度一般為8bit)來控制數據能夠穩定被接收到,因此,SPI由一個緩沖區組成,該緩沖區通過 DMA (直接存儲器訪問)或CPU可尋址緩沖區與系統接口。時鐘邏輯從內部系統時鐘獲得時鐘,并可針對所需的速度進行編程。引腳控制邏輯提供輸出驅動和延遲設置。可以有各種控制和狀態寄存器為器件提供可編程性。
除此之外在物理實現的過程中會在接口產生一個延遲(正常情況不會超過兩個時鐘周期)。所以如果在full-duplex mode下,當slave已經將所需的數據都發送出去(發送的數據多少需要提前由master發出的指令決定),但是master還是會多產生幾個時鐘周期的SCLK和CS信號,這個時候就會采集到幾個沒有意義的數據線上的信號(signal low)。這個時候就需要系統軟件識別出多余的信號然后將它們從有效數據中剔除出去。
目前除了最開始介紹的傳統四線數據線的SPI接口,為了進一步增大接口的數據傳輸速率,已經發展成了具有多個數據傳輸pin口的接口,比如說dual,quad SPI。
多個數據傳輸pin口
結語
SPI作為一個芯片常見的片外接口,適用于許多目前業界流行的Serial存儲器設備,這些Serial NAND Flash一般作為儲存芯片boot code的存儲設備。有許多的優勢所在,而相比于并行接口,改進后的串行接口目前也有較高的數據吞吐率以及成本較低的優勢,無論是在工藝上還是功耗上。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492瀏覽量
163842 -
SPI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706瀏覽量
91591 -
串行接口
+關注
關注
3文章
328瀏覽量
4261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