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我在巴塞羅那參加MWC 2023時有個發現。歐洲通信設備商大多在宣傳和討論6G相關技術,中國通信設備商卻在重點展示5.5G,或者叫做5G-Advanced。
而全球各國的運營商則都普遍處在比較觀望的狀態里,兩頭考察,多樣化嘗試。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比較好解釋,歐洲設備商在5G領域沒有取得技術與專利優勢,加大5G投資意味著專利費等成本持續激增,因此自然將目光放在更遠的下一個賽點上,但中國設備商則在5G時代收獲了優勢,自然認為應該加大挖掘5G的力度,讓自身的優勢擴大化。
問題也就來了,對于運營商來說,大體上以十年為周期的移動通信代際更迭是發展的常態,而在5G周期當中,加入了“5.5”這樣一個階段,且勢必將帶來新的投資、新的建設工程,這真的能被接受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運營商究竟在面臨一道怎樣的選擇題?其利弊各有哪些?解決方案又是什么?
壓力山大的運營商
這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點產業背景。所謂5G-Advanced,是指基于5G進行的技術演進升級。在3GPP于2021年4月舉行的PCG #46次會議上,已經初步確定了以5G-Advanced作為5G網絡演進的理念。從標準凍結方面來說,通信產業各將從R18開始逐步為5G-Advanced完善框架和充實內容。
因此,5G-Advanced的共識性與必要性,在目前階段可以說已經得到了認可。這里要補充說明的是,“5.5G”這個概念是華為提出的5G升級發展路徑,并且推出了一系列實現5.5G的技術和產品,二者從概念上看有很大部分重疊,但并不完全一致。然而5.5G的提法相對清晰明了,我們在這里不妨先用5.5G來描述整個通信產業的5G升級方案。
對于運營商來說,升級5.5G毫無疑問壓力是巨大的。其中首要壓力來自成本壓力,對于很多大規模投入移動網絡建設的運營商來說,4G網絡的成本還有極大概率沒有收回,5G網絡已經屬于超前投資。以中國三大運營商來說,5G帶來的巨大成本開支,目前都還無法依靠網絡帶來的利潤回本,如果此時再投資5.5G的設備采購與網絡建設,運營商成本很可能呈現出一種疊加效應,甚至出現多張網一起透支的局面。
另一方面,由于5G已經商用多年,比如中國5G是在2019年開啟商用的,網絡建設已經趨向成熟。目前階段5G網絡的建設開支已經開始縮減,例如在2022年,中國移動預計資本開支1852億元,其中5G相關資本開支約1100億元,同比下降3.5%;中國電信2022年資本開支為930億元,其中5G網絡投資340億元,同比下降約10.5%。
在運營商已經開始縮減開支的情況下,如果5.5G導致新一輪的開支增加,將本來處在收縮狀態的開銷重新拉大,這顯然是與大部分運營商的發展規劃不符的。
而運營商一旦重新拉大5G建設成本,勢必會導致一部分投資分攤給最終用戶。多年以來,4G降速、強迫開5G套餐等輿論壓力已經困擾著三大運營商,如果進一步升級5.5G,如何應對輿論與營收的雙重壓力也是個問題。
還有一個因素也要考慮,在5G商業化之前,5GtoB一直是運營商期待的新市場空間,并為之進行了大量準備。但目前來看,企業市場的5G方案確實呈現出多點開花的態勢,但整體上來說更多是示范、案例性質,或者起到社會價值,難以形成規模化市場,從而導致帶給運營商的真實營收不充沛。
這些問題的存在,讓運營商升級5.5G時變得更加謹慎。這時也有一個問題必須提上議程:5.5G,給運營商帶來的好處到底是什么?
時不我待的5G升級
不久之前的3 月 8 日,中國聯通聯合華為完成了基于 5G-Advanced 技術下行 10Gbps 峰值速率技術實驗,標志著 5G-Advaned 技術正式進入了萬兆階段。
“萬兆”就是5.5G為何具有必要性的關鍵。寬泛來說,目前的5G網絡速率基本維持在1Gbs,也就是千兆水平,如果保持3G、4G時代的升級頻率,下一次移動網絡升級要等到6G時代,也就是2030年年后完成商用。那么就會暴露出一個基本問題:接下來多年的數字化、智能化創新,會呈現出網絡條件跟不上的情況。
無論是最近爆火的生成式AI,還是XR設備、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大量的產業智能化場景,都顯示出更強的實時化需求,尤其是對無線網絡環境下上行速率要求,這種要求是很難在已商用5G網絡下被充分滿足的。于是本著一切數字化創新都網絡先行的經典邏輯,移動網絡,甚至固定網絡,都需要在5G時代做出進一步的升級調整,而十倍帶寬,也就是進入萬兆時代,相對來說就是比較妥善的升級目標,能夠滿足AIGC、元宇宙、自動駕駛這些領域快速進入商用所需要的網絡環境。5.5G,對應的核心價值就是不用等到6G,就能夠進入萬兆時代。
在十倍帶寬提升這個大的目標下,5.5G還會帶來一系列具體的網絡特性與價值。根據3GPP發布的5G-Advaned昌吉,本次網絡升級還具有這樣幾個特征:
1.上行超寬帶(UL Centric Broadband Communication,UCBC):大幅提升現有通信網絡的上行傳輸性能,例如實現高清視頻上傳、機器視覺等業務。
2.寬帶實時交互(Real-tim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RTBC):支持更大帶寬和低時延通信,強化沉浸式互動的移動數據傳輸能力。
3.通信感知融合(Harmonized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HCS):將移動通信和感知業務相融合,賦予無線通信網絡新的感知業務能力。
這些特性,既補充了5G網絡的不足,比如大上行、極低時延,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比如將感知網絡業務并入5GtoB發展。
除了具體的技術價值之外,5.5G毫無疑問是需要放在大的政策與經濟環境中進行考慮的。
以中國為例,目前國家正處在數字中國建設加速,積極進行核心科技投資,尤其是科技基礎設施投資的階段。《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就指出,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一是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大力推進北斗規模應用。
對于運營商來說,可謂目標明確、任務清晰。但事實上,5G商用化的網絡建設已經進入放緩、冷卻的階段,但6G又目標太遠,與數字中國浪潮緊密相關,價值與共,并且能夠有效將移動網絡、全光網、IPv6等幾個風口融合起來的,就是5.5G的建設機遇。
于是我們能看到,中國三大運營商的整體態勢,是依舊選擇頂住壓力,開啟5.5G的產業加速與商用準備進程。目前積極探索元宇宙、自動駕駛、行業智能化、感知網絡等新業務的發展空間,最優情況是讓5.5G的建設與使用保持同頻。
如今,中國的5G用戶已經超過10億,進一步加強網絡建設,整體而言是有支持、有依靠,也有機會的,只是在面向5.5G時,運營商需要一份更加精巧、多元的行動方案。
更待巧思的行動方案
5.5G投資有必要性,同時其成本壓力也確實存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考驗運營商的投資技巧與戰略能力,只有更快、更高效地將5.5G投資分散出去,產生效益,才能最大化避免出現多張網同時“吸血”的尷尬。
目前來看,有幾個行動方法已經較為成熟:
1.以網養網:萬兆網絡的必要性來自于應用對網絡的需求升級。那么積極拓展業務邊界,尋找網絡升級方案的供需節點,就變得十分重要。目前來看,5GtoB雖然市場規模化不足,但示范性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在一些產業也形成了規模化應用的趨勢。在5.5G建設的過程里,運營商或許需要更加積極投身到業務側,形成以業務養網絡,以網絡養網絡的發展格局。
目前來看,5G+工廠、工業互聯網等場景,對網絡的超低時延有升級需求;自動駕駛與遠程駕駛,對超級上行有新的渴望。而將XR設備接入無線網絡,從而實現設備不插線,隨時享有大規模算力,是一個在C端等待挖掘的機遇。
2.平滑演進:在進行5.5G投資建設中,運營商或許可以更加謹慎考慮使用成熟的技術與解決方案,爭取能夠實現舊有設備的平滑升級,已有網絡被最大化利用,從而避免重復建設和重復投資。另外,5.5G必須與節能減排結合、“雙碳”目標結合起來,這不僅是因為政策導向,更重要的是節能可以有效降低運營商的成本。移動網絡有80%以上的成本都來自電費,如果5.5G可以實現節能減排方面極大優化,那么運營商的成本壓力將大幅下降。
3.產業協同:為了積極消化5.5G投資,運營商還可以積極拓展自身的業務范疇,讓自身成為5.5G的第一受益人。比如,讓5.5G與固網、云計算、數字化服務等產業板塊協作起來,形成多點開花的營收格局,也是未來運營商發展的重要方向。在不久之前三大運營商發布的財報中可以看到,對云計算市場的重視強度越來越高,將移動網絡與云計算結合,形成云網一體為企業服務的發展格局,這也是5.5G時代運營商的新機遇。
總體而言,5.5G還處在壓力與機會并列,抵觸與期待共存的發展階段。究竟以怎樣的態度、強度來接受5.5G,已經成為了運營商在未來幾年發展中的一道必答題。
-
運營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98瀏覽量
44449 -
通信設備
+關注
關注
3文章
337瀏覽量
32059 -
MWC
+關注
關注
1文章
570瀏覽量
46008 -
6G
+關注
關注
7文章
459瀏覽量
41904 -
5.5G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5瀏覽量
26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